華文網

徐靜蕾,一個喜歡不斷挑戰冒險的“叛逆期”少女

徐靜蕾,這個名字很早就被冠以“導演”、“演員”、“才女”等多個標籤而被大眾廣而熟知。

她十幾歲就開始出道拍戲,拿過的國內國際大獎十根手指也很難數的過來;她27歲開始轉型做導演,

《我和爸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讓她獲得業界一致認可,商業職場片《杜拉拉升職記》也拍的風生水起,成為大陸第一位票房過億的女導演;兒時的書法專長雖然沒能讓她如願以償考上自己的第一志願學校,清冽優雅的字體卻被方正電子看中開發出“方正靜蕾簡體”;如今已過不惑之年,她依然憑著自己的從容心態談著戀愛,每當被問及什麼時候結婚,她永遠都是一副淡定優雅的姿態回應著,
“想結的時候就結唄。”

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一副女強人的架勢,一般女強人感情生活狀態也被認為是不太幸福的,但徐靜蕾卻活出了女性最理想的狀態:獨立、自由、灑脫、淡然之外,還有愛情的滋潤。

她嚮往自由,少年時期的生活卻是嚴肅拘謹的;她是公認的才女,

卻也遭受過多次藝考落榜,連考北影都有一個“跑圈”梗在那裡成為談資;她看似理性獨立,但在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讀文章,依舊哽咽抽泣;她看似要將文藝路線走到底,卻也一改文藝片風格,拍了一部警匪動作片。

對她瞭解越深,就會發現記憶裡的徐靜蕾慢慢模糊,她也有著很多不一樣的一面……

一個喜歡不斷挑戰冒險的

白羊座女導演

徐靜蕾在很多場合都談到過,自己是一個喜歡挑戰不同事物的人,有朋友經常說她,“你幹點什麼都幹的不錯,就是每次都會把它丟掉。”每次談到這個話題,她也承認自己有“自虐自毀”傾向,“人生那麼短暫,就得來點大的挑戰。”

這很符合她白羊座的屬性,積極樂觀、熱愛冒險。

長大後的徐靜蕾,喜歡去做一些沒做過的事情。那時候演而優則導的例子還不多,徐靜蕾卻在27歲就開始嘗試轉型做導演。

她說,小時候的自己其實比較被動,很多時候選擇做某些事情都是朋友推動的,包括做導演這一步,也是自己的朋友經常在她耳邊說,“憑著對你的瞭解,你一定可以。”講了很長時間後,徐靜蕾開始嘗試去做這件事情。

沒曾想,2003年拍的處☆禁☆女作《我和爸爸》很成功,獲得第四屆華語電影大獎最佳編劇、最佳新導演提名、內地最受歡迎女演員獎、金雞獎最佳處☆禁☆女作獎。

之後再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獲得第52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後來嘗試拍了職場愛情片《杜拉拉升職記》,獲得中國大陸一億的票房,成為大陸首個票房破億的女導演。

今年,她的又一部轉型之作——《綁架者》又要上映了,不看導演名字,很多觀眾都不會想到這是一部女導演拍的片子,也不會聯想到走文藝路線的徐靜蕾。看片會上,也有觀眾就這個反問過徐靜蕾,“我不覺得男導演就該拍打打殺殺的片子,有時候很多男導演拍的情感戲比我都細膩溫婉,也有不少女導演比我強硬,而是說對這個項目有沒有興趣和熱情去拍。”

本來,《綁架者》一開始,她是監製的身份,後來各種原因之下她變成了導演,電影中她也客串出演了幾個鏡頭。

拍了7部電影下來,她依舊對自己的作品沒有“自信”,“說實話,我自己的電影根本不敢看,包括這部新上映電影,做完整個後期就再也不看了。”就是好評度不錯的《我的爸爸》和《一個陌生女生的來信》,她在拍攝完分別只看過一次,還是在朋友的邀請下,差不多都隔了10年之久。

“對我來說,片子的好壞,尤其到了這個階段,很難分辨了。”她打了個比方,就如寫了個“張”字,當寫了一百遍之後,就開始覺得不認識這個字了。她執導的所有片子,都會剪輯很長時間,每一個畫面、聲音、轉捩點都會反復看很多遍。

做後期的過程中,徐靜蕾也經常自己挑自己的毛病,有的問題能改掉還好,有些問題看到了因為各種原因沒法做修改,所以對於自己每部要上映的片子,她都是不太“自信”的。她還記得《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那場被安排與觀眾一起看的經歷,越往下看,她就一直往椅子下掉,“我特別羡慕那些覺得自己拍的好,還能很自信跟觀眾一起看電影的導演。”

然而,拍攝中的徐靜蕾卻又相當的“執拗”,她也遇到過拍攝溝通中的問題,包括熟悉的朋友和攝影師,“那時也有人說我太剛愎自用了,我是個一旦認定自己就會堅持自己意見的人。”後來她就跟攝影師商量說,那準備拍兩個方案,她自己一個,攝影師一個,當時攝影師打趣說,“反正到最後還是會選擇你的那個方案。”

本來覺得對自己還有點顛覆,也是一個比較理性、有邏輯性的人,在拍完《綁架者》後,她感受到了壓力,直到電影點映前兩天,她還在剪片子,“這個片子邊拍就邊剪,剪了一年多,整個過程中,也撞過無數次牆,覺得自己怎麼是個笨蛋。”

她也會試著找人來幫她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大家各執己見,反而讓她的思緒越來越亂,不像她之前拍的《我的爸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夢想照進現實》這類作者電影,跟剪輯師剪完就可以定稿交給投資方了,但是商業片就得不停問別人意見,至少要聽聽觀眾的意見,也要給投資方一個交代。

《夢想照進現實》劇照

就連開電影發佈會,與另外三家撞期,她本來想不開,也是為了給宣傳團隊一個交代,還是如期開了,沒有太多媒體過去,她就跟白百何、黃立行、明道三位主演打起了麻將。

她說,其實自己一直都是把每部片子看做自己的一段人生,等到了80歲無事可做的時候,跟幾個朋友一起看自己的電影,“哎,小徐當年拍了這麼一部片子,然後回憶當年都跟誰在一起,有一段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情況下拍的這麼一部片子。”片子好壞沒什麼,都是她自己人生的一段回憶。

爸爸的“暴力”陰影下

依舊活在叛逆期的少女

《綁架者》觀影現場,主持人問徐靜蕾,自己遇到過最暴力的事件是什麼?她笑著問,“小時候,我爸爸老打我算麼?”

發現很多場合,她都經常提到過童年老被爸爸打的回憶,至今徐靜蕾還一直跟爸爸提到,小時候爸爸老打她成為了陰影。“我睡覺起床時間、吃飯、散步時想什麼,背誦詩詞,他都要過問。”

徐靜蕾的爺爺是軍人,本應是個嚴厲的父親,卻任由著徐靜蕾的父親自由成長,或許這樣的經歷讓徐爸爸覺得對女兒要嚴加管教。徐靜蕾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大妞,爸爸卻是湖南人,有著火爆的脾氣,看來徐靜蕾小時候沒少被爸爸打罵,“他打我就哇哇大哭,所以我小時候的最大的願望就是爸爸別管我,但是我爸打我應該是因為我有做的不對的地方。”

“現在誰來罵我,我都不怕,都沒我爸罵的狠。”童年處於嚴父的管教之下,如今已43歲,徐靜蕾還認為自己處於一個叛逆期,以至於現在有人問她問題,第一反應都是:怎麼了,你管的著麼?“想想有時候這個想法也有點過分了。”她說自己的叛逆期有點長,現在所過的生活狀態都是跟童年時期反著的,不想找爸爸那樣的男朋友,也不想自己變成媽媽那個樣子,就連拍的第一部作品《我和爸爸》,電影裡的爸爸形象都是跟徐爸爸相反的,“我把自己比較期待的理想狀態都在電影裡表現了出來。”看的出來,徐爸爸對徐靜蕾小時候的影響還是很深刻的。更有意思的是,25歲已停止生長的年齡,徐靜蕾卻還長了1.5釐米,本來1.68米的她身高竄到了1.7米。

徐靜蕾寫的一手好字,她所寫的字體被方正電子納入“方正靜蕾簡體”,這也多虧徐爸爸的“嚴威”。徐靜蕾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小時候也沒有自信,又瘦又黑,還不喜歡學習,父親就“逼著”她在市少年宮書法班學習,每日練習書法,還要背誦唐詩。後來因為書法專長,她還被保送進北京朝陽區一所中學。後來父親從工廠辭職做霓虹燈工廠,為了節約成本,徐爸爸讓自己的女兒寫燈箱上的字。

徐靜蕾說,小時候特別羡慕那些學舞蹈、唱歌的,學書法時很無聊,看見別人跑跑跳跳,自己也跑去學舞蹈,“我跳的肚皮舞,當時老師對我說,那個同學別跳僵屍舞了,挺受打擊的。”徐靜蕾也喜歡看別人畫畫,17歲時她騎著自行車穿梭於諾大的北京城去學畫。

後來她一心要考中戲的舞美戲和工藝美院,都沒考上,有個老師建議她去考表演系,卻被北電錄取。當時徐靜蕾自己編了一個舞蹈,“就瞎比劃,老師讓我跳個快點的,但是我不會啊,老師就說,你跑一圈吧。”徐靜蕾跟著鋼琴老師的節奏掌握跑步的快慢,當時老師就對她說,“你不要考別的學校了。”

“我當時以為是通過考試了,其實或許是老師看我的舞蹈都看不下去了吧。”

徐靜蕾自己都沒想過,多年之後,自己會成為“才女”的代言人。但每每被提到才女,她都會想,自己得有多厲害才對得起這個稱號,回北電擔任教師,她都不敢輕易去導演系執教。但每次徐靜蕾拍電影,都有很多明星大腕相助,從葉大鷹、姜文、黃覺、黃立行到吳亦凡、白百何,可以看出,徐靜蕾的人緣很好。

7年半

談了一場最長久的戀愛

也有人對徐靜蕾說,“你為什麼老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你的自信從何而來?”

她覺得挺意外的,從沒覺得自己是這個樣子,如果說有什麼表現給了別人一種印象,可能就是做導演之後讓她養成的這樣一種狀態,“一個導演平均每部電影會碰到七到八千個問題,我拍了7部電影下來,已經解決了四萬個問題了,你沒有時間去哭一場或撒個嬌,第一時間就是去想怎麼解決。”

她認為自己也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在經歷過這麼多問題後,在解決事情的時候也會變得比較自信。這種變化也體現在對拍片的理解上,當年拍《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時候,就是當做瓊瑤劇“渣男”和“癡情女”的模式,現在來看,她反而覺得那個男的可憐,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是誰,回頭來看,那個女的反而很強大。

這一點,可以從《綁架者》中白百何所飾演的女員警林薇看出來,她是一個員警,也是一個媽媽,在發現女兒被綁架的時候,她作為一名員警需要理性頭腦,作為一名母親,卻也有著感性和脆弱,“其實換做一個普通媽媽,她早就發瘋了。”徐靜蕾講到,自己以為自家貓丟了的時候,披頭散髮啥形象也不顧就去尋找了,“想讓自己理性,又不想自己理性。”

今年《朗讀者》節目大火,很多人也看到了節目背後的文化底蘊,徐靜蕾也去了,在為去世的奶奶朗讀《奶奶的星星》這篇文章時,她聲音哽咽的在臺上朗讀著,她說奶奶去世以後,感覺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個跑去美國遊學,甚至弟弟的婚禮都沒有參加,徐靜蕾活得理性,卻又有敏感細膩的一面。感情上,也莫不如是。

徐靜蕾說,自己絕不找爸爸那樣的老公,也不想成為媽媽那樣的人,“我的男朋友不能管我,脾氣也要好,我媽媽其實是個付出了很多的人,但是說話方式不討巧,那麼我就一定要做個說話比較甜的人。”

小時候的徐爸爸對徐靜蕾很嚴厲,大了之後反而很尊重她,到了她這個年齡,本該被家長“催婚”無數次了,父母反而很少會拿這個逼她。“小時候一起看電視,每到有愛情片的劇情,爸爸就會立馬換台,就是挺尷尬的那種,現在也很少談論我結婚的話題,對我男朋友是誰都不關心。”

《將愛進行到底》劇照

徐媽媽唯一一次提到結婚,就是擔心她老了沒孩子會寂寞,徐靜蕾對媽媽說,“如果是因為這點,就沒必要,沒有孩子我不會覺得寂寞。”現在父母不提這些,她也會主動跟家人談到自己的男朋友,偶爾也會帶男朋友回家見父母,“但是兩邊都挺尷尬,我爸不知道說什麼,男朋友也是,就幫我爸搬東西。”

徐靜蕾的緋聞男友很多,包括成龍、王朔、三寶、李亞鵬、張亞東、黃覺、韓寒、高曉等在內的風流才子,功夫屆巨星、音樂創作才子、文學能匠、演藝圈英俊小生以及同樣叛逆的80後作家,徐靜蕾的個性吸引的男性類型各異,但戀愛談的也是多舛,直到拍《杜拉拉升職記》,她才遇到了黃立行。

徐靜蕾在《金星秀》中說到,黃立行就像心理醫生給開的藥一樣,她從來沒有著急、焦慮過,“以前談戀愛都是三年,現在有七年半了。”關於婚姻問題上,雙方仿佛達成了默契,徐靜蕾不提這樣的事情,黃立行也不會去過問,“但是如果我哪天提到想結婚了,他也會同意的。”徐靜蕾自曝7年半以來,他們沒有吵過嘴,給了彼此足夠的空間。

有人說,喜歡徐靜蕾,她講得都是實話,也說出了很多人的共鳴。其實,她只是活出了最真實的自己,恰巧,她有這樣活著的資本,她遇到了合適的人,也戰勝了自己,邁過了最難的一道坎兒。

引爆泛娛樂,發現新價值

暴娛(baoyu_18不看導演名字,很多觀眾都不會想到這是一部女導演拍的片子,也不會聯想到走文藝路線的徐靜蕾。看片會上,也有觀眾就這個反問過徐靜蕾,“我不覺得男導演就該拍打打殺殺的片子,有時候很多男導演拍的情感戲比我都細膩溫婉,也有不少女導演比我強硬,而是說對這個項目有沒有興趣和熱情去拍。”

本來,《綁架者》一開始,她是監製的身份,後來各種原因之下她變成了導演,電影中她也客串出演了幾個鏡頭。

拍了7部電影下來,她依舊對自己的作品沒有“自信”,“說實話,我自己的電影根本不敢看,包括這部新上映電影,做完整個後期就再也不看了。”就是好評度不錯的《我的爸爸》和《一個陌生女生的來信》,她在拍攝完分別只看過一次,還是在朋友的邀請下,差不多都隔了10年之久。

“對我來說,片子的好壞,尤其到了這個階段,很難分辨了。”她打了個比方,就如寫了個“張”字,當寫了一百遍之後,就開始覺得不認識這個字了。她執導的所有片子,都會剪輯很長時間,每一個畫面、聲音、轉捩點都會反復看很多遍。

做後期的過程中,徐靜蕾也經常自己挑自己的毛病,有的問題能改掉還好,有些問題看到了因為各種原因沒法做修改,所以對於自己每部要上映的片子,她都是不太“自信”的。她還記得《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那場被安排與觀眾一起看的經歷,越往下看,她就一直往椅子下掉,“我特別羡慕那些覺得自己拍的好,還能很自信跟觀眾一起看電影的導演。”

然而,拍攝中的徐靜蕾卻又相當的“執拗”,她也遇到過拍攝溝通中的問題,包括熟悉的朋友和攝影師,“那時也有人說我太剛愎自用了,我是個一旦認定自己就會堅持自己意見的人。”後來她就跟攝影師商量說,那準備拍兩個方案,她自己一個,攝影師一個,當時攝影師打趣說,“反正到最後還是會選擇你的那個方案。”

本來覺得對自己還有點顛覆,也是一個比較理性、有邏輯性的人,在拍完《綁架者》後,她感受到了壓力,直到電影點映前兩天,她還在剪片子,“這個片子邊拍就邊剪,剪了一年多,整個過程中,也撞過無數次牆,覺得自己怎麼是個笨蛋。”

她也會試著找人來幫她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大家各執己見,反而讓她的思緒越來越亂,不像她之前拍的《我的爸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夢想照進現實》這類作者電影,跟剪輯師剪完就可以定稿交給投資方了,但是商業片就得不停問別人意見,至少要聽聽觀眾的意見,也要給投資方一個交代。

《夢想照進現實》劇照

就連開電影發佈會,與另外三家撞期,她本來想不開,也是為了給宣傳團隊一個交代,還是如期開了,沒有太多媒體過去,她就跟白百何、黃立行、明道三位主演打起了麻將。

她說,其實自己一直都是把每部片子看做自己的一段人生,等到了80歲無事可做的時候,跟幾個朋友一起看自己的電影,“哎,小徐當年拍了這麼一部片子,然後回憶當年都跟誰在一起,有一段什麼樣的生活,什麼情況下拍的這麼一部片子。”片子好壞沒什麼,都是她自己人生的一段回憶。

爸爸的“暴力”陰影下

依舊活在叛逆期的少女

《綁架者》觀影現場,主持人問徐靜蕾,自己遇到過最暴力的事件是什麼?她笑著問,“小時候,我爸爸老打我算麼?”

發現很多場合,她都經常提到過童年老被爸爸打的回憶,至今徐靜蕾還一直跟爸爸提到,小時候爸爸老打她成為了陰影。“我睡覺起床時間、吃飯、散步時想什麼,背誦詩詞,他都要過問。”

徐靜蕾的爺爺是軍人,本應是個嚴厲的父親,卻任由著徐靜蕾的父親自由成長,或許這樣的經歷讓徐爸爸覺得對女兒要嚴加管教。徐靜蕾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大妞,爸爸卻是湖南人,有著火爆的脾氣,看來徐靜蕾小時候沒少被爸爸打罵,“他打我就哇哇大哭,所以我小時候的最大的願望就是爸爸別管我,但是我爸打我應該是因為我有做的不對的地方。”

“現在誰來罵我,我都不怕,都沒我爸罵的狠。”童年處於嚴父的管教之下,如今已43歲,徐靜蕾還認為自己處於一個叛逆期,以至於現在有人問她問題,第一反應都是:怎麼了,你管的著麼?“想想有時候這個想法也有點過分了。”她說自己的叛逆期有點長,現在所過的生活狀態都是跟童年時期反著的,不想找爸爸那樣的男朋友,也不想自己變成媽媽那個樣子,就連拍的第一部作品《我和爸爸》,電影裡的爸爸形象都是跟徐爸爸相反的,“我把自己比較期待的理想狀態都在電影裡表現了出來。”看的出來,徐爸爸對徐靜蕾小時候的影響還是很深刻的。更有意思的是,25歲已停止生長的年齡,徐靜蕾卻還長了1.5釐米,本來1.68米的她身高竄到了1.7米。

徐靜蕾寫的一手好字,她所寫的字體被方正電子納入“方正靜蕾簡體”,這也多虧徐爸爸的“嚴威”。徐靜蕾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小時候也沒有自信,又瘦又黑,還不喜歡學習,父親就“逼著”她在市少年宮書法班學習,每日練習書法,還要背誦唐詩。後來因為書法專長,她還被保送進北京朝陽區一所中學。後來父親從工廠辭職做霓虹燈工廠,為了節約成本,徐爸爸讓自己的女兒寫燈箱上的字。

徐靜蕾說,小時候特別羡慕那些學舞蹈、唱歌的,學書法時很無聊,看見別人跑跑跳跳,自己也跑去學舞蹈,“我跳的肚皮舞,當時老師對我說,那個同學別跳僵屍舞了,挺受打擊的。”徐靜蕾也喜歡看別人畫畫,17歲時她騎著自行車穿梭於諾大的北京城去學畫。

後來她一心要考中戲的舞美戲和工藝美院,都沒考上,有個老師建議她去考表演系,卻被北電錄取。當時徐靜蕾自己編了一個舞蹈,“就瞎比劃,老師讓我跳個快點的,但是我不會啊,老師就說,你跑一圈吧。”徐靜蕾跟著鋼琴老師的節奏掌握跑步的快慢,當時老師就對她說,“你不要考別的學校了。”

“我當時以為是通過考試了,其實或許是老師看我的舞蹈都看不下去了吧。”

徐靜蕾自己都沒想過,多年之後,自己會成為“才女”的代言人。但每每被提到才女,她都會想,自己得有多厲害才對得起這個稱號,回北電擔任教師,她都不敢輕易去導演系執教。但每次徐靜蕾拍電影,都有很多明星大腕相助,從葉大鷹、姜文、黃覺、黃立行到吳亦凡、白百何,可以看出,徐靜蕾的人緣很好。

7年半

談了一場最長久的戀愛

也有人對徐靜蕾說,“你為什麼老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你的自信從何而來?”

她覺得挺意外的,從沒覺得自己是這個樣子,如果說有什麼表現給了別人一種印象,可能就是做導演之後讓她養成的這樣一種狀態,“一個導演平均每部電影會碰到七到八千個問題,我拍了7部電影下來,已經解決了四萬個問題了,你沒有時間去哭一場或撒個嬌,第一時間就是去想怎麼解決。”

她認為自己也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在經歷過這麼多問題後,在解決事情的時候也會變得比較自信。這種變化也體現在對拍片的理解上,當年拍《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時候,就是當做瓊瑤劇“渣男”和“癡情女”的模式,現在來看,她反而覺得那個男的可憐,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是誰,回頭來看,那個女的反而很強大。

這一點,可以從《綁架者》中白百何所飾演的女員警林薇看出來,她是一個員警,也是一個媽媽,在發現女兒被綁架的時候,她作為一名員警需要理性頭腦,作為一名母親,卻也有著感性和脆弱,“其實換做一個普通媽媽,她早就發瘋了。”徐靜蕾講到,自己以為自家貓丟了的時候,披頭散髮啥形象也不顧就去尋找了,“想讓自己理性,又不想自己理性。”

今年《朗讀者》節目大火,很多人也看到了節目背後的文化底蘊,徐靜蕾也去了,在為去世的奶奶朗讀《奶奶的星星》這篇文章時,她聲音哽咽的在臺上朗讀著,她說奶奶去世以後,感覺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個跑去美國遊學,甚至弟弟的婚禮都沒有參加,徐靜蕾活得理性,卻又有敏感細膩的一面。感情上,也莫不如是。

徐靜蕾說,自己絕不找爸爸那樣的老公,也不想成為媽媽那樣的人,“我的男朋友不能管我,脾氣也要好,我媽媽其實是個付出了很多的人,但是說話方式不討巧,那麼我就一定要做個說話比較甜的人。”

小時候的徐爸爸對徐靜蕾很嚴厲,大了之後反而很尊重她,到了她這個年齡,本該被家長“催婚”無數次了,父母反而很少會拿這個逼她。“小時候一起看電視,每到有愛情片的劇情,爸爸就會立馬換台,就是挺尷尬的那種,現在也很少談論我結婚的話題,對我男朋友是誰都不關心。”

《將愛進行到底》劇照

徐媽媽唯一一次提到結婚,就是擔心她老了沒孩子會寂寞,徐靜蕾對媽媽說,“如果是因為這點,就沒必要,沒有孩子我不會覺得寂寞。”現在父母不提這些,她也會主動跟家人談到自己的男朋友,偶爾也會帶男朋友回家見父母,“但是兩邊都挺尷尬,我爸不知道說什麼,男朋友也是,就幫我爸搬東西。”

徐靜蕾的緋聞男友很多,包括成龍、王朔、三寶、李亞鵬、張亞東、黃覺、韓寒、高曉等在內的風流才子,功夫屆巨星、音樂創作才子、文學能匠、演藝圈英俊小生以及同樣叛逆的80後作家,徐靜蕾的個性吸引的男性類型各異,但戀愛談的也是多舛,直到拍《杜拉拉升職記》,她才遇到了黃立行。

徐靜蕾在《金星秀》中說到,黃立行就像心理醫生給開的藥一樣,她從來沒有著急、焦慮過,“以前談戀愛都是三年,現在有七年半了。”關於婚姻問題上,雙方仿佛達成了默契,徐靜蕾不提這樣的事情,黃立行也不會去過問,“但是如果我哪天提到想結婚了,他也會同意的。”徐靜蕾自曝7年半以來,他們沒有吵過嘴,給了彼此足夠的空間。

有人說,喜歡徐靜蕾,她講得都是實話,也說出了很多人的共鳴。其實,她只是活出了最真實的自己,恰巧,她有這樣活著的資本,她遇到了合適的人,也戰勝了自己,邁過了最難的一道坎兒。

引爆泛娛樂,發現新價值

暴娛(baoyu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