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北極光創投鄧鋒:未來最大的機會在於IT和傳統行業的融合|捕手志

北極光創投創始人、董事總經理 鄧鋒先生

■按:

鄧鋒先生是捕Sir最為敬佩的投資人之一,

他早年創辦的NetScreen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後又成功出售,被稱為「矽谷最成功的5位華人企業家之一」;此後,他離開矽谷,回到中國,創辦了北極光創投,期間他帶領北極光投出了像美團網、漢庭酒店、wifi萬能鑰匙、酷我、百合網、紛享銷客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此外,鄧鋒先生總能較為全面的看待一個問題並向你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今天捕Sir想跟你分享他對於跨界思維的認識,
希望能對你有啟發。

跨界能力

平時我們做投資,不太用跨界思維來說創新創業。現在跨界案例越來越多,但是從投資角度怎麼用跨界思維來看科技創新,好像沒有那麼多。我也是借這件事去想了想,看能不能理出一套思路,在投資方面來看待跨界給我們帶來哪些創新創業機會。

過去創業基本上都發生在行業內部,自己玩自己的,互聯網自己跟自己玩,

醫療也是自己跟自己玩。慢慢的,自己跟自己玩的增量少了,新的增量都來自於過去沒有見到的、新出的一些跨行業的機會。但是哪些行業和哪些行業能跨界對話也不能隨便混搭。比方說我搞能源和教育,牽強說也行,但互補性沒那麼強。

從創新創業的角度來說,哪些領域跨界的機會比較多?根據我自己的一些感受,我最看好的是IT跟傳統行業的結合。今天大家都在講互聯網+,

未來更多的會是AI+,都是IT跟傳統行業的結合。

在做跨界創業的時候,到底哪一方面能力更重要?

比如電商是零售和互聯網的結合,到底是零售基因更重要,還是互聯網基因更重要?再比如說互聯網醫療,到底是傳統的醫療行業基因比較強大容易做好,還是互聯網基因更強大才可以做好?我們感覺到越來越多的情況是需要兩方面都很強,過去一方面強就行了,

現在可能兩方面都要很強才能最終勝出。

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智慧車,這個領域我認為有很大的跨界機會。現在有一個概念很火,就是互聯網公司造車。互聯網造車到底能不能比傳統車廠強?特斯拉不是傳統的車廠,但它現在讓傳統車廠面臨著巨大的威脅。車是不是就是沙發下裝幾個輪子,或者把一堆IT設備裝在沙發上?當然沒那麼簡單,車的監管、上市、需要遵循的標準等,

都需要多年積累。所以,如果你的創業團隊想做一個智慧車,無論是自動駕駛或者是人機交互,都要做好。這兩方面都得很強才行。

還有醫療設備,比如說大家看到了很多檢測,無論像基因測序,還是人工智慧檢測儀器,過去要在醫療方面很強就能勝出,現在發現不一樣了,現在使用者要求設備無論是使用者介面、還是檢測精度、還是技術各個方面都要很強才行,尤其是要在IT領域很強。我們投資了一家人工智慧輔助醫療影像診斷的企業叫做翼展科技,可以發現它作為醫用X射線影像設備連通標準的起草單位,在醫療影像的數位化、移動化和智慧化方面都做得很出色,這樣才有可能走出來。

比如說人工智慧方面的投資,一般AI投資最關注的是資料、演算法,但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應用角度。AI應用於一個垂直領域,在這個領域有沒有人才、有沒有很強的基因、有沒有合作夥伴,也會變得很重要。比如說AI用在法律上,如果你給AI看很多的案例,無論中國也好,國外也好,如果沒有行業背景,再多的案例也不能明顯地告訴你這個案件應該怎麼看。而作為一個法官,他就可以明確地知道AI怎麼可以幫助他,比如說把這些檔都整理好,產生一個大的知識庫,當你再看到一個新的案件時,可以迅速看到歷史上是怎麼判的,這樣的AI才有實際的意義。

還有人工智慧製藥方面,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藥廠研發了很多分子,有些進入了臨床,有些沒有進入;進入臨床的有些成功了,有些失敗了。但是,如何用這些分子預測出現在做的東西有多少機會,應該往什麼方向去做,是構造一個新的分子結構?還是合成一個新的分子?這個工作做起來,光有人工智慧專家是沒有用的,必須有懂得醫藥的,把這兩塊結合在一起。你會看到很多的人工智慧在這個領域應用非常廣泛。

人工智慧光靠深度學習是不行的,你必須要有一個知識圖譜,阿爾法狗跟人下棋很厲害,但如果讓它來教人下棋,哪怕和一個普通的圍棋教練比,你都會發現阿爾法狗不行。因為它沒有知識庫,不知道怎麼教孩子。這需要行業過去的積累,你必須要在垂直領域有多年積累,而這種經驗大量是在人的頭腦裡面的。

今天中國有自己的大資料,確實收集了很多的資料,但是目前大資料變現並不是很好。個別企業變現的很好,是因為他們把大資料用在了某一個領域,深入進去,對那個領域的需求和資料分析能力瞭解得很清楚。因此不是說今天做一個大資料平臺就行了。你自己還必須得找到一個領域,既能夠積累資料、大資料分析平臺、分析的工具,也能知道那個領域裡到底是什麼樣的,應該怎麼分析。比如像製造業,包括對價格的預測、對庫存和上游供應鏈的預測,才能預測出來手機行業是否面臨著快閃記憶體的短缺?這些問題需要行業的積累。所以我覺得你既需要有大資料、人工智慧這種東西,也需要行業的人才。

還有你的銷售方式和模式也在轉變,比如大資料和SAAS,過去講的賣工具,雖然SAAS也是賣工具,其實我們在看這一類企業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個做工具的遠遠不夠,我們要看背後是不是做服務的。一談到做資料和做服務,就面臨著一個問題:它是不是有這一方面的經驗,能不能做好服務?如何來跨界?

此外,談到消費升級的時候,我們今天做產品不能光重視功能和性價比,還要考慮設計,考慮用戶體驗。這就是為什麼斯坦福大學、MIT提倡做一個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把設計項目放進去,和電子性能融合在一起。我覺得未來所講的跨界也是產品設計的跨界,過去我是學電子的,做電子產品把功能做好就行了,以後也要考慮設計,要考慮使用者的介面、對話模式,同時要考慮到美觀,設計和用戶體驗的結合就非常重要。我們投了一家企業叫指南設計,專門做工業設計,最近突然發現生意漲得非常快,發現設計的作用在不斷的提高。做產品一定要把設計因素考慮進去。

另外,要把娛樂的東西放進去,無論你過去是一個什麼樣的(業務形態)。比如說今天的體育投資,大量投的並不是體育本身,而是體育和娛樂融合在一起,看的更多是娛樂的因素。再比如說今天你投資教育公司,就不能不考慮到娛樂,其實無論是早教,還是K12,還是成年人的培訓,都需要考慮娛樂這一方面的因素,把這個加上,教育公司可能會做得更好。

跨界方向

作為創業者和投資者應該怎麼考慮,我怎麼去選跨界方向?

你不是為了跨界而跨界,但是你的思維方式確實會影響你。我自己的感覺,首先一定要站在更高處看這件事。比如很多人以為大疆是一個無人機企業,大疆其實並不僅是一個無人機,而且是照相機和攝像機的企業,大疆未來越來越走向更萬能的照相機和攝像機。但這還是一個硬體企業,再往下想,可能還不光光是一家硬體企業。

小米是一個什麼企業?最一開始大家認為小米是一個互聯網企業,後來做手機了,那它是手機廠商還是互聯網廠商?今天小米也開始賣床墊和淨化器了,你能說小米是家電企業嗎?所以我覺得我們剛開始看一個企業在某個領域裡,但企業做著做著,不斷地思考、反覆運算,你會發現這個企業遠遠超越最早的想法和定義。

做企業也要有跨界思維,你在思考這個產品的定義、行銷、服務、包括供應鏈管理、售後服務時,也都要融為一體。

我們投了一家企業叫昆侖決,做搏擊賽事,類似於拳擊格鬥,現在發現它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媒體內容製造公司。它不僅僅組織賽事,注重賽事組織的可看性,做行銷的時候,不能簡單地做一個廣告,而可能要做一個內容行銷,一個真人秀,就變成了傳播內容。所以這個企業又要做內容,又要做媒體,又要做體育賽事,然後又要做服裝、品牌。行銷的做法,還有產品的做法,都變得很跨界。要用一種很寬的思維方式來思考你的產品。

最後是人的跨界,並不是這個人過去就幹這個,他就一定能做得好,他不幹這個,可能也會做得很好。剛開始有人懷疑媒體人做投資怎麼可能做得很好,但是他們在某些方面做得確實很好,世界上最有名的一個投資人,紅杉的,就是記者出身。現在有很多主持人、明星做投資,我相信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做得很好,但是一定有人能做好,他的思維角度跟我們不一樣,他就是跨界,這種跨界就能造就別人看不到的,他能看到,這樣就能做得很好。比如說米其林輪胎是全世界最好的輪胎,他又喜歡吃,最後把米其林餐廳指南做得很好,這完全是跨界。所以在人的選擇上,和產品的選擇上,我們做投資,做創業,也許採取互補的方式,可以顛覆過去的方向,就達到了跨界的效果。

本文來源北極光創投,如需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歡迎轉發分享。

尤其是要在IT領域很強。我們投資了一家人工智慧輔助醫療影像診斷的企業叫做翼展科技,可以發現它作為醫用X射線影像設備連通標準的起草單位,在醫療影像的數位化、移動化和智慧化方面都做得很出色,這樣才有可能走出來。

比如說人工智慧方面的投資,一般AI投資最關注的是資料、演算法,但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應用角度。AI應用於一個垂直領域,在這個領域有沒有人才、有沒有很強的基因、有沒有合作夥伴,也會變得很重要。比如說AI用在法律上,如果你給AI看很多的案例,無論中國也好,國外也好,如果沒有行業背景,再多的案例也不能明顯地告訴你這個案件應該怎麼看。而作為一個法官,他就可以明確地知道AI怎麼可以幫助他,比如說把這些檔都整理好,產生一個大的知識庫,當你再看到一個新的案件時,可以迅速看到歷史上是怎麼判的,這樣的AI才有實際的意義。

還有人工智慧製藥方面,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藥廠研發了很多分子,有些進入了臨床,有些沒有進入;進入臨床的有些成功了,有些失敗了。但是,如何用這些分子預測出現在做的東西有多少機會,應該往什麼方向去做,是構造一個新的分子結構?還是合成一個新的分子?這個工作做起來,光有人工智慧專家是沒有用的,必須有懂得醫藥的,把這兩塊結合在一起。你會看到很多的人工智慧在這個領域應用非常廣泛。

人工智慧光靠深度學習是不行的,你必須要有一個知識圖譜,阿爾法狗跟人下棋很厲害,但如果讓它來教人下棋,哪怕和一個普通的圍棋教練比,你都會發現阿爾法狗不行。因為它沒有知識庫,不知道怎麼教孩子。這需要行業過去的積累,你必須要在垂直領域有多年積累,而這種經驗大量是在人的頭腦裡面的。

今天中國有自己的大資料,確實收集了很多的資料,但是目前大資料變現並不是很好。個別企業變現的很好,是因為他們把大資料用在了某一個領域,深入進去,對那個領域的需求和資料分析能力瞭解得很清楚。因此不是說今天做一個大資料平臺就行了。你自己還必須得找到一個領域,既能夠積累資料、大資料分析平臺、分析的工具,也能知道那個領域裡到底是什麼樣的,應該怎麼分析。比如像製造業,包括對價格的預測、對庫存和上游供應鏈的預測,才能預測出來手機行業是否面臨著快閃記憶體的短缺?這些問題需要行業的積累。所以我覺得你既需要有大資料、人工智慧這種東西,也需要行業的人才。

還有你的銷售方式和模式也在轉變,比如大資料和SAAS,過去講的賣工具,雖然SAAS也是賣工具,其實我們在看這一類企業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個做工具的遠遠不夠,我們要看背後是不是做服務的。一談到做資料和做服務,就面臨著一個問題:它是不是有這一方面的經驗,能不能做好服務?如何來跨界?

此外,談到消費升級的時候,我們今天做產品不能光重視功能和性價比,還要考慮設計,考慮用戶體驗。這就是為什麼斯坦福大學、MIT提倡做一個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把設計項目放進去,和電子性能融合在一起。我覺得未來所講的跨界也是產品設計的跨界,過去我是學電子的,做電子產品把功能做好就行了,以後也要考慮設計,要考慮使用者的介面、對話模式,同時要考慮到美觀,設計和用戶體驗的結合就非常重要。我們投了一家企業叫指南設計,專門做工業設計,最近突然發現生意漲得非常快,發現設計的作用在不斷的提高。做產品一定要把設計因素考慮進去。

另外,要把娛樂的東西放進去,無論你過去是一個什麼樣的(業務形態)。比如說今天的體育投資,大量投的並不是體育本身,而是體育和娛樂融合在一起,看的更多是娛樂的因素。再比如說今天你投資教育公司,就不能不考慮到娛樂,其實無論是早教,還是K12,還是成年人的培訓,都需要考慮娛樂這一方面的因素,把這個加上,教育公司可能會做得更好。

跨界方向

作為創業者和投資者應該怎麼考慮,我怎麼去選跨界方向?

你不是為了跨界而跨界,但是你的思維方式確實會影響你。我自己的感覺,首先一定要站在更高處看這件事。比如很多人以為大疆是一個無人機企業,大疆其實並不僅是一個無人機,而且是照相機和攝像機的企業,大疆未來越來越走向更萬能的照相機和攝像機。但這還是一個硬體企業,再往下想,可能還不光光是一家硬體企業。

小米是一個什麼企業?最一開始大家認為小米是一個互聯網企業,後來做手機了,那它是手機廠商還是互聯網廠商?今天小米也開始賣床墊和淨化器了,你能說小米是家電企業嗎?所以我覺得我們剛開始看一個企業在某個領域裡,但企業做著做著,不斷地思考、反覆運算,你會發現這個企業遠遠超越最早的想法和定義。

做企業也要有跨界思維,你在思考這個產品的定義、行銷、服務、包括供應鏈管理、售後服務時,也都要融為一體。

我們投了一家企業叫昆侖決,做搏擊賽事,類似於拳擊格鬥,現在發現它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媒體內容製造公司。它不僅僅組織賽事,注重賽事組織的可看性,做行銷的時候,不能簡單地做一個廣告,而可能要做一個內容行銷,一個真人秀,就變成了傳播內容。所以這個企業又要做內容,又要做媒體,又要做體育賽事,然後又要做服裝、品牌。行銷的做法,還有產品的做法,都變得很跨界。要用一種很寬的思維方式來思考你的產品。

最後是人的跨界,並不是這個人過去就幹這個,他就一定能做得好,他不幹這個,可能也會做得很好。剛開始有人懷疑媒體人做投資怎麼可能做得很好,但是他們在某些方面做得確實很好,世界上最有名的一個投資人,紅杉的,就是記者出身。現在有很多主持人、明星做投資,我相信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做得很好,但是一定有人能做好,他的思維角度跟我們不一樣,他就是跨界,這種跨界就能造就別人看不到的,他能看到,這樣就能做得很好。比如說米其林輪胎是全世界最好的輪胎,他又喜歡吃,最後把米其林餐廳指南做得很好,這完全是跨界。所以在人的選擇上,和產品的選擇上,我們做投資,做創業,也許採取互補的方式,可以顛覆過去的方向,就達到了跨界的效果。

本文來源北極光創投,如需轉載請留言獲得授權,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