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過《憤怒的公牛》嗎,主角的原型傑克·拉莫塔辭世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佈,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傳奇拳擊手傑克·拉莫塔(Jake LaMotta)於週二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附近的阿文圖拉去世,終年 95 歲。拉莫塔綽號“憤怒的公牛”,在拳擊生涯的最高峰,曾奪得世界中量級拳王稱號。他在拳場內外行事都十分火爆。廣受好評的電影《憤怒的公牛》(Raging Bull)就是以他為人物原型創作的。

丹妮絲·貝克(Denise Baker)是拉莫塔的妻子,兩人訂婚之後,又經過很多年才最終完婚。她說,拉莫塔因肺炎在阿文圖拉的 Palm Garden 去世。

Palm Garden 是一家養老院兼康復所,拉莫塔死前在那裡接受臨終關懷。

拉莫塔曾因企圖入屋犯法被送到紐約北部的少年管教所,他就是在那裡學會了拳擊。他後來形容自己是一個脾氣很壞、“一無是處的小屁孩”。從少年管教所出來之後,拉莫塔成了一名戰無不勝的業餘拳擊手。1941 年,他轉為職業拳擊手,向數十名對手釋放自己的敵意。

1980 年,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執導了影片《憤怒的公牛》,這部電影是根據拉莫塔於 1970 年和約瑟夫·卡特(Joseph Carter)、彼得·薩維奇(Peter Savage)共同撰寫的同名回憶錄改編而成,讓拉莫塔最終成為了流行文化中憤怒的象徵。羅伯特·德尼祿(Robert De Niro)憑藉對影片中拉莫塔一角的塑造拿到了奧斯卡金像獎。該影片還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 6 個獎項的提名。

拉莫塔能夠頂住對手狂風驟雨般的組合拳,是為了以更加猛烈、密集的攻勢予以還擊。正如他在回憶錄中所寫的,他會“從拳擊場的一角沖出去,一拳、一拳又一拳,永不放棄,頂住對方能夠給予的全部痛擊而不動搖,給予對方一拳、一拳又一拳的猛擊。”

拳擊界最著名的教練雷·阿賽爾(Ray Arcel)提到拉莫塔時曾說,“在拳擊場上時,他好像是一個困在籠子裡為自己生命而戰的人。”

拉莫塔在拳擊生涯中一共贏了 83 場比賽(其中 30 場是將對手打倒),輸了 19 場(其中包括一場“人為操縱”的比賽,他後來在接受一個國會調查小組質詢時承認,有人許諾如果他輸掉比賽,就可以獲得參加拳王爭霸賽的機會),還有 4 場打成平局。而在所有的比賽中,

以與舒格·雷·羅賓遜(Sugar Ray Robinson)的 6 次交鋒最為讓人們津津樂道。1949 年 6 月,他在底特律布裡格斯體育場擊敗時任拳王馬塞爾·塞爾當(Marcel Cerdan),成為世界中量級拳王,這也是馬塞爾·塞爾當在 106 場拳擊比賽中唯一一次被打倒。

距離斯科塞斯拍攝《憤怒的公牛》很久以前,拉莫塔已將從拳擊場上掙來的 100 萬美元揮霍一空,經歷了幾段波折的婚姻,再次入獄,而且像吹氣球似的胖了起來。

《憤怒的公牛》上映後不久,斯科塞斯對《紐約時報》說,“我想傑克會覺得這是一部關於他的自傳式電影。不過那些覺得這是一部拳擊電影的人絕對腦子有問題。這部電影確實很殘酷,不過這種殘酷性不僅僅出現於拳擊場上,還會在臥室或辦公室裡上演。傑克只是普羅大眾的一個縮影。”

為了指導德尼祿演好這個角色,拉莫塔親自上陣,和他打了 1000 多個回合,而最終德尼祿憑此角色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而女演員凱西·莫拉蒂(Cathy Moriarty)在此片中貢獻了個人職業生涯的首次表演,飾演拉莫塔第二任妻子維琪(Vikki),憑藉塑造這個經歷了一場混亂婚姻的金髮美人,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拉莫塔對這部電影的感受很複雜。他告訴《紐約時報》說:“我在這部電影裡的形象看起來很壞。後來我發現電影是對的。事實就是這樣。我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混蛋。我現在不是了,不過以前我確實是這樣的。”

賈科貝·拉莫塔(Giacobbe LaMotta)於 1922 年 7 月 10 日出生於曼哈頓下東區,他的父母一共有 5 個孩子。他的父親是從西西里島移民到美國,靠在街頭販賣蔬菜水果為生,母親是義大利移民的後裔。他曾回憶說,他的父親經常毆打他的母親和他們幾個孩子。

他們一家先是搬到費城,然後又搬到紐約布朗克斯一個鼠滿為患的廉租房居住。拉莫塔曾用冰錐襲擊學校裡的霸淩者,還曾搶劫住在附近的賭注經紀人,用鉛管將他打得不省人事。

在 1940 年代初,拉莫塔因兒時乳突手術導致聽力受影響,被軍隊拒之門外,沒能奔赴二戰前線,而後他作為中量級拳擊手中的領軍人物,逐漸嶄露頭角。

1943 年 2 月,拉莫塔與羅賓遜大戰 10 個回合,將其擊出場外,被判定獲勝,由此終結了羅賓遜連續 40 場不敗的神話。雖然拉莫塔在與羅賓遜的另外 5 次交鋒中都告負,不過他的手下敗將裡也有弗裡齊·日維奇(Fritzie Zivic)、托尼·賈尼祿(Tony Janiro)和鮑勃·薩特菲爾德(Bob Satterfield)等著名拳擊手。

拉莫塔的一名教練阿爾·西爾瓦尼(Al Silvani)覺得,拉莫塔在看似挨打時,最為可怕。在羅奈爾得·K·弗裡德(Ronald K. Fried)於 1993 年出版的《場角指導》(Corner Men)中,西爾瓦尼回憶道,拉莫塔會趴在拳擊台的圍繩上裝死,然後毫不誇張地說,他會在突然之間向對方揮出 7、8、9、10 個左勾拳。

1947 年 11 月一場羽量級比賽中,拉莫塔被認為可以擊敗來自費城的比利·福克斯(Billy Fox),但在比賽開始不久前,賠率浮動在 3:1 左右,支持福克斯,顯然是因為有來自費城的犯罪組織注入了大量資金。結果拉莫塔被福克斯打倒在地,比賽在第四回合就結束了。

紐約州體育運動委員會(The New York State Athletic Commission)懷疑拉莫塔故意輸掉這場比賽,但他聲稱自己是受到了訓練中脾臟破裂損傷的影響。他被罰款1000 美元,並因為隱瞞傷情被禁賽七個月。

不過到了 1960 年,參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舉行聽證會調查犯罪組織對拳擊運動的影響時,拉莫塔承認他同意在比賽中輸給福克斯,作為回報,他得到了長期爭奪中量級冠軍的機會。他在證詞中透露,安排幕後交易的人包括福克斯的經紀人布林奇·巴勒莫(Blinky Palermo)——他也是費城很有名的重要人物。

與福克斯的比賽過去 17 個月之後,拉莫塔迎來了自己的機會,他在第十回合以一記技術擊倒打敗塞爾當,成為了中量級冠軍。法國人塞爾當在返回美國準備奪回賽的途中因飛機失事而喪生。

拉莫塔成功守住兩次冠軍頭銜,1951 年 2 月 14 日在芝加哥體育館的比賽中,他輸給了羅賓遜,他們一共打了 13 個回合。拉莫塔渾身鮮血淋淋,但是堅決不擊地認輸。這場比賽後來被稱為第二次“情人節大屠殺”,影射了歷史上有名的 1929 年芝加哥黑社會殺人事件。

失去冠軍頭銜之後,拉莫塔的職業生涯開始走下坡路,1952 年 12 月 31 日,經過六個月空白期的他在一場羽量級比賽中輸給了丹尼·納迪科(Danny Nardico),這是他職業生涯中唯一一次被擊倒在地。他退出了拳壇,1954 年又回歸打了幾場比賽,但最終還是徹底放棄了。

1990 年,拉莫塔入選國際拳擊名人堂(International Boxing Hall of Fame)。

拉莫塔無休止的憤怒情緒,讓他也毆打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艾達(Ida)。1946 年他再一次結婚,新任妻子維姬(Vikki)只有十幾歲,不過這段婚姻也由於拉莫塔的酗酒和沉迷女色而陷入危機。1956 年,維姬申請了離婚。拉莫塔一共結過六次婚。

1957 年,在邁阿密海灘經營一家夜總會和酒吧的拉莫塔因教唆未成年人賣淫被判刑。他坐了六個月監獄,還在築路勞改隊參加了勞動。

同樣做過中量級拳王的洛基·葛瑞加諾(Rocky Graziano)曾和拉莫塔一起進入少管所,兩人從那時起就結為好友,他後來轉入演藝界,在他的鼓勵下,拉莫塔也開始嘗試演藝事業,後來成了一名單口相聲表演者和演員。他曾在保羅·紐曼(Paul Newman)的電影《江湖浪子》(The Hustler,1961)中飾演一個酒保,還在 1965 年曼哈頓市中心上演的音樂劇《紅男綠女》(Guys and Dolls)中扮演了匪徒大朱爾(Big Jule)。

2012 年拉莫塔與丹尼絲·貝克一起出演了非百老匯戲劇、時事諷刺劇《女士與冠軍》(The Lady and the Champ),演出持續了兩周。

第二部講述其生平的電影《拉莫塔:布朗克斯公牛》(LaMotta: The Bronx Bull)於 2015 年發行,由威廉·弗西斯(William Forsythe)飾演拉莫塔。它與電影《憤怒的公牛》沒有什麼關聯。

除了貝克女士,拉莫塔在世的親人還有:幾個女兒,分別是傑克琳·奧尼爾(Jacklyn O’Neill)、克利斯蒂·拉莫塔(Christie LaMotta)、埃莉莎·拉莫塔(Elisa LaMotta)和米婭·戴(Mia Day);貝克的女兒梅根·康諾利(Meggen Connolley)和納塔莉亞·貝克(Natalia Baker);兄弟喬(Joe)和阿爾(Al);姐妹瑪麗亞·霍菲爾德(Maria Hawfield)和安妮·拉馬利亞(Anne Ramaglia);另外還有幾名孫輩和重孫輩。他的兩個兒子傑克(Jack)和約瑟夫(Joseph)在 1998 年幾個月之內相繼去世,傑克死於癌症,約瑟夫死於飛機失事。

拉莫塔的堅韌在他與舒格·雷·羅賓遜的幾場比賽裡充分展現,後者被很多人看作史上最出色的同等級拳擊手。羅賓遜在他們第二回合的較量中就似乎已經讓後來被稱為“布朗克斯公牛”的拉莫塔筋疲力盡,結果卻並非如此。

羅賓遜在與《紐約時報》體育專欄作家戴夫·安德森(Dave Anderson)合著的自傳《舒格·雷》(1969年出版)中回憶道:“我把他打到了圍繩上,他低下了頭,而我在認真衡量他的狀態。結果他突然抬頭,打出了一記幾乎把我胃部打穿的左鉤拳。我當時疼得流出了眼淚,像個孩子似的。我下定了決心,但我發現傑克·拉莫塔簡直就和動物一樣生猛。”

翻譯 熊貓譯社 夏魚 喬木

題圖來自 Wikimedia Commons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斯科塞斯對《紐約時報》說,“我想傑克會覺得這是一部關於他的自傳式電影。不過那些覺得這是一部拳擊電影的人絕對腦子有問題。這部電影確實很殘酷,不過這種殘酷性不僅僅出現於拳擊場上,還會在臥室或辦公室裡上演。傑克只是普羅大眾的一個縮影。”

為了指導德尼祿演好這個角色,拉莫塔親自上陣,和他打了 1000 多個回合,而最終德尼祿憑此角色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而女演員凱西·莫拉蒂(Cathy Moriarty)在此片中貢獻了個人職業生涯的首次表演,飾演拉莫塔第二任妻子維琪(Vikki),憑藉塑造這個經歷了一場混亂婚姻的金髮美人,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拉莫塔對這部電影的感受很複雜。他告訴《紐約時報》說:“我在這部電影裡的形象看起來很壞。後來我發現電影是對的。事實就是這樣。我就是一個一無是處的混蛋。我現在不是了,不過以前我確實是這樣的。”

賈科貝·拉莫塔(Giacobbe LaMotta)於 1922 年 7 月 10 日出生於曼哈頓下東區,他的父母一共有 5 個孩子。他的父親是從西西里島移民到美國,靠在街頭販賣蔬菜水果為生,母親是義大利移民的後裔。他曾回憶說,他的父親經常毆打他的母親和他們幾個孩子。

他們一家先是搬到費城,然後又搬到紐約布朗克斯一個鼠滿為患的廉租房居住。拉莫塔曾用冰錐襲擊學校裡的霸淩者,還曾搶劫住在附近的賭注經紀人,用鉛管將他打得不省人事。

在 1940 年代初,拉莫塔因兒時乳突手術導致聽力受影響,被軍隊拒之門外,沒能奔赴二戰前線,而後他作為中量級拳擊手中的領軍人物,逐漸嶄露頭角。

1943 年 2 月,拉莫塔與羅賓遜大戰 10 個回合,將其擊出場外,被判定獲勝,由此終結了羅賓遜連續 40 場不敗的神話。雖然拉莫塔在與羅賓遜的另外 5 次交鋒中都告負,不過他的手下敗將裡也有弗裡齊·日維奇(Fritzie Zivic)、托尼·賈尼祿(Tony Janiro)和鮑勃·薩特菲爾德(Bob Satterfield)等著名拳擊手。

拉莫塔的一名教練阿爾·西爾瓦尼(Al Silvani)覺得,拉莫塔在看似挨打時,最為可怕。在羅奈爾得·K·弗裡德(Ronald K. Fried)於 1993 年出版的《場角指導》(Corner Men)中,西爾瓦尼回憶道,拉莫塔會趴在拳擊台的圍繩上裝死,然後毫不誇張地說,他會在突然之間向對方揮出 7、8、9、10 個左勾拳。

1947 年 11 月一場羽量級比賽中,拉莫塔被認為可以擊敗來自費城的比利·福克斯(Billy Fox),但在比賽開始不久前,賠率浮動在 3:1 左右,支持福克斯,顯然是因為有來自費城的犯罪組織注入了大量資金。結果拉莫塔被福克斯打倒在地,比賽在第四回合就結束了。

紐約州體育運動委員會(The New York State Athletic Commission)懷疑拉莫塔故意輸掉這場比賽,但他聲稱自己是受到了訓練中脾臟破裂損傷的影響。他被罰款1000 美元,並因為隱瞞傷情被禁賽七個月。

不過到了 1960 年,參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舉行聽證會調查犯罪組織對拳擊運動的影響時,拉莫塔承認他同意在比賽中輸給福克斯,作為回報,他得到了長期爭奪中量級冠軍的機會。他在證詞中透露,安排幕後交易的人包括福克斯的經紀人布林奇·巴勒莫(Blinky Palermo)——他也是費城很有名的重要人物。

與福克斯的比賽過去 17 個月之後,拉莫塔迎來了自己的機會,他在第十回合以一記技術擊倒打敗塞爾當,成為了中量級冠軍。法國人塞爾當在返回美國準備奪回賽的途中因飛機失事而喪生。

拉莫塔成功守住兩次冠軍頭銜,1951 年 2 月 14 日在芝加哥體育館的比賽中,他輸給了羅賓遜,他們一共打了 13 個回合。拉莫塔渾身鮮血淋淋,但是堅決不擊地認輸。這場比賽後來被稱為第二次“情人節大屠殺”,影射了歷史上有名的 1929 年芝加哥黑社會殺人事件。

失去冠軍頭銜之後,拉莫塔的職業生涯開始走下坡路,1952 年 12 月 31 日,經過六個月空白期的他在一場羽量級比賽中輸給了丹尼·納迪科(Danny Nardico),這是他職業生涯中唯一一次被擊倒在地。他退出了拳壇,1954 年又回歸打了幾場比賽,但最終還是徹底放棄了。

1990 年,拉莫塔入選國際拳擊名人堂(International Boxing Hall of Fame)。

拉莫塔無休止的憤怒情緒,讓他也毆打過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艾達(Ida)。1946 年他再一次結婚,新任妻子維姬(Vikki)只有十幾歲,不過這段婚姻也由於拉莫塔的酗酒和沉迷女色而陷入危機。1956 年,維姬申請了離婚。拉莫塔一共結過六次婚。

1957 年,在邁阿密海灘經營一家夜總會和酒吧的拉莫塔因教唆未成年人賣淫被判刑。他坐了六個月監獄,還在築路勞改隊參加了勞動。

同樣做過中量級拳王的洛基·葛瑞加諾(Rocky Graziano)曾和拉莫塔一起進入少管所,兩人從那時起就結為好友,他後來轉入演藝界,在他的鼓勵下,拉莫塔也開始嘗試演藝事業,後來成了一名單口相聲表演者和演員。他曾在保羅·紐曼(Paul Newman)的電影《江湖浪子》(The Hustler,1961)中飾演一個酒保,還在 1965 年曼哈頓市中心上演的音樂劇《紅男綠女》(Guys and Dolls)中扮演了匪徒大朱爾(Big Jule)。

2012 年拉莫塔與丹尼絲·貝克一起出演了非百老匯戲劇、時事諷刺劇《女士與冠軍》(The Lady and the Champ),演出持續了兩周。

第二部講述其生平的電影《拉莫塔:布朗克斯公牛》(LaMotta: The Bronx Bull)於 2015 年發行,由威廉·弗西斯(William Forsythe)飾演拉莫塔。它與電影《憤怒的公牛》沒有什麼關聯。

除了貝克女士,拉莫塔在世的親人還有:幾個女兒,分別是傑克琳·奧尼爾(Jacklyn O’Neill)、克利斯蒂·拉莫塔(Christie LaMotta)、埃莉莎·拉莫塔(Elisa LaMotta)和米婭·戴(Mia Day);貝克的女兒梅根·康諾利(Meggen Connolley)和納塔莉亞·貝克(Natalia Baker);兄弟喬(Joe)和阿爾(Al);姐妹瑪麗亞·霍菲爾德(Maria Hawfield)和安妮·拉馬利亞(Anne Ramaglia);另外還有幾名孫輩和重孫輩。他的兩個兒子傑克(Jack)和約瑟夫(Joseph)在 1998 年幾個月之內相繼去世,傑克死於癌症,約瑟夫死於飛機失事。

拉莫塔的堅韌在他與舒格·雷·羅賓遜的幾場比賽裡充分展現,後者被很多人看作史上最出色的同等級拳擊手。羅賓遜在他們第二回合的較量中就似乎已經讓後來被稱為“布朗克斯公牛”的拉莫塔筋疲力盡,結果卻並非如此。

羅賓遜在與《紐約時報》體育專欄作家戴夫·安德森(Dave Anderson)合著的自傳《舒格·雷》(1969年出版)中回憶道:“我把他打到了圍繩上,他低下了頭,而我在認真衡量他的狀態。結果他突然抬頭,打出了一記幾乎把我胃部打穿的左鉤拳。我當時疼得流出了眼淚,像個孩子似的。我下定了決心,但我發現傑克·拉莫塔簡直就和動物一樣生猛。”

翻譯 熊貓譯社 夏魚 喬木

題圖來自 Wikimedia Commons

© 2017 THE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