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福建全面推行河長制:擼起袖子真抓實幹 創新實踐亮點紛呈

水利部太湖流域片河長制工作交流會上的30面福建經驗展板引起與會者的矚目。

姚德純 攝

人民網福州9月25日電(吳隆重)龍岩市配設三級河道警長、福州市探索“互聯網 +”管河巡河、泉州市建立閉環督查管理機制、廈門市推行“三分治七分養”……日前在永春縣召開的水利部太湖流域片第三次河長制工作交流會上,現場設置的30面展板引起水利部河長辦、太湖流域管理局領導和來自江蘇、浙江、上海、安徽以及福建各地與會代表的關注與點贊。

這是福建省河長辦公室從全省各地選取的30個河長制工作特色做法,主題鮮明,內容簡潔,圖文並茂,全方位真切展示了福建省全面推行河長制、擼起袖子加油幹的創新實踐,可謂言之鑿鑿,亮點紛呈。

嚴的更嚴,執法司法齊亮劍

龍岩市結合“紅土地生態警務”建設,建立與河長制相配套的“河道警長制”,設立河道警長辦公室,配強市、縣、鄉三級河道警長,承擔河流巡邏巡查、協助河湖管護、涉水糾紛調處、涉水法規宣傳及打擊涉河涉水違法犯罪等職責。

目前,全市共配設河道警長291名,其中市級河道警長2名、縣級河道警長14名、鄉鎮(街道)河道警長275名。通過與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資訊共用、聯動排查、聯合取證、聯合執法、同步辦案等機制,實現生態環境資源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無縫銜接,充分發揮公安機關鐵拳與尖刀作用,為全面推行河長制保駕護航。

泉州市設立駐河長辦檢察官工作室,12個縣(市、區)河長辦相繼與檢察院建立聯合監督機制,對違法犯罪線索採取現場督辦、重點督辦、掛牌督辦,對重點典型案件開展專項打擊、集中查辦,對不履職、不作為、亂作為的幹部提出檢察問責建議。目前,列入檢察官重點督辦涉河涉水違法行為28件,其中已整改15件,其餘13件將於近期整改到位;下達檢察建議書2件,對不履職、不作為、亂作為的幹部提出檢察問責建議。

永春縣還進一步組建“生態員警”中隊,明確縣公安局及22鄉鎮派出所在生態保護方面特別是涉河涉水類刑事、治安案件中的職責。生態員警成立以來,先後與縣法院生態庭、檢察院生態科聯動發力,迅速查辦了23起破壞河道違法案件,大大提高了在打擊非法電網魚、非法采砂等流域生態執法方面的威懾力,成為河長治水的一把利劍。

三明市大田縣集中水利、環保、國土等8個部門行政處罰權,成立全省首家縣級生態綜合執法局,在18個鄉(鎮)配設生態綜合執法分局。不久又成立了生態執法司法聯動協調小組,負責開展執法司法部門協調互動、重大複雜案件會審等;在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分別設立生態偵查大隊、生態檢察室和生態環境審判庭,對涉及刑事責任的涉水環境違法案件,立即啟動司法程式,實現快查、快辦、快審、快結。

大田經驗做法已經在三明全市總結推廣,尤溪、沙縣、將樂、永安、明溪等5縣(市)已相繼成立生態綜合執法單位,其中永安市檢察院全程跟蹤督辦、規範依法履職,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法治保障制度創新最佳事例”。

30面展板展示福建河長制實踐的30個創新經驗。

實的更實,監管考評挺在前

福建各地注重用制度和機制確保河長制落地生效。泉州市圍繞“督查、整改、通報、銷號”四個環節,建立閉環督查管理機制,河長實行“季度檢查、半年督察”,河長辦實行“兩月督查、每月巡查”和“月例會、周調度”;對領導批辦、督查發現、媒體曝光、群眾關注的問題,限期抓好整改,對各地存在的問題視情予以通報,對典型經驗做法及時予以轉發;下達任務、問題、責任清單,抓好考評考核,採取對賬銷號,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收兵、落實不到位不銷號”。

同時,泉州市還建立“四不兩直”月考制度,委託協力廠商考評機構,每月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方式,對各縣(市、區)落實河長制及河流保護管理情況進行“月考評、月評分、月通報”。考評結果與“以獎促治”掛鉤,對考評優良的縣(市、區)安排專項資金予以獎勵。

福安市把河長制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五大競賽活動”,九個市級流域河長在電視上對所轄流域河長制工作進行表態承諾,接受社會監督;鄉鎮河長制工作實行一月一考評,考評結果在新聞媒體公開通報,對考核綜合排名末位的鄉鎮河長進行約談。通過採取“末位約談”,倒逼鄉鎮河長全週期履職,推動河長制在基層有效落實。

福州市將現代科技手段融入河長制,鼓勵基層運用“互聯網+”管河巡河。閩清縣建立河長制執行資訊系統,將縣鄉村三級治水機構專項工作、人員動態納入資訊化管理,打造河流日常巡査、治汙整改、任務執行等資訊監管平臺,並向社會公佈投訴舉報APP。福清市組建飛虎無人機巡河大隊、飛鷹搶險救援志願者大隊和飛龍民間巡河志願者大隊,即時將巡河發現的問題通過視頻或圖片上傳市河長辦。

廈門市推行“三分治七分養”,按照“政府組織、部門協作、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的原則,比照城市道路保潔養護模式,聘請31支、379人的專業養護隊伍,負責全市九條河流465公里河道保潔管護,做到有責任主體、有專人負責、有經費保障和有相應設施;建立月檢查、季督查等考評制度,同時引入“綠水守護者”開展協力廠商巡查,督促抓好養護落實,使河流達到河面無漂浮物、河中無障礙物、河岸線無污水直排和無垃圾的“四無”標準。

水利部太湖流域片第三次河長制工作交流會9月12日在永春召開。 姚德純 攝

重的更重,全域治理下猛藥

在全省重點開展的河道違章、生豬養殖污染、城市黑臭水體等“三個全面清理”專項行動中,南平市延平區舉全區之力,重拳整治畜禽養殖污染,通過“立即關、堅決拆、綜合治、長效管”,全面推進禁養區內養殖場、250頭以下養殖場、未升級改造達標排放或零排放養殖場等的清欄及拆除工作,全區共拆除養殖場4469家,削減生豬216.5萬頭,切實保障閩江流域延平段的水安全。

永春縣結合綜合治水試驗縣實際,提出治污水、防洪水、涵養水、淨化水、美化水、利用水等“六水同治”的新舉措,突出“片區治理”到“全域治理”、“面上治水”到“深度治水”,著力打造永春河長制升級版。

莆田市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先難後易、先急後緩,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各級河長親自掛帥,部門聯動推進,嚴查涉河亂占亂建。全市大規模出動人員和機械設備,清理河道水面及沿岸垃圾、河道阻洪圍堰、漁網等,較好恢復了河道行洪能力,維護了河道生態環境,讓群眾人民享有更多的獲得感。

廈門市充分發揮河長制統籌協調作用,通過採取清淤疏浚、截汙控源、生態修復和保潔養護等綜合措施,加快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全市6處城市黑臭水體,至8月底已累計完成投資4.63億元,其中4處水體消除黑臭、水質明顯改善;2 處制訂了綜合治理方案,水體生態修復專案取得階段性成果。

漳州市集中力量開展河流和入海溝渠漂浮垃圾專項整治“百日攻堅”,組建打撈清理、巡查監管、應急處置三支隊伍,以確保江河漂浮垃圾“三不入”——沿岸垃圾不入河、上游垃圾不入下游、江河垃圾不入海。福州市採取PPP模式開展新一輪治水,選擇國內頂尖的水環境治理和管理團隊參與黑臭水體治理,將四城區102條內河(含42條黑臭水體)整合成7個水系治理項目包,並且從項目謀劃到落地開工平均120天,系全國最快的PPP項目之一,得到住建部肯定。

活的更活,社會力量全動員

為了營造“全民參與管河治水”的良好氛圍,推動河長治水走向社會化,永春縣充分發揮老人協會的群眾代表、社會紐帶作用,通過“正式授牌、明確職責、統一標識”,在全縣設立老人河長辦,規範組建153名老人加入的民間“老人河長”隊伍,讓老人充當河道管護資訊員、宣傳員、監督員,配合政府河長開展河道日常巡查、問題上報、宣傳教育等工作,為基層河長制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補充。

永春縣推出“河長制一台戲”,將河長制搬上鄉村舞臺,組織當地戲劇藝術家,融合地方特色方言、小調、鑼鼓唱等多種表演形式,創作了《三句半》、《民間河長》、《河長制為民立功勞》等節目“送戲下鄉”,到所轄22個鄉鎮進行巡迴演出,讓河長制走進鄉村、深入群眾。同時,實施河長制進校園活動,組織“小河長”開展護河放生、河岸綠化、衛生保潔等活動,以“小河長”帶動大家庭,激發全民參與河長制工作熱情。

龍岩市開展“巾幗不讓鬚眉、爭當護河標兵”活動,各界婦女入戶勸導關閉拆除生豬養殖場800多戶,開展河流巡查2萬多人次,制止市民往河流亂丟亂倒垃圾棄土1000多次。三明市聘任203位企業河長,發動企業主動認養河流,協助開展河道清障、違規排放巡查、環境保護宣傳等公益活動,實現由河道污染者向管護者的角色轉變,形成社會力量和行政河長有效聯動;莆田市外企河長帶頭認養河流,組織志願者定期保潔河流,技術部門定期監測水質,從資金、人力、技術等方面助力莆田河長制的實施。

“聚焦福建河長制”系列報導: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

實現快查、快辦、快審、快結。

大田經驗做法已經在三明全市總結推廣,尤溪、沙縣、將樂、永安、明溪等5縣(市)已相繼成立生態綜合執法單位,其中永安市檢察院全程跟蹤督辦、規範依法履職,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法治保障制度創新最佳事例”。

30面展板展示福建河長制實踐的30個創新經驗。

實的更實,監管考評挺在前

福建各地注重用制度和機制確保河長制落地生效。泉州市圍繞“督查、整改、通報、銷號”四個環節,建立閉環督查管理機制,河長實行“季度檢查、半年督察”,河長辦實行“兩月督查、每月巡查”和“月例會、周調度”;對領導批辦、督查發現、媒體曝光、群眾關注的問題,限期抓好整改,對各地存在的問題視情予以通報,對典型經驗做法及時予以轉發;下達任務、問題、責任清單,抓好考評考核,採取對賬銷號,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收兵、落實不到位不銷號”。

同時,泉州市還建立“四不兩直”月考制度,委託協力廠商考評機構,每月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方式,對各縣(市、區)落實河長制及河流保護管理情況進行“月考評、月評分、月通報”。考評結果與“以獎促治”掛鉤,對考評優良的縣(市、區)安排專項資金予以獎勵。

福安市把河長制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五大競賽活動”,九個市級流域河長在電視上對所轄流域河長制工作進行表態承諾,接受社會監督;鄉鎮河長制工作實行一月一考評,考評結果在新聞媒體公開通報,對考核綜合排名末位的鄉鎮河長進行約談。通過採取“末位約談”,倒逼鄉鎮河長全週期履職,推動河長制在基層有效落實。

福州市將現代科技手段融入河長制,鼓勵基層運用“互聯網+”管河巡河。閩清縣建立河長制執行資訊系統,將縣鄉村三級治水機構專項工作、人員動態納入資訊化管理,打造河流日常巡査、治汙整改、任務執行等資訊監管平臺,並向社會公佈投訴舉報APP。福清市組建飛虎無人機巡河大隊、飛鷹搶險救援志願者大隊和飛龍民間巡河志願者大隊,即時將巡河發現的問題通過視頻或圖片上傳市河長辦。

廈門市推行“三分治七分養”,按照“政府組織、部門協作、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的原則,比照城市道路保潔養護模式,聘請31支、379人的專業養護隊伍,負責全市九條河流465公里河道保潔管護,做到有責任主體、有專人負責、有經費保障和有相應設施;建立月檢查、季督查等考評制度,同時引入“綠水守護者”開展協力廠商巡查,督促抓好養護落實,使河流達到河面無漂浮物、河中無障礙物、河岸線無污水直排和無垃圾的“四無”標準。

水利部太湖流域片第三次河長制工作交流會9月12日在永春召開。 姚德純 攝

重的更重,全域治理下猛藥

在全省重點開展的河道違章、生豬養殖污染、城市黑臭水體等“三個全面清理”專項行動中,南平市延平區舉全區之力,重拳整治畜禽養殖污染,通過“立即關、堅決拆、綜合治、長效管”,全面推進禁養區內養殖場、250頭以下養殖場、未升級改造達標排放或零排放養殖場等的清欄及拆除工作,全區共拆除養殖場4469家,削減生豬216.5萬頭,切實保障閩江流域延平段的水安全。

永春縣結合綜合治水試驗縣實際,提出治污水、防洪水、涵養水、淨化水、美化水、利用水等“六水同治”的新舉措,突出“片區治理”到“全域治理”、“面上治水”到“深度治水”,著力打造永春河長制升級版。

莆田市堅持“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先難後易、先急後緩,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各級河長親自掛帥,部門聯動推進,嚴查涉河亂占亂建。全市大規模出動人員和機械設備,清理河道水面及沿岸垃圾、河道阻洪圍堰、漁網等,較好恢復了河道行洪能力,維護了河道生態環境,讓群眾人民享有更多的獲得感。

廈門市充分發揮河長制統籌協調作用,通過採取清淤疏浚、截汙控源、生態修復和保潔養護等綜合措施,加快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全市6處城市黑臭水體,至8月底已累計完成投資4.63億元,其中4處水體消除黑臭、水質明顯改善;2 處制訂了綜合治理方案,水體生態修復專案取得階段性成果。

漳州市集中力量開展河流和入海溝渠漂浮垃圾專項整治“百日攻堅”,組建打撈清理、巡查監管、應急處置三支隊伍,以確保江河漂浮垃圾“三不入”——沿岸垃圾不入河、上游垃圾不入下游、江河垃圾不入海。福州市採取PPP模式開展新一輪治水,選擇國內頂尖的水環境治理和管理團隊參與黑臭水體治理,將四城區102條內河(含42條黑臭水體)整合成7個水系治理項目包,並且從項目謀劃到落地開工平均120天,系全國最快的PPP項目之一,得到住建部肯定。

活的更活,社會力量全動員

為了營造“全民參與管河治水”的良好氛圍,推動河長治水走向社會化,永春縣充分發揮老人協會的群眾代表、社會紐帶作用,通過“正式授牌、明確職責、統一標識”,在全縣設立老人河長辦,規範組建153名老人加入的民間“老人河長”隊伍,讓老人充當河道管護資訊員、宣傳員、監督員,配合政府河長開展河道日常巡查、問題上報、宣傳教育等工作,為基層河長制工作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補充。

永春縣推出“河長制一台戲”,將河長制搬上鄉村舞臺,組織當地戲劇藝術家,融合地方特色方言、小調、鑼鼓唱等多種表演形式,創作了《三句半》、《民間河長》、《河長制為民立功勞》等節目“送戲下鄉”,到所轄22個鄉鎮進行巡迴演出,讓河長制走進鄉村、深入群眾。同時,實施河長制進校園活動,組織“小河長”開展護河放生、河岸綠化、衛生保潔等活動,以“小河長”帶動大家庭,激發全民參與河長制工作熱情。

龍岩市開展“巾幗不讓鬚眉、爭當護河標兵”活動,各界婦女入戶勸導關閉拆除生豬養殖場800多戶,開展河流巡查2萬多人次,制止市民往河流亂丟亂倒垃圾棄土1000多次。三明市聘任203位企業河長,發動企業主動認養河流,協助開展河道清障、違規排放巡查、環境保護宣傳等公益活動,實現由河道污染者向管護者的角色轉變,形成社會力量和行政河長有效聯動;莆田市外企河長帶頭認養河流,組織志願者定期保潔河流,技術部門定期監測水質,從資金、人力、技術等方面助力莆田河長制的實施。

“聚焦福建河長制”系列報導:

(責編:林東曉、張子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