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44年前的“百萬富翁”,如今的“普通職工”

近日,廈門市民陳女士持一張於1973年存的1200元老存單,在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中心支行的組織協調下,經終於在農業銀行廈門灌口支行找到了底單,取出了這沉睡了44年的財富。

事件回顧:

幾年前,陳女士相繼失去父母。陳女士父親去世前交給她一張銀行存單,是父親在泰國的親弟弟贈與他的,父親表示讓陳女士繼承這筆錢。

因為金額不大,所以陳女士一直沒在意就壓在箱底,最近在整理衛生時無意間又翻出來,才想起來,於是想讓這張存單儘快變現。

存單雖然已泛黃,但上面的手寫字體清晰可辨,落款蓋著“中國人民銀行廈門市支行灌口營業所”的藍色印章。但當年的“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改制,並非如今的中國人民銀行,而其中的一些業務也早已被歸併到其他銀行了。取錢最大的問題是,中國人民銀行於上世紀80年代改制,普通銀行的儲蓄業務早已剝離。

不過最後在多方的努力下,陳女士的錢算是取出來了。

歷經44年錢是取出來了,卻僅得1400餘元利息。

對於這個結果,銀行的負責人是這麼解釋的:這筆存單的利息計算要涉及1972年、1980年、1993年的多次儲蓄管理制度變革、至少16次的利率調整,還要考慮到利息個人所得稅的多次變化。

最後算出來的本息合計,就是2684.04元,其中利息1484.04元。

網友吐槽

不少人替陳女士感到遺憾……

@我叫陳新潮:原來蓋座小洋房,現在買個單人床!

@王胖子:你看看,

取晚了吧?少吃多少頓雞腿?

@angwish廣:原來1200元都夠娶媳婦的了……現在也就夠兩次生日禮物的……

有人借此回憶起了歷史……

@天空是極限:想當年,我們家那兒,500塊錢批4畝宅基地。

@燕山扛把子:我年輕時,不到1000塊能買三台14吋的黑白電視機,或者三台放磁帶的單卡答錄機……

@你是迪斯我是夠:聽說當年的1200元,能買北京的一套四合院?

還有人從中悟出了投資理財,乃至人生的真諦……

@馬摸魚:大家現在手裡有餘錢的,知道該怎麼辦了吧。

@了十五度:這種老存單,乾脆別兌現了?留著收藏說不定……更值錢?

@阿拉啦:看見了吧,什麼投資,什麼保值,都不重要!人活著就是要開心,有錢就花,該享受就享受!

如果是你,用這筆錢做什麼投資?

對此,有些網友的評論雖有些誇張,

但也形容得很精准,之前一套房,現在一張床,還有網友提出了一個假設,44年前欠銀行1200元的話……你得賠銀行多少鈔票。

44年前,這1200元那絕對算是一筆鉅款。可以蓋兩座樓房,說句不虛的“百萬富翁”也是有可能的,現在呢?這2600多元只相當於一名基層工人一個月的收入。這是富翁變職工的節奏啊!

所以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投資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把錢全部存銀行不划算、也不明智,更不能滿足投資者讓資產增值保值的目的。就投資理財來說,除了股票、債券等,外匯現在也成為爭相追捧的投資理財方向,利潤高,且時間靈活。GPAK外匯平臺,你投資理財的好幫手。

更不能滿足投資者讓資產增值保值的目的。就投資理財來說,除了股票、債券等,外匯現在也成為爭相追捧的投資理財方向,利潤高,且時間靈活。GPAK外匯平臺,你投資理財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