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永康經濟開發區率先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

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最終目的是實現“死產變活權,活權生活錢”,讓農民得實惠,吃“定心丸”。

自去年8月開始,我市全面推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記者從截至24日的《全市土地確權登記頒證進度情況》表格獲悉,經濟開發區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1228戶,承包耕地面積1939畝,合同簽訂率100%,率先全面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成為我市唯一全面完成的鎮(街、區)。

“事實上,開發區在3月份就完成了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比市里規定的時限提前了近半年時間。”開發區負責土地確權工作的工作人員夏路攀說。

據悉,農村土地確權工作中,碰到兩種情況可以全村暫緩確權,第一種情況是人均耕地不足0.2畝,已辦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村組,第二種情況是已在辦理土地徵收手續的村組,兩種情況都需作出書面報告上報市政府審批。除去滿足暫緩的19個村,開發區需完成確權登記的分別是蘭街村、爐頭村、堰頭村、下堰頭村、沙端村、陳園村、鄭村、山頭徐村、下余村和車馬何村。

開展土地確權登記以來,開發區嚴把組織關,第一時間成立東、中、西區以及村級確權工作領導小組,一把手負主責,與開發區國土所、招標辦、農辦等部門聯合組建了確權辦公室,負責具體工作實施。

為確保土地確權工作順利完成,開發區層層發動,先後召開4次動員會和12次模擬操作培訓會,

發放《給每個農戶的一封信》2800多封,明確土地確權農民主體責任,努力構建“政府牽頭、農戶主動、政策有力、組織有序”的工作格局。

針對土地確權“界限難確定、戶內爭執多、登記不明確”的共性問題,園區土地資源緊缺、土地附加值大幅增長的實際情況,開發區相繼出臺《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實施方案》《土地確權作戰表》等一系列的規定,嚴把程式關,堅持歸屬清晰、產權量化,標準統一、測量嚴謹,

民主決策、程式公開,確保土地確權規範、透明、公正。

與此同時,開發區嚴把進度關,按照“全域鋪開、分級負責、先易後難、列表作戰”的原則,制定工作路線圖10幅,鋪排到村到戶。把任務分解到每一套班子、每一個工作人員,堅持民主協商、隨時更正、依法處置、及時建檔的原則,倒排時間,有序推進。

記者瞭解到,開發區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總體順利,但也碰到過“釘子”。其中有一個村,

由於該村耕地全部統一流轉承包戶經營,承包款由村裡統一按股份制發放。本次確權要求按二輪承包時承包關係確權,一些農戶存在抵觸情緒,工作受到了很大阻力。為此,開發區相關領導、農經員、聯村幹部,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講明政策,化解矛盾,最終全村農戶簽訂合同。

據統計,土地確權期間,開發區一共化解矛盾糾紛70多起,解決批次性問題19件,實現了和諧確權,跑出了確權登記頒證的“加速度”。

跑出了確權登記頒證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