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太監喜歡認乾兒子的原因居然是這樣?揭秘太監出宮後的悲慘生活

在皇宮中,宮女的結局一般都是出宮嫁人,而太監可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要在宮中一直工作到基本喪失勞動力。那麼這些喪失勞動力的老太監們退休後都去了哪裡呢?

在太監退休後,他們最好的結局就是去兒子、女兒家養老。可太監哪裡來的子嗣呢?其實有很多太監都不是自幼進宮,他們會在娶妻生子後才選擇進宮做太監。

臭名昭著的大奸臣魏忠賢就是21歲才進的宮,進宮前他便育有一個女兒。對於那些自幼進宮的太監,

如果他們在宮裡混的有錢有勢,大多都會選擇認養乾兒子讓他們來給自己養老。

其實,大多數太監都需要對自己的未來早做打算,畢竟乾兒子不是誰都能認的。

因為宮內的工資相對比較高,所以很多太監都是從年輕時就開始捐錢給寺廟,

這一捐就是幾十年。其實這就和我們現在交社保差不多,在這些太監老了以後,都會選擇去某個寺廟出家。

在北京就有很多寺廟都是由太監出資翻修的,比如說現在海澱區的碧雲寺,它曾經就由魏忠賢出資翻修過,但讓魏忠賢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未來卻連出家養老的機會都沒有。

不止是養老,太監死後在哪裡下葬也是個問題。雖然太監在出宮的時候,都會把自己早年失去的“寶貝兒”給贖回來,但他們依然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男人,自然也不能被允許進入自己祖墳。

為了處理太監下葬的問題,雍正當年專門在北京給太監批了一塊墓地,也就是現在的恩濟莊,而恩濟莊也就成了清朝太監最終的歸宿。就連李蓮英這樣的大太監死後,

也是葬在恩濟莊的。

據統計,這裡一共埋葬了將近3000名太監。太監一生都是為皇帝服務,就連死後也葬在皇帝專門批下的墓地,這也許就叫做生是皇家的人,死是皇家的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