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月:余慶校園勁吹文明風

三月、陽光明媚,三月、生機盎然,三月,余慶校園勁吹文明之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春風化雨,慢慢浸入萬千學子心靈。

處處勁吹“雷鋒風”

三月的余慶校園,從城鎮學校到鄉村學校、從中學到小學,

校園處處吹來“雷鋒風”,全縣將學雷鋒活動貫穿全年, 3 月份集中活動月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在縣城,白泥中學團委組織全體團員帶著衛生工具來到白泥鎮明星社區開展學雷鋒義務打掃衛生活動;城關中學組織學生走上街頭、以實際行動在主要街道拾撿白色垃圾,打掃公共衛生,同時對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和勸導,共同參與城市環境衛生整治;天湖小學到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關愛特殊花朵”志願服務活動,
同學們在手語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簡單的手語和特殊教育學校的小朋友們交流,陪他們玩遊戲、打羽毛球、乒乓球……

在鄉鎮,松煙小學利用黑板報、櫥窗大力宣傳雷鋒精神、雷鋒事蹟、雷鋒語錄;各班在中隊輔導員的組織下,召開了主題隊會,學習雷鋒事蹟、閱讀雷鋒著作、領會雷鋒精神;各班利用音樂課組織學習《學習雷鋒好榜樣》、《接過雷鋒的槍》等歌曲;各班還通過道德講堂的形式,

對學習雷鋒精神對少先隊員的重要影響作分析;五年級圍繞學雷鋒主題進行手抄報創作比賽;六年級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了雷鋒日記創編;少大隊組織五年級師生開展了一次清掃烈士陵園實踐活動。龍溪中學、敖溪中學來到敬老院,為老爺爺、老奶奶擦玻璃窗、抹桌椅、收拾房間、掃地、拖地、澆花......忙得熱火朝天;花山民族中學全體學生在學校團委組織下開展“學雷鋒•講文明•美環境”志願服務活動,
團員志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手拿火鉗、垃圾袋等工具到洞水街道掃地、撿垃圾、清除衛生死角。經過大家40多分鐘的辛勤勞動,幾條街道變得既乾淨又整潔,學生們熱心公益、勤勞能幹的表現得到了街道居民的大力讚揚。

在農村,箐口中學的同學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認認真真的清掃著街面上的垃圾,沒有一個叫苦叫累;逸夫小學在全校講述雷鋒故事並介紹雷鋒生平事蹟,朗讀雷鋒日記,校領導為志願者小隊員授予“校園志願者”稱號;涼風小學和大龍小學的同學開展了街道義務清掃活動;涼風中學開展了幫助環衛工人清掃涼風村街道、輔導小朋友做作業、看望生病老奶奶並為她做一頓香噴噴的米飯、給背菜的阿姨搭把手、幫老奶奶菜地澆水等一系列的志願服務活動;高坡小學全體教師組織高年級60余名同學開展了以“弘揚雷鋒精神,

關愛空巢老人”為主題的活動,為高坡村的空巢老人送去溫暖和關愛。

處處勁吹“詩詞風”

余慶縣教育局以創建“中華詩教先進單位”為契機,拉開詩詞進校園系列活動的序幕。主要活動有詩詞背誦比賽(“背詩王”比賽),初、高中學生詩詞創作比賽、第二屆“教育杯”教職工詩詞創作比賽、詩詞楹聯成果展演、詩詞校園評選及建詩詞楹聯成果陳列室等活動。

三月份,全縣以學校為單位在全縣小學生中廣泛開展詩歌背誦比賽活動,先以鄉鎮為單位進行比賽,再以縣為單位進行比賽。各鄉鎮、街道的“背詩王”代表鄉鎮、街道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小學生詩歌背誦比賽活動。背誦詩歌數量多的獲勝,第一名為“背詩王”。

全縣還在關興小學舉行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討活動。來自各鄉鎮(街道)的40余名語文骨幹教師參加活動。 此外,縣教育局還在《余慶教育報》開闢了“詩詞天地”欄目,發表全縣師生詩詞。敖溪小學在大會議室舉行詩詞創作知識講座。

處處勁吹“感恩風”

“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向母親及女老師表達了濃濃的感恩之心。

花山民族中學開展了“三八婦女節”感恩教育活動。學校給每位學生佈置了“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恩實踐作業,讓孩子們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幫媽媽洗洗腳、捶捶背,做做飯、刷刷碗等,鼓勵學生以實際行動,表達出對媽媽感恩的心;箐口中學組織本校留守兒童開展了一次“孝心獻給父母”——給父母的一封信主題活動。

關興小學開展了全體教職工徒步游三跌水電站慶“三八”婦女節活動。大家爬山涉水看風景,來到電站機房邊,沿著河流朝上走,一路欣賞天然形成的瀑布景觀,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感悟流水、懸崖、峭壁、飛瀑、小池等組成的自然景觀的美麗;敖溪小學為全校每一位女職工送上美麗的鮮花和溫馨的祝福,同她們過了一個“健康、和諧、充實、歡快”的節日,學校還利用班會、黑板報等形式對“婦女節”的來歷及重要意義進行了宣傳,借此號召全體同學“知恩、感恩、報恩”,在生活和學習中形成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熱愛學校、回報社會的崇高道德風尚;太平小學利用3月7日的班隊會進行感恩父母專題教育,學生們認真觀看感動中國十大傑出人物——孟佩傑事蹟,並學習她的孝心,從而教育學生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涼風小學佈置了特殊的感恩作業。要求學生:一察、二想、三找、四做。一察:觀察媽媽(奶奶 外婆)的生日,從早到晚做了那些家務; 二想:想媽媽這麼多年來為自己做了哪些事?其中最讓你感動的事是什麼?三找:找媽媽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找出不足並改正。四做:為媽媽做一些事情:說一句暖心的話;送媽媽一件禮物;給媽媽洗一次腳;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並寫出自己的體會。

洞水小學以‘讓媽媽和老師露笑臉’為主題;組織一個簡約而不簡單的“三八”節活動,有為女老師和媽媽獻畫的、有為女老師朗誦詩歌的......

處處勁吹“綠色風”

三月,余慶的校園處處是綠色。進入3月,余慶縣教育局發出通知,要求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組織好植樹造林活動,通過活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的重要講話,教育全縣廣大青少年學生明白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培養他們愛綠護綠、美化余慶、建設余慶的意識,把余慶縣全民植樹造林活動推向新高☆禁☆潮。

縣教育局、共青團余慶縣委組織城區學校100余名團員青年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活動中,挖土、抬水,用辛勤的汗水種下樹苗800餘株,用實際行動響應了全省2017年義務植樹活動,推進全縣綠色生態建設和造林綠化工作。

大烏江小學通過升旗儀式號召全體學生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淨化環境盡一份力;通過主題班會,各班分別圍繞“植樹護校園”以“保護樹木、人人有責”、“綠色的朋友”、“小樹,伴我成長”等主題開展了班隊活動,在學校濃濃的“植樹護校園”活動氛圍中,全校學生紛紛行動起來,學校花園植樹,人人爭做護綠小衛士,為美好的環境、一起為大烏江小學增添了綠色的痕跡。

涼風小學全體少先隊員在校園裡開展了養綠、護綠實踐活動。低年級孩子們和老師一起,有的鬆土,有的澆水;高年級孩子們有的除草,有的扶住彎曲的樹木並用繩子固定。有的拿起鋤頭為樹木鬆土,還有的相互合作清運垃圾……

敖溪小學全體師生在足球場隆重集會舉行“節糧、節水、節電”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全校師生在足球場隆重集會舉行“節糧、節水、節電”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全校師生全力建設“三節”校園文化,積極開展“三節”活動,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盡一份責任,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

余慶縣從2016年3月正式在學校啟動“小菜園•大德育”活動以來,全縣學校因地制宜,把學校周邊的土地、校內空地規劃成“小菜園”,以班級為單位,充分利用綜合實踐課、課外活動課以及下午放學後的休息時間進行生產實踐,師生共同翻地、播種、澆水、施肥、除蟲、收穫……精心管理菜園。進入3月,各學校陸續更換品種、給菜地播種、施肥、澆水、鋤草,學生的汗水流到地裡,“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在他們心裡生根發芽,自覺勞動、勇於創造、崇尚節儉、團結合作的精神正慢慢生長。

處處勁吹“紅色風”

三月,余慶的校園充滿了紅色。各種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陸續開展。

松煙小學啟動了紅色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視野窗等途徑宣傳紅色文化,加強紅色知識的學習;將紅色文化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用音樂課開展紅歌教學,用美術課開展畫、刻、雕紅軍戰士,用體育課開展軍事訓練、綜合實踐課開展紅色體驗活動;學校還將在4月份開展紅色教育主題班會、隊會比賽,組織紅色教育體驗活動。各班推選學生代表參加學校組織的瞻仰紅色聖地及紅色教育體驗活動,回到班級後擔任宣講員,將活動中的收穫與體會與班級成員分享;學校行政人員調查瞭解周邊老紅軍的情況,通過實地走訪,從他們身上瞭解紅色歷史,挖掘紅色人物,並通過搜集整理,在全體師生中廣泛宣傳和學習。此外,學校還將進行紅色教育六個一系列活動,即:每週一個紅色故事:結合遵義、余慶歷史,組織全校師生每週學習一個紅色故事,週一及時更新內容,利用國旗下講話、班會課組織學習,週五降旗儀式時進行驗收;讀一本紅色書籍:圖書室開展紅色書籍推薦會,面向全體師生進行紅色讀物的推薦,要求全體師生每人閱讀一本紅色書籍,並撰寫一篇讀後感;開展一次紅色故事講、演比賽:5月上旬,開展一次紅色故事講演比賽,每班經過初賽選出優勝選手參賽,以年段為單位對表現優異的選手進行表彰獎勵;每月觀看一部紅色影片:由少大隊統一組織每月觀看一部紅色影片,要求各班科老師跟班到位,觀看後組織學生說體會、談感受;每人搜集一個紅色故事:全校師生通過調查、走訪或網路等形式,每人搜集一個紅色故事,於6月底上交學校,由少大隊精選後編制成冊;開展一次紅色知識競賽:少大隊搜集紅色知識並印發給全校學生,以班為單位織學習,6月底開展全校性紅色知識競賽,並對表現優異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在周恩來總理誕辰紀念日之際,構皮灘中學利用週末學生返校主題班會時間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一代偉人周恩來》主題教育活動,重溫周總理投身革命,建設祖國,為中華之屈起而讀書的光輝歷程,以此搭建紅色文化傳播平臺,寓紅色文化教育於形式多樣的活動之中,宣導紅色文化進校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多彩貴州網通訊員 趙仕華)

拉開詩詞進校園系列活動的序幕。主要活動有詩詞背誦比賽(“背詩王”比賽),初、高中學生詩詞創作比賽、第二屆“教育杯”教職工詩詞創作比賽、詩詞楹聯成果展演、詩詞校園評選及建詩詞楹聯成果陳列室等活動。

三月份,全縣以學校為單位在全縣小學生中廣泛開展詩歌背誦比賽活動,先以鄉鎮為單位進行比賽,再以縣為單位進行比賽。各鄉鎮、街道的“背詩王”代表鄉鎮、街道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小學生詩歌背誦比賽活動。背誦詩歌數量多的獲勝,第一名為“背詩王”。

全縣還在關興小學舉行了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討活動。來自各鄉鎮(街道)的40余名語文骨幹教師參加活動。 此外,縣教育局還在《余慶教育報》開闢了“詩詞天地”欄目,發表全縣師生詩詞。敖溪小學在大會議室舉行詩詞創作知識講座。

處處勁吹“感恩風”

“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全縣各級各類學校向母親及女老師表達了濃濃的感恩之心。

花山民族中學開展了“三八婦女節”感恩教育活動。學校給每位學生佈置了“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感恩實踐作業,讓孩子們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幫媽媽洗洗腳、捶捶背,做做飯、刷刷碗等,鼓勵學生以實際行動,表達出對媽媽感恩的心;箐口中學組織本校留守兒童開展了一次“孝心獻給父母”——給父母的一封信主題活動。

關興小學開展了全體教職工徒步游三跌水電站慶“三八”婦女節活動。大家爬山涉水看風景,來到電站機房邊,沿著河流朝上走,一路欣賞天然形成的瀑布景觀,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感悟流水、懸崖、峭壁、飛瀑、小池等組成的自然景觀的美麗;敖溪小學為全校每一位女職工送上美麗的鮮花和溫馨的祝福,同她們過了一個“健康、和諧、充實、歡快”的節日,學校還利用班會、黑板報等形式對“婦女節”的來歷及重要意義進行了宣傳,借此號召全體同學“知恩、感恩、報恩”,在生活和學習中形成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熱愛學校、回報社會的崇高道德風尚;太平小學利用3月7日的班隊會進行感恩父母專題教育,學生們認真觀看感動中國十大傑出人物——孟佩傑事蹟,並學習她的孝心,從而教育學生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涼風小學佈置了特殊的感恩作業。要求學生:一察、二想、三找、四做。一察:觀察媽媽(奶奶 外婆)的生日,從早到晚做了那些家務; 二想:想媽媽這麼多年來為自己做了哪些事?其中最讓你感動的事是什麼?三找:找媽媽平時是怎樣對待自己的?找出不足並改正。四做:為媽媽做一些事情:說一句暖心的話;送媽媽一件禮物;給媽媽洗一次腳;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並寫出自己的體會。

洞水小學以‘讓媽媽和老師露笑臉’為主題;組織一個簡約而不簡單的“三八”節活動,有為女老師和媽媽獻畫的、有為女老師朗誦詩歌的......

處處勁吹“綠色風”

三月,余慶的校園處處是綠色。進入3月,余慶縣教育局發出通知,要求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組織好植樹造林活動,通過活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的重要講話,教育全縣廣大青少年學生明白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培養他們愛綠護綠、美化余慶、建設余慶的意識,把余慶縣全民植樹造林活動推向新高☆禁☆潮。

縣教育局、共青團余慶縣委組織城區學校100余名團員青年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活動中,挖土、抬水,用辛勤的汗水種下樹苗800餘株,用實際行動響應了全省2017年義務植樹活動,推進全縣綠色生態建設和造林綠化工作。

大烏江小學通過升旗儀式號召全體學生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淨化環境盡一份力;通過主題班會,各班分別圍繞“植樹護校園”以“保護樹木、人人有責”、“綠色的朋友”、“小樹,伴我成長”等主題開展了班隊活動,在學校濃濃的“植樹護校園”活動氛圍中,全校學生紛紛行動起來,學校花園植樹,人人爭做護綠小衛士,為美好的環境、一起為大烏江小學增添了綠色的痕跡。

涼風小學全體少先隊員在校園裡開展了養綠、護綠實踐活動。低年級孩子們和老師一起,有的鬆土,有的澆水;高年級孩子們有的除草,有的扶住彎曲的樹木並用繩子固定。有的拿起鋤頭為樹木鬆土,還有的相互合作清運垃圾……

敖溪小學全體師生在足球場隆重集會舉行“節糧、節水、節電”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全校師生在足球場隆重集會舉行“節糧、節水、節電”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全校師生全力建設“三節”校園文化,積極開展“三節”活動,為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盡一份責任,讓勤儉節約蔚然成風!

余慶縣從2016年3月正式在學校啟動“小菜園•大德育”活動以來,全縣學校因地制宜,把學校周邊的土地、校內空地規劃成“小菜園”,以班級為單位,充分利用綜合實踐課、課外活動課以及下午放學後的休息時間進行生產實踐,師生共同翻地、播種、澆水、施肥、除蟲、收穫……精心管理菜園。進入3月,各學校陸續更換品種、給菜地播種、施肥、澆水、鋤草,學生的汗水流到地裡,“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在他們心裡生根發芽,自覺勞動、勇於創造、崇尚節儉、團結合作的精神正慢慢生長。

處處勁吹“紅色風”

三月,余慶的校園充滿了紅色。各種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陸續開展。

松煙小學啟動了紅色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學校利用國旗下講話、黑板報、視野窗等途徑宣傳紅色文化,加強紅色知識的學習;將紅色文化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用音樂課開展紅歌教學,用美術課開展畫、刻、雕紅軍戰士,用體育課開展軍事訓練、綜合實踐課開展紅色體驗活動;學校還將在4月份開展紅色教育主題班會、隊會比賽,組織紅色教育體驗活動。各班推選學生代表參加學校組織的瞻仰紅色聖地及紅色教育體驗活動,回到班級後擔任宣講員,將活動中的收穫與體會與班級成員分享;學校行政人員調查瞭解周邊老紅軍的情況,通過實地走訪,從他們身上瞭解紅色歷史,挖掘紅色人物,並通過搜集整理,在全體師生中廣泛宣傳和學習。此外,學校還將進行紅色教育六個一系列活動,即:每週一個紅色故事:結合遵義、余慶歷史,組織全校師生每週學習一個紅色故事,週一及時更新內容,利用國旗下講話、班會課組織學習,週五降旗儀式時進行驗收;讀一本紅色書籍:圖書室開展紅色書籍推薦會,面向全體師生進行紅色讀物的推薦,要求全體師生每人閱讀一本紅色書籍,並撰寫一篇讀後感;開展一次紅色故事講、演比賽:5月上旬,開展一次紅色故事講演比賽,每班經過初賽選出優勝選手參賽,以年段為單位對表現優異的選手進行表彰獎勵;每月觀看一部紅色影片:由少大隊統一組織每月觀看一部紅色影片,要求各班科老師跟班到位,觀看後組織學生說體會、談感受;每人搜集一個紅色故事:全校師生通過調查、走訪或網路等形式,每人搜集一個紅色故事,於6月底上交學校,由少大隊精選後編制成冊;開展一次紅色知識競賽:少大隊搜集紅色知識並印發給全校學生,以班為單位織學習,6月底開展全校性紅色知識競賽,並對表現優異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在周恩來總理誕辰紀念日之際,構皮灘中學利用週末學生返校主題班會時間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一代偉人周恩來》主題教育活動,重溫周總理投身革命,建設祖國,為中華之屈起而讀書的光輝歷程,以此搭建紅色文化傳播平臺,寓紅色文化教育於形式多樣的活動之中,宣導紅色文化進校園,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多彩貴州網通訊員 趙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