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李斯假如沒有與趙高合謀,扶蘇不死,大秦會亡嗎?

如果你是個二十一歲左右的大學生,正在讀大學三年級,你就該知道,在你這個年紀,秦二世胡亥已經當了一個龐大帝國的皇帝了。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好羡慕的,因為等你畢業一年還不到的時候,

他就死了。

假如我們的李斯大人和趙大太監,沒有合謀!換句話說,就是趙大太監沒有說動李斯做出害死扶蘇,扶持胡亥繼位的事情!那麼,大秦的走向是否會改變呢?

小年覺得會!

一、扶蘇為人仁義,心中裝著天下百姓,是位仁君

二、陳勝吳廣起義打著扶蘇的口號,

足以證明扶蘇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三、扶蘇協助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與長城軍團將士關係非常好,如果扶蘇繼承皇位,外有蒙恬軍團,內有眾多儒家學士(那是時候的儒家是真儒)相輔,只要不是太差勁的皇帝,這些東西或許足以應付一切了!

如果扶蘇繼位,秦朝極可能成為後來的漢朝。

雖說歷史不能假設,但非常相似的是,漢承秦制,在政治架構上並無不同,而且秦始皇和漢武帝非常相似,都是雄才大略,也都是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不惜民力;兩人只有一點不同,那就是漢武所托得人,霍光不同于李斯,輔佐漢昭帝、宣帝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撫平了國家的創傷,使政權得到平衡過渡。

扶蘇的政策主張:重儒術,親文士;心懷仁孝,情真意切,與漢昭帝、宣帝的政策主張非常相似。

扶蘇素有賢名,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他認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以至陳勝、吳廣起義時仍然借扶蘇之名,

而到百姓的擁護,可見這樣一個如果繼位,採取重儒術,“與民休息”,其政策大致和漢武帝的繼任者相近,秦朝極有可能走上大漢的道路。

如果說秦始皇統一中國、消除數百年戰國紛爭,是迎合人民追求和平的理想,那麼秦帝國的暴政則很快走向人民的反面,

淪為反動政權。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秦帝國也是一隻紙老虎。秦政權的快速覆滅,外因是實施暴政,內因則是內部的腐爛。自從秦始皇死後,趙高弄權,殘害忠良,指鹿為馬,逼死太子扶蘇,誅殺大將蒙恬,玩弄秦二世胡亥於手掌之中,致使忠賢扼腕,士人離心,民眾敢怒而不敢言。

歷史上的反動政權很多,但是像秦帝國這麼強大,卻滅亡得這麼快的例子,卻不多見。如果只是肌膚腐爛,尚且可以苟延殘喘,但如果心臟都腐爛了,那就無藥可救了。

即使秦政權收天下兵器,鑄成十二尊金人,仍然擋不住揭竿為旗,斬木為兵的起義軍;即便秦政權焚書坑儒,禁錮天下的思想,卻不承想到亡在不讀書的劉邦、項羽手中。

歷史上的反動政權很多,但是像秦帝國這麼強大,卻滅亡得這麼快的例子,卻不多見。如果只是肌膚腐爛,尚且可以苟延殘喘,但如果心臟都腐爛了,那就無藥可救了。

即使秦政權收天下兵器,鑄成十二尊金人,仍然擋不住揭竿為旗,斬木為兵的起義軍;即便秦政權焚書坑儒,禁錮天下的思想,卻不承想到亡在不讀書的劉邦、項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