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周謠言速覽|朋友圈可以查訪客?多吃主食死得快?……

朋友圈可以查訪客?

......

多吃主食死得快?

......

“煮不爛”、“嚼不動”的怪魚?

......

四川奶奶麵粉洗出“膠”?

......

這些傳聞是真的嗎?

近期也有多地網警部門提醒稱,“查訪客大部分只是他們PS了一張照片發給你,

那是假的,你看不到真正的來訪記錄。新浪、微信朋友圈目前沒有查訪客的功能,大家千萬不能讓想查訪客的好奇心被騙子利用,而被騙取錢財和隱私。”

多吃主食死得快?

謠言:近日,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佈最新研究,多吃主食死得快。

真相: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范志紅表示,研究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組人,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達 77.2%,而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都在60%以下,

根本達不到研究中的77.2%。所以,這篇論文的調查結果並不能反映大多數中國人當前的真實飲食狀況。

“煮不爛”、“嚼不動”的怪魚?

謠言:前段時間,湘潭一位消費者聲稱從長沙水渡河農貿市場買的草魚,不但煮不爛,連用高壓鍋也燉不爛,吃起來就像橡膠一樣。

真相:經記者和長沙縣市場品質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進行調查驗證發現,該魚並不是草魚,而是一種叫脆肉鯇的魚,該魚在廣東等地算是名菜,還是廣東中山市的地理標誌產品,目前正大量繁殖推廣。

普洱含致癌黃黴曲素?

謠言:近日,一篇名為《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和網路上引發爭議,文中指“普洱茶中容易污染黃麴黴素”,而黃麴黴素是“最強烈的致癌物之一”。

真相:行業內人士表示,普洱茶由生茶變成熟茶,要經過好幾年時間,而一般在這個過程中,參與發酵的菌群均是有益菌群,並不包含黃麴黴素。只有濕倉的普洱茶才會有產生過量黃麴黴素的可能。

濕倉是一些不法商人,為了謀取經濟利益,

然後將茶葉進行快速的、人為的在高溫高濕的狀態下讓普洱茶迅速陳化,形成老茶這樣的一個概念,所以這樣情況下製作出來的普洱茶,它黴變的臨界點,我們就很難人為地去把握它。

尖頭番茄致癌?

謠言:近日,“很多菜攤上的番茄如果像桃子一樣帶個尖,這種番茄是激素使用過量造成,長期食用此種番茄會中毒甚至致癌。”這一則網帖令不少網友瞠目結舌。

麵粉洗出“膠”?

謠言:最近又冒出來麵粉洗出“膠”,有視頻中四川阿姨拿著用麵粉洗出的麵筋振振有詞地說是“膠”,還告誡親戚朋友不要再買麵粉!

綜合自人民網、新華網、千龍網、上海闢謠平臺等

綜合自人民網、新華網、千龍網、上海闢謠平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