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基金管理行業揭秘:高達 99% 的交易其實都是沒有用的

混跡基金行業的投資人大概都不會對約翰‧柏格感到陌生,他是世界第二大基金管理公司先鋒集團的創始人,這位創始人曾經說過一句震驚投資界的話:實際上每年高達 32 兆的證券交易金額並沒有為投資者帶來正收益。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 99% 的交易都是沒有用的?

約翰‧柏格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說:金融的根本目的是為企業提供資本,但美國的 IPO 活動以及二次發行總共只有 2500 億美元。然而投資者卻被鼓勵從事了32 兆美元的交易,

所以粗略計算,美國金融行業 99% 的活動都只是過手財,而賺錢的只有中間商,這就是資源的浪費。

32兆美元究竟是個什麼數字?這麼說吧,你擁有了這些錢,就足夠壟斷兩個美國經濟了。然而,投資者卻沒有獲取多少收益,這些錢絕大多數都被股票經紀人揣進口袋了。

其實這個理論很好理解,我們回到現實中來,投資顧問的職責是提供投資建議並非是為你投資做擔保,

那麼問題來了,請問你們真的因為他們的建議賺到很多錢嗎?實際上,股票經紀人並不能提供任何有價值的建議,因為他們也不能做預測,不知道股票何時漲何時跌。

當然,如果你有股神巴菲特那樣的數字頭腦,買進便宜的股票並十幾年持有,那麼上面的話就當我沒說過。但如果你只是個普通的交易者,你就有大麻煩了,交易商們最終的目的是需要你們口袋裡的鈔票,

對他們來說,你從事越多交易越好,因為這是券商公司賺錢的重要突進。給出投資建議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罷了,真正需要的是保持你帳戶的交易活躍度。

舉個例子吧,如果高速公路上沒有車在跑,那麼是收不到過路費的。同樣,華爾街公司也需要這些常規的交易,所以你就能理解為什麼你的那些投資顧問為何不厭其煩的給你投資建議,比親人還親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