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真糟心!辛苦十個月,產後卻經常尿褲子!

不少寶媽在生完寶寶後,都有過這樣的尷尬經歷:打噴嚏、咳嗽之前趕忙夾緊雙腿,否則會『尿褲子』。“尿失禁”既是一種難言之隱,也是一種疾病,而且發病率很高。

專家曾經做過一個歷時十年的婦女調查,

產後女性,尿失禁的發病率高達36.6%!尿失禁不僅會容易產生會陰部皮疹尿路感染,還會因為身體的異味,導致自卑情緒,不願意參加社會活動。因此,尿失禁需要及時治療。”

盆底肌就像一張吊床

“對於患有尿失禁的患者,我們需要首先判斷,

她是盆底肌的問題引發的,還是其他病變導致的。”醫生指出。

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妊娠期急速的變化,還有胎兒的逐漸增大,對於女性盆底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尤其是高齡產婦、多胎妊娠、產程延長、難產、急產等情況,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病率會更高。妊娠期盆底膠原蛋白含量下降;體內分泌孕激素(鬆弛素、磁、孕激素);再加上胎兒和羊水的重力作用。因此剖宮產的產婦盆底肌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

盆底肌就是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就像一張吊床,上面托著尿道、膀胱、陰☆禁☆道、子宮、直腸。懷孕後,如果這張吊床原先的負重是500克,那麼,隨著胎兒的生長,它的負重會慢慢變大,甚至大到原來的10倍,

超過5000克。

順產時,嬰兒在宮縮的壓力下,穿過盆底肌產出,這個過程會對盆底肌造成一定損傷,這些損傷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之後會有一些症狀顯現出來,比如說咳嗽打噴嚏時會漏尿,憋不住尿。

壓力性尿失禁占所有尿失禁的70%。

最常見的尿失禁有三種:

1 / 壓力性、急迫性和混合性尿失禁。顧名思義,人在大笑、跳躍、打噴嚏或咳嗽時出現尿液溢出的,就是壓力性尿失禁;

2 / 急迫性尿失禁指的是在有尿意時或之後即刻出現漏尿;

3 / 混合性尿失禁是指上面兩種情況兼而有之。

產後盆底肌損傷高危因素

1 / 妊娠期及產後缺乏鍛煉;

2 / 孕期體重增加過多;

3 / 巨大兒;

4 / 產程損傷;

5 / 器械助產;

5 / 自身先天因素;

盆底肌損傷早期症狀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在產後發病率最高可達41%左右。

◆ 陰☆禁☆道鬆弛;

◆ 性☆禁☆生☆禁☆活品質下降;

◆小腹墜脹、尿頻、尿頻、尿急、夜尿增多、憋不住尿、排尿困難、排尿延遲、尿不盡、便秘;

◆ 尿失禁或尿瀦留,排便異常;

◆ 反復泌尿道、生殖道感染;

◆ 會陰傷口疼痛、性☆禁☆交痛,盆腔壓迫感或墜脹感,腰骶部壓迫感或疼痛,陰☆禁☆道口或陰☆禁☆道中外有腫物脫出;

◆ 恥骨分離、子宮脫垂、臟器膨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