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本周,棉花市場將迎來2017年最為關鍵的“時間視窗”!

我們常說,棉花市場一年常常有三個最為關鍵的“時間視窗”,價格往往由此而發生重要變化;而且有意思的是,又與中國三大重要節假日相重合。

一是“五一”窗口期,正值棉花的種植季,

播種面積基本落定;二是“十一”視窗期,棉花批量上市的收穫期,一年供給量、籽棉收購價格等得到基本確認;三是“春節”視窗期,一年經濟與行業重要統計資料在此前後密集發佈,判斷一年的消費等成為可能。

當前,我們正在逐漸步入其中至關重要的新棉上市期。

進入9月下旬,新疆棉花逐漸開始大批量採摘。隨著各地籽棉收購價格逐漸浮出水面,雖然比較零亂,尚沒有形成比較一致認可的收購價格,但市場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現貨以及期貨市場的“神經”。

作為市場晴雨錶的的新疆籽棉收購價基本一天一價,高於去年同期水準。

開秤價格不斷上漲

從最初的6.5元/公斤上漲到了7.5元/公斤,這個價格遠高於去年同期水準,

並且未有停止上漲的跡象。

據悉,奎屯某廠開始收購機采棉,價格6.2-6.3元/公斤。該廠手摘棉價格有所回檔,目前7.2元/公斤,收購量較少。當地個別廠收購價依然維持在7.4-7.5元/公斤,收購量尚可。烏蘇、吐魯番等地籽棉收購價較為穩定,手摘棉價格在7.3元/公斤左右。

南疆阿克蘇、尉犁等地棉企逐漸開秤,尉犁某廠前期開秤價6.9元/公斤,近期已上調至7.05元/公斤。

新疆棉花專業人士表示,去年採摘初期開秤價格在6.8元/公斤左右,

後來隨著搶收價格不斷上漲,收購高峰時最高漲到了7.8元/公斤左右,但是今年在開秤初期就已經達到7.5元/公斤。

據瞭解,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聯合發佈了2017年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86萬元。實行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植棉花的積極性。原本預計籽棉開秤價格低於去年的可能性非常大,結果出乎意料不僅未出現下降,

甚至還高於去年價格。

據新疆辦事處瞭解,現在開秤價格達到7.5元/公斤的企業並不多,而且收購量也有限,一是現在棉花收購資金還未落實到位,二是安檢、環保檢查嚴格,企業開工受到限制。後期隨著籽棉上市量的增加,不排除價格有進一步沖高的可能。

今年新疆棉花產量顯著高於去年,但面對龐大的軋花廠產能,搶購炒作預期成為必然,讓市場特別擔心是否會出現高開低走的不利局面。

國儲儲輪出步入倒計時,成交率居高不下,上周成交均價為14846元/噸,較前周上漲196元/噸。截至上週五,今年儲備棉累計出庫成交307萬噸,成交率為72.73%。拋儲還剩最後一周,預計累計成交量或可達到320萬噸左右。經過連續兩年的高效拋儲,我們認為截至9月底國家儲備棉庫存總量將下降到530萬噸水準。

鄭棉市場在經歷了上周USDA報告利空大幅下跌之後,本周再度回歸震盪格局。主力合約1801價格在15500元/噸上下波動。隨著新花大批上市及儲備棉大量輪出,市場擔心短期棉花供應充足,看空情緒仍然較重。

國內棉花現貨市場穩中略漲,其中CNCotton B一周均價15893元/噸,較前一周上漲18元/噸;CC Index 3128B均價15973元/噸,上漲15元/噸。

外盤市場方面,自8月下旬以來,ICE期棉基本隨颶風而動。在哈威、艾爾瑪掃過後,颶風瑪麗亞又成為影響近兩周市場的關鍵因素。本周隨著瑪麗亞對棉花造成的潛在破壞的擔憂減退,ICE期棉主力合約週四一度大跌1.52%,週五亞洲電子盤在探底68.11美分/磅後暫時趨穩,但已經回歸至哈威颶風來臨前的位置。ICE期棉的頹勢對CotlookA指數的影響立竿見影,本周Cotlook A均價79.36美分/磅,折人民幣13071元/噸,較上周下跌259元,外盤再次成為“牽動”拋儲底價變化的關鍵因素。

綜上所述,本周將成為決定棉花市場走向的關鍵一周。一方面,儲備棉輪出將迎來今年的最後一周,長達7個月的拋儲紅利期將逐漸淡出;另一方面,新棉收購將大規模開秤,新棉公檢也將陸續展開,新棉“開盤價”將揭開神秘面紗。根據預測,本周儲備棉輪出底價將在14502元/噸一線,較前一周下降121元/噸,但這已難以對拋儲交易產生大的影響了。

今年儲備棉累計出庫成交307萬噸,成交率為72.73%。拋儲還剩最後一周,預計累計成交量或可達到320萬噸左右。經過連續兩年的高效拋儲,我們認為截至9月底國家儲備棉庫存總量將下降到530萬噸水準。

鄭棉市場在經歷了上周USDA報告利空大幅下跌之後,本周再度回歸震盪格局。主力合約1801價格在15500元/噸上下波動。隨著新花大批上市及儲備棉大量輪出,市場擔心短期棉花供應充足,看空情緒仍然較重。

國內棉花現貨市場穩中略漲,其中CNCotton B一周均價15893元/噸,較前一周上漲18元/噸;CC Index 3128B均價15973元/噸,上漲15元/噸。

外盤市場方面,自8月下旬以來,ICE期棉基本隨颶風而動。在哈威、艾爾瑪掃過後,颶風瑪麗亞又成為影響近兩周市場的關鍵因素。本周隨著瑪麗亞對棉花造成的潛在破壞的擔憂減退,ICE期棉主力合約週四一度大跌1.52%,週五亞洲電子盤在探底68.11美分/磅後暫時趨穩,但已經回歸至哈威颶風來臨前的位置。ICE期棉的頹勢對CotlookA指數的影響立竿見影,本周Cotlook A均價79.36美分/磅,折人民幣13071元/噸,較上周下跌259元,外盤再次成為“牽動”拋儲底價變化的關鍵因素。

綜上所述,本周將成為決定棉花市場走向的關鍵一周。一方面,儲備棉輪出將迎來今年的最後一周,長達7個月的拋儲紅利期將逐漸淡出;另一方面,新棉收購將大規模開秤,新棉公檢也將陸續展開,新棉“開盤價”將揭開神秘面紗。根據預測,本周儲備棉輪出底價將在14502元/噸一線,較前一周下降121元/噸,但這已難以對拋儲交易產生大的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