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宋清輝:共用單車的未來發展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稱,目前來看,監管層對共用單車這一新生事物是持鼓勵的態度,這也是共用單車行業發展迅猛、謀求IPO的主要原因。但是,這也是直接導致一些一線城市的共用單車的市場供過於求、亂停亂放的直接原因,

有個別一線城市甚至因此採取“直接禁停”的措施,這給共用單車的發展增添巨大的不確定性。同時,市場前景不明、市場競爭殘酷,沒有穩定的盈利模式等,“可能是永安行IPO之路上無法逾越的“攔路虎”。”

【文匯網訊】 (香港文匯網記者倪夢璟)繼2015年首次遞交IPO檔後,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安行)又在今年第二次闖關IPO,是次若能如願以償,永安行將成為“中國共用單車第一股”。

本月24日,中證監網站發佈永安行IPO招股書申報稿。該公司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2400萬新股,占其總股本1/4、每股面值1元(人民幣,下同),計畫融資5.98億元投向“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公共自行車建設及運營項目運營資金”、“償還銀行借款”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早些時候,永安行作為共用單車平臺才剛宣佈完成“A輪融資”,其投資者包括螞蟻金服、深創投等多家機構。不過,在永安行最新招股說明書中,該公司披露,將終止與螞蟻金服、深創投等八家機構的增資協定。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稱,目前來看,監管層對共用單車這一新生事物是持鼓勵的態度,這也是共用單車行業發展迅猛、謀求IPO的主要原因。

但是,這也是直接導致一些一線城市的共用單車的市場供過於求、亂停亂放的直接原因,有個別一線城市甚至因此採取“直接禁停”的措施,這給共用單車的發展增添巨大的不確定性。同時,市場前景不明、市場競爭殘酷,沒有穩定的盈利模式等,“可能是永安行IPO之路上無法逾越的“攔路虎”。”

需指出的是,與摩拜單車、OFO等共用單車相比,永安行更側重三、四線城市,

此前該公司先後涉足莆田、濟南、淄博等地,本月永安行又進駐南充,據公開報導,南充首批投放單車為500輛。市場資料顯示,共用單車收入在永安行去年營收中的占比不足0.2%,其主要收入源於公共自行車系統銷售、運營服務等。除三、四線城市外,永安行在一、二線城市也有涉獵,去年下半年進入共用單車領域後,先後在上海、北京、成都、長沙、福州等地投放數萬輛共用單車,
並推出“無押金租賃”模式,使用者綁定身份資訊後,只要“芝麻信用分”逾600,即可享受“無押金”租車。

共用單車商業模式尚不成熟

公開資料顯示,2014至2016年度,永安行營收分別錄3.8億元、6.2億元和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6.42%、62.81%和24.93%;同期,公司淨利分別報6831萬元、9339萬元和1.17億元,增幅依次為90.3%、28.17%和28.38%。

永安行方面認為,由於無樁共用單車模式出現時間尚短,行業中多為創業企,現時多處早期投資期,尚未形成穩定盈利模式,且社會各界對其無序競爭、投放過度等問題有一定爭議,因此未來的持續性和發展方向尚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若因經營模式探索不成功、商業環境變化、投資環境變化等,不排除出現無樁共用單車業務發展停滯等情況;此外,因無樁共用單車模式在全國尚未形成統一的市政監管、服務監管標準,政策的不確定性也給該模式未來的發展前景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永安行方面希望,未來3至5年內,在目前210個左右市縣基礎上,努力將佈局市縣增長到350個左右,佈局公共自行車(含無樁共用單車)200萬輛左右,用戶從現時的2000萬人,增至5000萬人。原標題:專題丨常州永安行二次闖關IPO

且社會各界對其無序競爭、投放過度等問題有一定爭議,因此未來的持續性和發展方向尚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若因經營模式探索不成功、商業環境變化、投資環境變化等,不排除出現無樁共用單車業務發展停滯等情況;此外,因無樁共用單車模式在全國尚未形成統一的市政監管、服務監管標準,政策的不確定性也給該模式未來的發展前景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永安行方面希望,未來3至5年內,在目前210個左右市縣基礎上,努力將佈局市縣增長到350個左右,佈局公共自行車(含無樁共用單車)200萬輛左右,用戶從現時的2000萬人,增至5000萬人。原標題:專題丨常州永安行二次闖關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