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康熙不給孔子墓下跪,大臣遮住墓碑上一個字,康熙馬上跪下磕頭

康熙皇帝,提起他,很多人都能說出他一生的故事,滅鼇拜,平三藩,收臺灣,三征葛爾丹,六下江南。等等

今天要說的事情就是下江南的時候,發生的。康熙皇帝下江南的時候經常在山東停留,

為什麼呢?山東有座泰山,山東有個孔夫子。

不過康熙在泰山和曲阜的時候,這三件事堅決不做,是什麼事了?

一:只祭泰山,不封禪。

康熙第一次南巡的時候,來到了泰山,古時候的帝王都會去祭拜泰山的,泰山在中華兒女心裡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當時在泰山腳下下榻的時候,有人覲見,皇上應該效仿古代,受命於天,君權神授,在泰山舉行大典

康熙聽完之後,拒絕了大臣的請求,而且拒絕了舉辦封禪大典,因為康熙認為,歷代帝王都舉辦這個大典,其實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且花費很多錢,儀仗什麼的都往泰山上搬,太麻煩。康熙登上泰山,舉行了象徵性的祭祀活動,擺上幾個貢品,幾炷香。只祭心中的泰山!

第二:祭拜孔子墓,三拜九叩

南巡結束以後,康熙回來的時候,又停留在哎山東,來到了孔子的家鄉曲阜,原本大臣們以為,康熙也不會大肆祭拜孔子的,不過這次康熙舉辦了盛大的典禮,在孔廟裡三拜九叩,而且親自獻上祭文,不過,有一點十分奇怪,

就是康熙在孔子墓碑前面,久久不下跪,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旁邊一個大臣,看出了康熙心中所想,於是便讓康熙先到旁邊龍椅上坐著,然後,過了一會,讓康熙又回到孔子墓前,康熙就恭恭敬敬的對孔子的墓碑三拜九叩,所有人都十分不解,這是為什麼呢?真是奇了怪了

原來,這個大臣看出來了,開始不祭拜孔子的時候,是因為孔子墓碑上幾個字:大明正統八年大書法家黃養正篆書的“大成至聖文宣王”。天無二日,國無二王。想必所有的皇帝都很忌諱這個吧,康熙想拜的是孔子,而不是王。所以把“王”字遮住了,就不再是王了,所以康熙拜的是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