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系車燒機油這個事,我們罵了這麼多年,其實是錯怪人家了

一說到德系車,人們印象最深刻的應該就是燒機油了,甚至有些人還咬牙切齒的罵了人家很多年。

比如大家最熟知的大眾汽車,燒機油可謂是通病了,這也成為大眾汽車的一個標誌。還有更高級的賓士、寶馬、奧迪也有燒機油的毛病,而且揮之不去。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德國車都有燒機油的毛病呢?難道是技術存在缺陷?為什麼小日本的車就不燒機油呢?

如果你也這麼認為的話,你真的是冤枉德系車了。其實,這是人家故意的,本身就是這麼設計的。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一臉懵逼了?別不承認,你肯定是這樣,紀師傅剛知道的時候也懵逼了很久。

說正經的,德系車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呢?這就要說到德系車發動機的加工工藝了。

德系車發動機氣缸壁在加工的時候會在表面形成網狀形的溝槽,

當然,這溝槽用肉眼是看不到的,要用到專用的顯微鏡才能看到。溝槽的作用就是用來存機油,這樣活塞在氣缸中上下運行工作時的潤滑性能就會更好,從而將活塞環和氣缸壁之間的磨損降到了最低。

另外一點是,德系車的活塞環韌性較好,

張力相對比較弱,這樣就減少了活塞環上下運行對氣缸壁造成的磨損。

綜合以上兩點原因,雖然降低了對氣缸壁的磨損,但是就不可避免的使部分機油進入了氣缸,造成了燒機油的情況。也就是說,加劇對氣缸壁的磨損和燒機油只能二選一,毫無疑問,德系車選擇了後者,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使發動機能夠使用的更長久。我們以前的那些想法,

其實是錯怪人家了。

恰恰相反,日系車選擇了前者,這也是很多日系車不怎麼燒機油的原因,但是發動機的壽命就很難說了。

總之,不管是選擇前者還是後者,這都不是技術缺陷,而是選擇的製作工藝不同。目前,越來越多的車企都在努力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希望有一天,能造出兩全其美的發動機吧。

關於用車的更多問題,可以關注紀師傅的微信公眾號(紀師傅說車),有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