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副省級城市系列觀察二:產業結構大盤點 濟青你更服誰

鳳凰網山東整理

三次產業占比是衡量經濟發展類型和結構的重要指標。

一個地區的產業結構也可在一定程度反映出該地區的發達程度。對三次產業結構的分析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裡佔據核心位置,三次產業構成比例以及它們對國民經濟貢獻率的調整,都能反映一座城市發展情況。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產業結構呈一、二產業占GDP比重降低,第三產比重上升的趨勢。

比如說,山東省會濟南,

2014年至2016年三年間,三產比例由5.0:39.2:55.8、5.0:37.8:57.2,演變為4.9:36.2:58.9。同期,青島的上述三產比重的演化則為:4.2:44.4:51.2、3.9:43.3:52.8、3.71:41.56:54.73。

上述資料顯示,濟南在第三產業比重上領跑青島。

鳳凰網山東在立足於濟南、青島的基礎上,以15個副省級城市為分析樣本,並對樣本城市三次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橫向與縱向的梳理。

深圳、廣州、杭州三產占比超六成

資料圖

三產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富裕程度的指標,一般發達國家或地區的三產占GDP比重都在60%以上,部分超過70%。

鳳凰網山東梳理15個副省級城市的官方統計資料發現,2016年,深圳二、三次產業結構為39.5:60.5,三產占GDP比重首次突破六成。

2016年,廣州三次產業結構為1.22:30.22:68.56,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同比提高1.45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0%。

同期,杭州三次產業結構則由上年度的2.9:38.9:58.2調整為2.8:36.0:61.2。

當前,金融和高科技是城市升級發展的標誌性產業。一個城市要有在全國經濟競爭中有話語權,常常需要在這兩大產業上有突破。

深圳有深交所,高新科技產業發達,A股上市公司達到200多家。深圳資本市場體系完善,且有毗鄰香港的天然地緣優勢,可做好香港金融的後援基地,而深圳在金融創新方面的先行先試也可使其成為國家金融創新的試驗中心。

廣深之外,作為二線城市中的佼佼者,杭州三產的表現頗為引人關注。儘管不具備一線城市那樣的對外輻射力,尤其是無法像北上深一樣在金融方面佔據重要一角,不過仰賴於互聯網資訊經濟的發力,杭州三產的對外輻射力亦不容小覷。

這與杭州近幾年主要是抓住電商等新的經濟形態,主打智慧經濟、智慧產業,在經濟轉型升級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有關。

不過,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占比高的並不只是廣深杭這幾個沿海發達城市,像太原、哈爾濱和西安這幾個內陸城市上半年三產占比也超過了六成,這些城市三產占比較高的原因與北上廣深杭則有所不同。

需要指出的是,類似太原、哈爾濱等城市,上半年占比較高也有季節性的因素,由於這些城市上半年二產產值占全年比重較低,因此三產占比比重相應也會高一些。若全年下來,則三產占比可能很難維持在目前的水準。

作為山東省雙核城市濟南、青島三產占比也不斷提升,2016年濟南三產占比則高達58.9%。與去年同期比較濟南上漲1.7個百分點、青島上漲1.93個百分點,上漲幅度較往年來說均有新的突破。

鳳凰網山東獲知,在三產比重獲得較大突破的同時,濟南、青島持續加碼對第三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

鳳凰網山東注意到,這種類似的變化涉及到各類部門的方方面面。相信未來的山東會在第三產業會有一個較大突破,濟南、青島也將會繼續領跑。

濟南早在兩年前就出臺《關於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就服務業的發展提出目標——到2017年力爭全市服務業“三上”企業超過4300家,營業收入過億元服務業企業超過800家;到2020年,濟南市營業收入過100億元的服務業企業達到20家左右,“濟南服務”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升,形成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強市。

同時,2017印發的《青島市“十三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通知,為促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升級,構建藍色高端新興的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產業占比普遍降低高新技術比例上升

資料圖

當努力推動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時候,製造業占GDP的比重自然會下降。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第二產業占比總體上呈穩中有降的態勢。

官方資料顯示,濟南2015年較2014年第二產業同期降低1.4個百分點,2016年較2015年同期降低1.6個百分點,而青島這一時期降低的百分點分別是1.3個百分點、1.74個百分點。

而2016年濟南市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390.3億元,同比增長7.33%,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65%,繼續保持全省首位,比年初提高1.02個百分點。

而青島2016年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8280億元,增長7.1%。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7.5%,占比為41.7%,較年初提高0.7個百分點;十條工業千億級產業鏈產值增長6.4%,占比為75.7%;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2.7%。

高新技術產業占比的提升,是山東近年來注重新舊動能轉換的結果。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實現由大到戰略性轉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來自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的資訊顯示,山東已經形成共識,相關工作已經全面啟動,逐步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工作體系。

這也是山東作為經濟大省的必然選擇。

作為老牌一線城市的深圳和廣州高新技術占比增速更加不容小覷。

以2015年和2016年兩年為比較時間段,深圳先進製造業增加值5428.39億元,增長8.5%;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4762.87億元,增長9.8%。

廣州自獲批“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以來,出臺實施服務經濟創新發展規劃,加快發展高端高質高新產業。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廣州市一產、二產、三產比例調整為0.99 29.45 69.5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4.9%,其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長11.6%,占比提高至46.4%。

而在15個副省級中地區生產總值後三位元的哈爾濱、長春、廈門對高新技術的發展也絲毫不敢懈怠。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哈爾濱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產值424.9億元,增長6.0%,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0.8%;長春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31.8億元,比上年增長3.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源消耗降低率為15.62%,這同時也是高新技術等因素的推動作用,新舊動能的轉換。

據廈門網的最新報導獲悉,廈門高新技術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今年1——8月,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777.04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41.4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7.7%,占比比去年同期擴大了8.4個百分點。廈門工業“三巨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橡膠和塑膠製品業合計實現增加值443.9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9.2%,由此拉動工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長7.5個百分點。

鳳凰網山東通過以上梳理發現,地區GDP總量靠前的城市,其高新技術所創造的經濟總量以及增速一般都處於領先地位。這同時也是15個副省級城市搶人戰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此部分內容鳳凰網山東在系列觀察一中已詳細闡述。

近年來,新型工業化的這一概念逐步為大家熟知。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誌和落腳點。

一產占比普遍不足1成現代農業不斷加強

資料圖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15個副省級城市中,第一產業比例普遍不足一成,而且還在呈逐漸降低的趨勢。然而,第一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與人的生產生活最為緊密,關係國民經濟能否良性迴圈。不能因為第一產業占GDP比重不高,就不引起重視。

對第一產業的梳理分析同樣也十分必要。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濟南近三年第一產業占比相對比較穩定,分別是5.0、5.0、4.9。最新資料表明:濟南市農業增加值215.1億元,比上年增長4.2%;林業增加值11.2億元,增長13.9%;畜牧業增加值86.5億元,增長2.8%;漁業增加值4.5億元,增長3.7%。

濟南具有良好的農業資源,悠久的蔬菜種植傳統,享有“中國精品菜籃”的美譽,培育出“章丘大蔥、鮑芹”、“商河大蒜、彩椒”等一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在國際市場亦具有較高知名度。鳳凰網山東梳理資料獲悉,2016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36萬畝,其中蔬菜142萬畝,糧食產量257.3萬噸,棉花1.3萬噸,油料4.2萬噸,蔬菜634.2萬噸,基本與2015年持平,蔬菜與糧食的耕地面積與產量均佔據第一產業的核心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濟南市農業生產條件持續改善,農業機械總動力451.8萬千瓦(不包括農用運輸車)。農作物機耕率、機播率和機收率分別達到81.3%、85.4%和85.5%。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3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4.8萬畝。這也意味著濟南向新型農業更進了一步。

青島第一產業占比較濟南略有偏低。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2016全年青島農林牧漁業分行業情況:農業增加值205.5億元,增長2.6%;林業增加值1.5億元,增長2.3%;牧業增加值82.0億元,增長5.5%;漁業增加值82.0億元,增長1.8%。 現代農業園區837個,新增100個;認證“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887個,其中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46個。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農機總動力865.1萬千瓦,增加10.9萬千瓦。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91%。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2.8萬公頃,其中,節水灌溉面積14.8萬公頃。

此外,大連市2015新增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3個;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0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0家。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115個(項),培訓農民51.5萬人次。新培育農民合作社示範社44個、示範家庭農場22個,其中省級示範社6個、示範家庭農場4個。農機總動力389萬千瓦,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74%。

由此可見,單就第一產業來說,大連市的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水準和青島還有一段距離。

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哈爾濱是第一產業占比為數不多的超過1成的市。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近三年來,哈爾濱第一產業占比一直在1成以上,這和它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2016年全年哈爾濱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9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農業產值646.8億元,增長6.4%;林業產值35.3億元,增長5.0%;牧業產值549.4億元,增長5.0%;漁業產值26.0億元,增長10.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9.0億元,增長14.0%。

同時哈爾濱也不斷加強現代化生產水準。

第一產業是基礎,也與我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當第二、第三產業增殖幅度在不斷加大的同時,第一產業的占比也不斷稀釋。在國家不斷強調三農問題的背景下,如何發展農業、發展什麼樣的農業,無不考驗著執政者的眼光與水準。

若全年下來,則三產占比可能很難維持在目前的水準。

作為山東省雙核城市濟南、青島三產占比也不斷提升,2016年濟南三產占比則高達58.9%。與去年同期比較濟南上漲1.7個百分點、青島上漲1.93個百分點,上漲幅度較往年來說均有新的突破。

鳳凰網山東獲知,在三產比重獲得較大突破的同時,濟南、青島持續加碼對第三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

鳳凰網山東注意到,這種類似的變化涉及到各類部門的方方面面。相信未來的山東會在第三產業會有一個較大突破,濟南、青島也將會繼續領跑。

濟南早在兩年前就出臺《關於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就服務業的發展提出目標——到2017年力爭全市服務業“三上”企業超過4300家,營業收入過億元服務業企業超過800家;到2020年,濟南市營業收入過100億元的服務業企業達到20家左右,“濟南服務”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升,形成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強市。

同時,2017印發的《青島市“十三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通知,為促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升級,構建藍色高端新興的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產業占比普遍降低高新技術比例上升

資料圖

當努力推動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時候,製造業占GDP的比重自然會下降。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第二產業占比總體上呈穩中有降的態勢。

官方資料顯示,濟南2015年較2014年第二產業同期降低1.4個百分點,2016年較2015年同期降低1.6個百分點,而青島這一時期降低的百分點分別是1.3個百分點、1.74個百分點。

而2016年濟南市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390.3億元,同比增長7.33%,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65%,繼續保持全省首位,比年初提高1.02個百分點。

而青島2016年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8280億元,增長7.1%。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7.5%,占比為41.7%,較年初提高0.7個百分點;十條工業千億級產業鏈產值增長6.4%,占比為75.7%;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2.7%。

高新技術產業占比的提升,是山東近年來注重新舊動能轉換的結果。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實現由大到戰略性轉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來自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的資訊顯示,山東已經形成共識,相關工作已經全面啟動,逐步形成了一個清晰的工作體系。

這也是山東作為經濟大省的必然選擇。

作為老牌一線城市的深圳和廣州高新技術占比增速更加不容小覷。

以2015年和2016年兩年為比較時間段,深圳先進製造業增加值5428.39億元,增長8.5%;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4762.87億元,增長9.8%。

廣州自獲批“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以來,出臺實施服務經濟創新發展規劃,加快發展高端高質高新產業。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廣州市一產、二產、三產比例調整為0.99 29.45 69.5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4.9%,其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長11.6%,占比提高至46.4%。

而在15個副省級中地區生產總值後三位元的哈爾濱、長春、廈門對高新技術的發展也絲毫不敢懈怠。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哈爾濱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產值424.9億元,增長6.0%,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0.8%;長春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31.8億元,比上年增長3.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源消耗降低率為15.62%,這同時也是高新技術等因素的推動作用,新舊動能的轉換。

據廈門網的最新報導獲悉,廈門高新技術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今年1——8月,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777.04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41.4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7.7%,占比比去年同期擴大了8.4個百分點。廈門工業“三巨頭”――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橡膠和塑膠製品業合計實現增加值443.9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9.2%,由此拉動工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長7.5個百分點。

鳳凰網山東通過以上梳理發現,地區GDP總量靠前的城市,其高新技術所創造的經濟總量以及增速一般都處於領先地位。這同時也是15個副省級城市搶人戰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此部分內容鳳凰網山東在系列觀察一中已詳細闡述。

近年來,新型工業化的這一概念逐步為大家熟知。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誌和落腳點。

一產占比普遍不足1成現代農業不斷加強

資料圖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15個副省級城市中,第一產業比例普遍不足一成,而且還在呈逐漸降低的趨勢。然而,第一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與人的生產生活最為緊密,關係國民經濟能否良性迴圈。不能因為第一產業占GDP比重不高,就不引起重視。

對第一產業的梳理分析同樣也十分必要。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濟南近三年第一產業占比相對比較穩定,分別是5.0、5.0、4.9。最新資料表明:濟南市農業增加值215.1億元,比上年增長4.2%;林業增加值11.2億元,增長13.9%;畜牧業增加值86.5億元,增長2.8%;漁業增加值4.5億元,增長3.7%。

濟南具有良好的農業資源,悠久的蔬菜種植傳統,享有“中國精品菜籃”的美譽,培育出“章丘大蔥、鮑芹”、“商河大蒜、彩椒”等一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在國際市場亦具有較高知名度。鳳凰網山東梳理資料獲悉,2016全年糧食種植面積636萬畝,其中蔬菜142萬畝,糧食產量257.3萬噸,棉花1.3萬噸,油料4.2萬噸,蔬菜634.2萬噸,基本與2015年持平,蔬菜與糧食的耕地面積與產量均佔據第一產業的核心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濟南市農業生產條件持續改善,農業機械總動力451.8萬千瓦(不包括農用運輸車)。農作物機耕率、機播率和機收率分別達到81.3%、85.4%和85.5%。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3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4.8萬畝。這也意味著濟南向新型農業更進了一步。

青島第一產業占比較濟南略有偏低。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2016全年青島農林牧漁業分行業情況:農業增加值205.5億元,增長2.6%;林業增加值1.5億元,增長2.3%;牧業增加值82.0億元,增長5.5%;漁業增加值82.0億元,增長1.8%。 現代農業園區837個,新增100個;認證“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887個,其中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46個。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農機總動力865.1萬千瓦,增加10.9萬千瓦。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91%。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2.8萬公頃,其中,節水灌溉面積14.8萬公頃。

此外,大連市2015新增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3個;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0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0家。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115個(項),培訓農民51.5萬人次。新培育農民合作社示範社44個、示範家庭農場22個,其中省級示範社6個、示範家庭農場4個。農機總動力389萬千瓦,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74%。

由此可見,單就第一產業來說,大連市的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水準和青島還有一段距離。

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哈爾濱是第一產業占比為數不多的超過1成的市。

鳳凰網山東梳理發現,近三年來,哈爾濱第一產業占比一直在1成以上,這和它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2016年全年哈爾濱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9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農業產值646.8億元,增長6.4%;林業產值35.3億元,增長5.0%;牧業產值549.4億元,增長5.0%;漁業產值26.0億元,增長10.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9.0億元,增長14.0%。

同時哈爾濱也不斷加強現代化生產水準。

第一產業是基礎,也與我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當第二、第三產業增殖幅度在不斷加大的同時,第一產業的占比也不斷稀釋。在國家不斷強調三農問題的背景下,如何發展農業、發展什麼樣的農業,無不考驗著執政者的眼光與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