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芳華》撤檔,馮小剛帶著劇組集體飆淚是假模假樣嗎?

九月的娛樂圈頭條大亂鬥還在繼續。

馮小剛的《芳華》轟轟烈烈的撤檔了!但這次撤檔,撤的相當的蹊蹺。

昨天的最後一場路演上,馮小剛和全體主創更是集體飆淚,場面hin壯觀啊!

心疼我醜軒,一臉的悲愴,好容易當大男主,翻身之戰就這麼夭折了。

前幾天,鄧超的《心理罪》也撤檔了,但人家撤的有理有據而且沒鬧出什麼亂子,

原因就是:沒拿到公映許可證。

而《芳華》這次撤檔,簡直就是坑爹啊!

回顧一下這個撤檔事件。本來距離原定的29號上映沒幾天了,

馮小剛、黃軒等主創團隊還在路演的路上奔波著,然後前天晚上突然有消息說,《芳華》買不了票了↓

幾分鐘後媒體致電片方,片方說照常上映;兩個小時後,馮小剛官微宣佈撤檔:《芳華》擬同意接受各方提出的更改放映檔期的建議。

隨後華誼老總王中磊也宣佈撤檔↓

馮小剛的這次撤檔撤的不明不白,甚至淩晨發了撤檔聲明後,第二天主創人員還有路演計畫沒進行。

所以可能馮小剛如果不上網的話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芳華》撤檔了。

去年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也提前兩周從國慶檔退出↓

原因是因為不過審,於是轉戰了11月的冷門檔期。馮小剛還豪言要把11月的冷檔期燒燙。

當時很多人罵他是逃檔,罵他炒作,一看預售情形不對果斷甩鍋guangdian。馮小剛確實很會炒作,畢竟電影要賣錢,不弄出點動靜怎麼行,上次不是還罵大夥是垃圾觀眾來著?

但這次的情況不一樣,因為《芳華》所有宣發都是按照國慶上映來準備的,而且已經花了2000萬的宣發成本,是實打實的打了水漂了。說馮小剛這是炒作的,顯然站不住腳。

還有個猜測因為《芳華》預售不好的,這個原因其實也站不住腳。且不說馮小剛兩千萬的宣發費用打水漂,單單是在還有四五天就上映的情況下臨時撤檔這個行為,對於已經開出4萬場預售場次的《芳華》來說,就可能要得罪所有的影院,去年更王思聰吵架已經得罪了萬達,緊接著還要面臨相關經濟賠償。就算《芳華》預售再低,片方也得硬著頭皮上,更何況在路演途中,片子的口碑已經十分好了。

馬雲爸爸說他感動的像吃番茄一樣↓

已經先睹為快的業內同行們說這可能是小鋼炮最好的電影。

【紅顏彈指老,刹那芳華】“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練功房、成分、“解放”……太多感同身受的情節,心疼,數次落淚。看到何小萍最後的失常,戰爭的殘酷,有些理解我那個參過軍的怪脾氣的爺爺了,恩怨全都釋然。不得不佩服馮導選角的眼光,真實,個性鮮明,滿屏的青春。

再者,《芳華》就這麼個題材,如果不適合國慶檔上映的話,同理在賀歲檔和春節檔上,可能也不會有什麼顯著改善。關於為什麼撤檔,馮小剛自己也沒有明說,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上映,只是否認了炒作和預售不理想,說自己的心情很悲壯。

作為觀眾,我們只能希望下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它還是最開始的樣子吧。

客觀的來講,雖然馮小剛近年來好像已經從賀歲之王的位置上下來了,因為這幾年的爆款電影都跟他沒什麼關係,但這並不是說馮小剛就不會拍電影了。馮小剛的最近的電影從票房上來說之所以平庸,是因為老馮目前拍電影,已經不局限於像以前一樣迎合市場講馮氏段子,而是嘗試在市場、政治、藝術和題材之間,尋找平衡點,只不過暫時沒找到罷了。

第五代第六代導演都是科班出身,電影世家,名家出身的導演,自然不能和普通導演一樣為了賺錢而拍電影,不管你願不願意,藝術情懷是必須要追求的,可以說這是大導演們與生俱來的使命。

而馮小剛不屬於這些官方認證的類別中,和幾個科班出身的國師級別的導演不一樣,馮小剛是野路子出身,他以前就是拍市井故事,拍小民情懷的,所以才有很多人之前說他離不開王朔。

後來馮小剛能成長為中國最有名的導演之一,一是源於他拍了十幾年的賀歲電影積累的人氣,二,就是因為馮小剛在人到中年後開始求變了。他不想再拍《手機》、《大腕》這樣的電影,他想拍《一九四二》、《夜宴》,他想向張藝謀陳凱歌們看齊,講自己的家國情懷,他後來在《開講了》中說,《夜宴》是自己認為拍的最好的作品,因為他認為《夜宴》的檔次,才是自己真正想講的東西。

今年坎城主席福茂曾經評價中國電影“太割裂”,賣座的電影都太淺薄,有藝術追求的電影則在院線撲街的一塌糊塗。希望馮小剛能早日找到情懷與商業的平衡點吧,到那個時候,他可能真的是中國電影的里程碑式人物。

原因是因為不過審,於是轉戰了11月的冷門檔期。馮小剛還豪言要把11月的冷檔期燒燙。

當時很多人罵他是逃檔,罵他炒作,一看預售情形不對果斷甩鍋guangdian。馮小剛確實很會炒作,畢竟電影要賣錢,不弄出點動靜怎麼行,上次不是還罵大夥是垃圾觀眾來著?

但這次的情況不一樣,因為《芳華》所有宣發都是按照國慶上映來準備的,而且已經花了2000萬的宣發成本,是實打實的打了水漂了。說馮小剛這是炒作的,顯然站不住腳。

還有個猜測因為《芳華》預售不好的,這個原因其實也站不住腳。且不說馮小剛兩千萬的宣發費用打水漂,單單是在還有四五天就上映的情況下臨時撤檔這個行為,對於已經開出4萬場預售場次的《芳華》來說,就可能要得罪所有的影院,去年更王思聰吵架已經得罪了萬達,緊接著還要面臨相關經濟賠償。就算《芳華》預售再低,片方也得硬著頭皮上,更何況在路演途中,片子的口碑已經十分好了。

馬雲爸爸說他感動的像吃番茄一樣↓

已經先睹為快的業內同行們說這可能是小鋼炮最好的電影。

【紅顏彈指老,刹那芳華】“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練功房、成分、“解放”……太多感同身受的情節,心疼,數次落淚。看到何小萍最後的失常,戰爭的殘酷,有些理解我那個參過軍的怪脾氣的爺爺了,恩怨全都釋然。不得不佩服馮導選角的眼光,真實,個性鮮明,滿屏的青春。

再者,《芳華》就這麼個題材,如果不適合國慶檔上映的話,同理在賀歲檔和春節檔上,可能也不會有什麼顯著改善。關於為什麼撤檔,馮小剛自己也沒有明說,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啥時候才能上映,只是否認了炒作和預售不理想,說自己的心情很悲壯。

作為觀眾,我們只能希望下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它還是最開始的樣子吧。

客觀的來講,雖然馮小剛近年來好像已經從賀歲之王的位置上下來了,因為這幾年的爆款電影都跟他沒什麼關係,但這並不是說馮小剛就不會拍電影了。馮小剛的最近的電影從票房上來說之所以平庸,是因為老馮目前拍電影,已經不局限於像以前一樣迎合市場講馮氏段子,而是嘗試在市場、政治、藝術和題材之間,尋找平衡點,只不過暫時沒找到罷了。

第五代第六代導演都是科班出身,電影世家,名家出身的導演,自然不能和普通導演一樣為了賺錢而拍電影,不管你願不願意,藝術情懷是必須要追求的,可以說這是大導演們與生俱來的使命。

而馮小剛不屬於這些官方認證的類別中,和幾個科班出身的國師級別的導演不一樣,馮小剛是野路子出身,他以前就是拍市井故事,拍小民情懷的,所以才有很多人之前說他離不開王朔。

後來馮小剛能成長為中國最有名的導演之一,一是源於他拍了十幾年的賀歲電影積累的人氣,二,就是因為馮小剛在人到中年後開始求變了。他不想再拍《手機》、《大腕》這樣的電影,他想拍《一九四二》、《夜宴》,他想向張藝謀陳凱歌們看齊,講自己的家國情懷,他後來在《開講了》中說,《夜宴》是自己認為拍的最好的作品,因為他認為《夜宴》的檔次,才是自己真正想講的東西。

今年坎城主席福茂曾經評價中國電影“太割裂”,賣座的電影都太淺薄,有藝術追求的電影則在院線撲街的一塌糊塗。希望馮小剛能早日找到情懷與商業的平衡點吧,到那個時候,他可能真的是中國電影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