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家族世代為袁崇煥守墓,四百年守住的是什麼?

有這麼一個墓,幾百年來至今仍有人為其守靈,每逢清明族人必披麻戴孝,為墓主人哀悼。

墓的主人就是明朝大將袁崇煥,正是那個被自己力保的崇禎皇帝處以淩遲而死的悲劇人物,

死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還背負了一個“賣國賊”的名號。

袁崇煥

袁崇煥因觸怒崇禎皇帝,被處以極刑,當街受淩遲處死,割了三千多刀,割下來的肉賣給百姓吃,百姓以為此人是賣國賊,於是爭相購買。一代英雄,死後竟沒人敢去和給他收屍,但是,

袁崇煥身邊一個姓佘的貼身侍衛卻決定,一定要為將軍收屍,於是連夜撿回袁崇煥的殘骸並進行安葬。

他把袁崇煥的頭顱埋在自己家後院中,從此日夜陪伴將軍,出生入死這麼多年,他很清楚袁崇煥的為人,感到痛心疾首,但是連一代重臣都難以改變的結局又豈是他這種草根階級能去想的?螻蟻尚且貪生,他只能含恨在此了卻殘生,他能做的,只有世世代代為為袁崇煥守墓,

因為他相信,遲早有一天冤情會得以昭雪。

袁崇煥墓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袁崇煥死後150年的乾隆時期,乾隆皇帝為袁崇煥平了反。乾隆皇帝也知道了佘家的故事,對他們家族的忠孝十分的感動,想要封他們做官,但是早已習慣平淡生活的佘家人拒絕了。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這個家族的族人始終恪守祖先遺願,每逢節日都會去燒香,祭日或者是清明的時候全家都會披麻戴孝,很隆重。

如今,佘家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芝,2002年的時候,二十九歲的兒子因擔心父母年事已高所以想去接替他們的工作,卻不幸在途中出了車禍去世,守墓人就這樣白髮人送黑髮人。而佘幼芝的堂哥也在十年動盪的年代無奈搬離這裡。

佘幼芝在那個年代一直堅持留了下來。

第十七代守墓人

後來她的堂哥從報紙上得到佘幼芝的事蹟,所以決定讓自己的兒子來繼續守墓,第十八代守墓人依然在為袁崇煥守墓。

這個家族就這樣犧牲了自己,守住了一份民族氣節,

守住了一份浩然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