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支煙頭的威力有多大?引爆了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

武昌起義的爆發,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其實這是一個接著一個意外造成的,而令人苦笑不得是一支扔錯了的煙頭引起了大爆炸。

武昌起義前,經同盟會居中協商,共進會和文學社決定消除門戶之見,聯合反清。他們推舉文學社社長蔣翊武為革命軍臨時總司令,共進會湖北主盟人孫武為參謀長,共同策劃反清起義革命活動。

在武昌起義中,孫武則是“無奈”起了導火線的作用。在約定起義的前兩天,孫武等人俄租界的漢口寶善裡14號製造炸藥。

他們計畫起義的時候把炸彈扔進湖廣總督瑞澂的臥房。那麼又怎麼會和一支煙頭車上關係呢?這還是要從這些革命黨人的業務能力說起!

革命本來就是極其嚴密的,但是這些革命黨人警覺性似乎有點欠缺。武昌革命党人推舉的總理劉公的弟弟劉同並不是革命黨人,

但是他不但知道革命活動的詳細計畫,而且還經常去革命機關要地,猶入無人之境,沒人阻止。

這天中午時分,劉同叼著香煙來到了俄租界製造炸彈的秘密地點,出於好奇,來欣賞孫武是怎麼來製造炸彈的。當時房間裡放著三個大鐵桶,每個鐵桶裡放著五六磅的炸藥。咱們劉同同志看著看著似乎進入忘我境界,錯把炸藥桶當作了煙灰缸,

隨手把煙頭扔了進去。

這下可不得了,屋子裡頓時一聲巨響,地動山搖,把正在低頭做炸藥的孫武炸的一身焦黑,而劉同嚇得飛奔而去,留下的同志趕緊上樓,抬起呆立在原地的孫武送往日租界的醫院搶救,渾然忘了銷毀樓上的資料和證據,

結果俄租界的巡捕聞聲趕來,發現了起義的文告、旗幟和革命黨人的花名冊。

這下可好了,被抓到把柄的革命黨人人人自危,都害怕自己被抓,於是革命黨人鋌而走險,沒有按照原來的計畫進行起義,而是在千鈞一髮之際發動了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敲響了封建王朝清政府的喪鐘,推動了革命的發展。

有時候就是不按劇本來玩,怎麼偶然怎麼來,一支煙頭和政治八杆子打不著,卻引爆了辛亥革命,就問你意外不意外?所以,有時候歷史就是這麼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