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6年前他拋妻棄女跟情人私奔,可在人生終點,陪伴他的還是那一聲“爸爸”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明泉 通訊員盧貽斌

“爸,你雖拋棄我和媽媽20多年,但你終歸是我爸,我終歸是你的女兒......我不能丟下你客死異鄉不管,我們帶你回家——”

3月27日,從四川達州市驅車前來湖北石首市的36歲女子鄧蓉,

手捧父親鄧光明的骨灰,喃喃自語。

隨後,她與丈夫緊握石首市東升派出所民警的手,感謝員警費盡心力讓她與亡父相見,感謝員警對尊重一個逝去生命所做的一切。

打牌身亡 無名老頭身份成謎

16日下午3時,石首市東升鎮街道一茶社內,一名剛打完麻將的男子臉色突變,直喊頭痛。茶社老闆將他背到室外透風,但見他已無法坐立,迅速撥打120送醫。

男子經診斷為腦溢血,雖身份不明醫院仍將他轉至重症監護室搶救。19日中午,男子經搶救無效告不治。

死者無親屬,身上無任何證件,醫院又拔打110求助。東升派出所民警對死者身份著手調查。經走訪,死者年約60歲,四川口音,常在鎮上的幾家茶社打牌,

除打牌外基本不跟人交流,沒人知道他的姓名和住址。

查死者的手機通訊錄,沒有一個標注親屬的電話。民警石寶強撥打其中一個與死者生前通話較多的號碼,這位在外省打工的女子稱,只曉得死者姓鄧,真名她不知道,“老鄧開餐館,在石首城區的筆架山中學附近,我當時幫工的,他幫我在東升鎮租了一間房”。

該女子不是石首人,也不願多談死者就掛了電話。民警按她提供的方位查尋,

最終找到所說的租房。

拿鑰匙開門,房內雜亂不堪,堆滿餐館用過的冰櫃、鍋碗瓢盆。最顯眼的,有兩張麻將桌和一堆六合彩中獎密訣等碼報。在社區幹部見證下,在雜物內找到兩萬余元現金、幾張女人的照片。

既無銀行卡,也無任何書信,死者的身份線索無從查起。情況報告到派出所,所長夏登科認為本著對生命尊重,對死者家人負責,還是要設法查明這個無名死者的身份。

尊重生命 輾轉查找生前軌跡

死者生前開過餐館,總會與人有交往,或許有人知道他的身份線索。石寶強趕到筆架山中學找餐館,在餐館拆除地附近,終於有一位居民記起了這個鄧某:那會兒他跟一名鎮上的付姓女子合夥開餐館,還住在她家。

再設法找到付姓女子,她承認2002年與鄧在一起合夥開餐館也同居,“但這人從不肯談自己身份,我也懶得多問。我只是見過他的第一代身份證,

好像是姓鄧”。

按照付某回憶,死者是叫鄧光明,1955年出生,四川達州市達川區人,具體位址真記不起來,“他那會說他這前岳陽市、常德開過餐館,好賭博好喝酒。”

再反查死者的手機通訊錄,找到幾位湖南的機主。民警石寶強漸漸有了些死者身份的眉目: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湖南岳陽市、常德市開餐館,手藝好,常德市開的麻辣燙火鍋店,曾帶活麻辣燙一條街。因好賭生意敗落,2000年左右轉來荊州石首,當廚師、開小餐館謀生。

有了姓名、年齡、位址這些資訊,再去查公安人口資訊網,卻沒有相匹配的新資訊。時過多年,身份證換代不排除有些資訊被淹沒漏登,但石寶強並不洩氣,又向局資訊化辦公室求助,終於在老檔案中找到這個“鄧光明”的身份,與死者資訊吻合。

又得益於一位與達州市警方相熟民警的努力,石寶強終於聯繫上了鄧光明的女兒。

記憶父親 不堪回首26年往事

乍一接到遠在千裡外的湖北員警電話,死者的女兒鄧蓉,竟一下說不出話來。在她的心目中,父親是一個渴望又陌生的稱謂。

從懂事起,就感覺父母感情不好,常爭吵。父親原在一家企業跑銷售,長年不著家。“1991年我才十歲,他回家又與媽爭吵後,就再也沒踏進家門,我從此幾乎就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

母親也沒對她說太多大人的事,但隱約從大人對話中知道一點,父親除了好賭、喝酒,拋家棄子出走還因跟同廠另外一個女人有關,兩人前後腳相繼失蹤。

從此她便生活在一個父母不健全的家庭裡,母親成了她唯一最親的人。記得2000年千禧龍年春節,父親突然在奶奶家出現,19歲的鄧蓉終於見到爸爸。

面對女兒的追問和苦苦挽留,他只淡淡說了句“我在外奔生活,等混好了一定回來不走”,但年沒過完,他再次消失。

“直到我成家生子,這26年他連一封信一個電話都沒來過,現在有了消息,卻是一個認屍的噩耗……”電話那頭的鄧蓉,一時難以接受現實。

鄧蓉終於明白,死者的確就是父親,而那幾張他臨死前存放於身邊的照片,不是妻子也不是獨生女兒,而是當年與他一起離家出走的四川女人!其實,這個女人在相隨私奔幾年後,也拋棄他重回了四川。

血濃於水 孝女兒“接”薄情父還鄉

“儘管他拋妻棄女離家出走26年,對家人恩斷情絕,但妻子沒有離婚,女兒也沒太痛恨他,她們一直渴望有一天他能良心發現,再回這個家門。但最終結局是他的死訊。”昨日,經辦這起“案件”的石首東升派出所民警也是嗟歎不已。

那麼,到底要不要領回他的骨灰?作為女兒的鄧蓉思考再三,作出決定:父親薄情,沒盡到責任,但他畢竟生育了我,往事已矣,我須盡到孝道,讓他落葉歸根。

鄧蓉將自己的打算吿訴了母親和丈夫,通情達理的丈夫支持陪同前往湖北。鄧蓉又轉向媽媽,老人儘管不語但也沒表示阻止。

3月26日,鄧蓉一行驅車千里,來到了陌生的石首市東升鎮,在民警的協助下進入父親鄧光明生前的租住屋,整理遺物時,望著麻將機和一堆堆六合彩碼報時,她說:“也許她是感覺無顏見妻女,想通過賭博發財重回故里,事實證明,他只能做一場空夢。”

在殯儀館,鄧蓉的姑媽一眼認出了鄧光明的遺體,她對哥哥輕聲道:“女兒不計前嫌來接你回家,願天堂再沒有懺悔藥!”

(除民警外,當事人均化名)

在湖南岳陽市、常德市開餐館,手藝好,常德市開的麻辣燙火鍋店,曾帶活麻辣燙一條街。因好賭生意敗落,2000年左右轉來荊州石首,當廚師、開小餐館謀生。

有了姓名、年齡、位址這些資訊,再去查公安人口資訊網,卻沒有相匹配的新資訊。時過多年,身份證換代不排除有些資訊被淹沒漏登,但石寶強並不洩氣,又向局資訊化辦公室求助,終於在老檔案中找到這個“鄧光明”的身份,與死者資訊吻合。

又得益於一位與達州市警方相熟民警的努力,石寶強終於聯繫上了鄧光明的女兒。

記憶父親 不堪回首26年往事

乍一接到遠在千裡外的湖北員警電話,死者的女兒鄧蓉,竟一下說不出話來。在她的心目中,父親是一個渴望又陌生的稱謂。

從懂事起,就感覺父母感情不好,常爭吵。父親原在一家企業跑銷售,長年不著家。“1991年我才十歲,他回家又與媽爭吵後,就再也沒踏進家門,我從此幾乎就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

母親也沒對她說太多大人的事,但隱約從大人對話中知道一點,父親除了好賭、喝酒,拋家棄子出走還因跟同廠另外一個女人有關,兩人前後腳相繼失蹤。

從此她便生活在一個父母不健全的家庭裡,母親成了她唯一最親的人。記得2000年千禧龍年春節,父親突然在奶奶家出現,19歲的鄧蓉終於見到爸爸。

面對女兒的追問和苦苦挽留,他只淡淡說了句“我在外奔生活,等混好了一定回來不走”,但年沒過完,他再次消失。

“直到我成家生子,這26年他連一封信一個電話都沒來過,現在有了消息,卻是一個認屍的噩耗……”電話那頭的鄧蓉,一時難以接受現實。

鄧蓉終於明白,死者的確就是父親,而那幾張他臨死前存放於身邊的照片,不是妻子也不是獨生女兒,而是當年與他一起離家出走的四川女人!其實,這個女人在相隨私奔幾年後,也拋棄他重回了四川。

血濃於水 孝女兒“接”薄情父還鄉

“儘管他拋妻棄女離家出走26年,對家人恩斷情絕,但妻子沒有離婚,女兒也沒太痛恨他,她們一直渴望有一天他能良心發現,再回這個家門。但最終結局是他的死訊。”昨日,經辦這起“案件”的石首東升派出所民警也是嗟歎不已。

那麼,到底要不要領回他的骨灰?作為女兒的鄧蓉思考再三,作出決定:父親薄情,沒盡到責任,但他畢竟生育了我,往事已矣,我須盡到孝道,讓他落葉歸根。

鄧蓉將自己的打算吿訴了母親和丈夫,通情達理的丈夫支持陪同前往湖北。鄧蓉又轉向媽媽,老人儘管不語但也沒表示阻止。

3月26日,鄧蓉一行驅車千里,來到了陌生的石首市東升鎮,在民警的協助下進入父親鄧光明生前的租住屋,整理遺物時,望著麻將機和一堆堆六合彩碼報時,她說:“也許她是感覺無顏見妻女,想通過賭博發財重回故里,事實證明,他只能做一場空夢。”

在殯儀館,鄧蓉的姑媽一眼認出了鄧光明的遺體,她對哥哥輕聲道:“女兒不計前嫌來接你回家,願天堂再沒有懺悔藥!”

(除民警外,當事人均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