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部“孩子”紀錄片,憑什麼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總局推薦?

①《人間世》:還原真實醫患生態;②《我在故宮修文物》: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③《超級工程2》:中國從無到有,創造許多工程奇跡...一部好的紀錄片,既講述故事,也濃縮時代風貌。

2016國家新聞出版總局推薦四批優秀國產紀錄片↓↓你看過幾部?

Wow!人民日報發表、國家新聞出版總局推薦,裡面一定是滿滿的純乾貨呀!趕快打開圖片看看,好紀錄片,“馬克(Mark)”起來~

來來來,挑一張圖片讓你先睹為快!

一遍看完,是不是發現了一些特別的地方?沒錯,由海豚傳媒出品的原創紀錄片《我是中國的孩子》榜上有名(撒花~鼓掌~)~~能與大名鼎鼎的《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片齊名,可以說是非常令人自豪了~

那麼,這部“孩子”紀錄片,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民俗

跟隨影片的鏡頭,不光可以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笑臉,還可以領略到不同民族的風俗與文化。哈尼族的十月年和彝族的火把節,佤族的拉木鼓和赫哲族的魚皮畫,瑤族的孩子吃鼠肉,苗寨的狗狗很特別......身臨其境,讓我們真實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傳統民俗與現代文明的碰撞,

古老脈搏與現代血液的融合,一新一舊,一更一迭,民族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繁衍生息,經久不滅。

夢想

除了文化的傳承,孩子的夢想是我們關注的另一主題。人們都說童年是放飛夢想的時節。帶著對世界的懵懂認知,孩子們逐漸有了自己的價值取向,

有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盼,有了人生中最純真的夢想。塔吉克族女孩凱巴努的夢想是走出帕米爾高原,到北京學跳舞;苗族少年金鴻文希望自己能像《荒野求生》節目中的貝爾一樣,成為一名探險家;納西族男孩和康豪夢想著有一天能在北京鳥巢國家體育場踢一場球賽……孩子們擁有最純真的夢想,拋開功利和現實,這些夢想顯得那麼“原生態”,像清晨的露珠般閃閃發光。
時代在變,孩子的夢想也在變。但無論孩子的夢想如何變化,都源於他們心底對世界的美好期待以及對自己未來的美好憧憬。夢想不一定能實現,但它貴在真實。

風光

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4年時間,11個省,5個自治區,上百個村寨,逾30萬公里的行程,從炎熱潮濕的海南島,到寒風刺骨的黑龍江,從萬物復蘇的初春,到果實累累的金秋,我們的腳步從未停止。白雪皚皚的玉龍雪山、水草豐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景邁山上的千畝茶園、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帕米爾高原的璀璨星河......都被攝製組一一收進鏡頭裡,最終展現在觀眾面前。在每一個拍攝地,攝製組都親身去調研,和孩子一起生活、學習、玩耍,採集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素材。通過我們4年的堅持與努力,觀眾將從片中欣賞到未經雕琢的自然風光,感受到歷經時間淘洗的民族風情,認識一群成長在中國各地各民族的孩子。

尊重孩子,敬畏歷史,承繼傳統,面向未來——《我是中國的孩子》秉持著這樣的創作理念,見微知著,記錄中國兒童的成長與夢想,探尋民族文化的傳承與變遷。

也許在離你並不遙遠的地方,有著這樣的孩子們——他們身上帶著民族的印記,擔負了和你並不相同的民族傳統、歷史和文化,或許奇異獨特,或許匪夷所思,或許似曾相識,又或者,那份古樸和自然讓人不由得心馳神往。

不同的地域環境和人文環境孕育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既是他們自己,也是這個時代、這個民族所有同齡孩子的縮影。在資訊爆炸、工業化逐漸發展的社會中逐漸成長,脫去了民族傳統服飾,走出家鄉,來到人群中,用他們自己的眼睛認識這個世界,感受著現代文明的無聲薰陶。孩童稚語,天真熱情,尚未讀懂離家的父母背負著何物,而寂然消逝了的某種語言、舊習又意味著什麼。對他們來說,憂愁和煩惱都很小,也很容易忘記。當鏡頭對準這群孩子,他們身上有來自於民族歷史的印記,也有現世每一天的雕刻,而他們,也將承載這些歷史符號,走向共同的未來。

看完這些介紹的文字,你是否也想為《我是中國的孩子》點個贊呢?

2016年9月14日,民族題材兒童系列紀錄片——《我是中國的孩子》已經在湖南衛視、優酷土豆同步上線;

如果你已經錯過了紀錄片,那你決不能再錯過海豚傳媒即將在4月推出的《我是中國的孩子》同名圖書!

從海南島到呼倫貝爾大草原

從西藏雪域到小興安嶺北麓

從西雙版納到新疆伊犁

高山,大河、叢林、冰峰、雪域、荒漠

地理、建築、飲食、風俗、藝術、娛樂、生活

30個不同民族的文化長卷

30個不同孩子的成長寫真

56個民族,2.6億中國兒童

哪兒來

哪兒去

故鄉是永遠的家

《我是中國的孩子•第一輯》

2017年4月5日 當當首發

磨劍出鞘 敬請期待

逾30萬公里的行程,從炎熱潮濕的海南島,到寒風刺骨的黑龍江,從萬物復蘇的初春,到果實累累的金秋,我們的腳步從未停止。白雪皚皚的玉龍雪山、水草豐美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景邁山上的千畝茶園、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帕米爾高原的璀璨星河......都被攝製組一一收進鏡頭裡,最終展現在觀眾面前。在每一個拍攝地,攝製組都親身去調研,和孩子一起生活、學習、玩耍,採集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素材。通過我們4年的堅持與努力,觀眾將從片中欣賞到未經雕琢的自然風光,感受到歷經時間淘洗的民族風情,認識一群成長在中國各地各民族的孩子。

尊重孩子,敬畏歷史,承繼傳統,面向未來——《我是中國的孩子》秉持著這樣的創作理念,見微知著,記錄中國兒童的成長與夢想,探尋民族文化的傳承與變遷。

也許在離你並不遙遠的地方,有著這樣的孩子們——他們身上帶著民族的印記,擔負了和你並不相同的民族傳統、歷史和文化,或許奇異獨特,或許匪夷所思,或許似曾相識,又或者,那份古樸和自然讓人不由得心馳神往。

不同的地域環境和人文環境孕育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既是他們自己,也是這個時代、這個民族所有同齡孩子的縮影。在資訊爆炸、工業化逐漸發展的社會中逐漸成長,脫去了民族傳統服飾,走出家鄉,來到人群中,用他們自己的眼睛認識這個世界,感受著現代文明的無聲薰陶。孩童稚語,天真熱情,尚未讀懂離家的父母背負著何物,而寂然消逝了的某種語言、舊習又意味著什麼。對他們來說,憂愁和煩惱都很小,也很容易忘記。當鏡頭對準這群孩子,他們身上有來自於民族歷史的印記,也有現世每一天的雕刻,而他們,也將承載這些歷史符號,走向共同的未來。

看完這些介紹的文字,你是否也想為《我是中國的孩子》點個贊呢?

2016年9月14日,民族題材兒童系列紀錄片——《我是中國的孩子》已經在湖南衛視、優酷土豆同步上線;

如果你已經錯過了紀錄片,那你決不能再錯過海豚傳媒即將在4月推出的《我是中國的孩子》同名圖書!

從海南島到呼倫貝爾大草原

從西藏雪域到小興安嶺北麓

從西雙版納到新疆伊犁

高山,大河、叢林、冰峰、雪域、荒漠

地理、建築、飲食、風俗、藝術、娛樂、生活

30個不同民族的文化長卷

30個不同孩子的成長寫真

56個民族,2.6億中國兒童

哪兒來

哪兒去

故鄉是永遠的家

《我是中國的孩子•第一輯》

2017年4月5日 當當首發

磨劍出鞘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