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即墨太陽能小鎮躋身“省隊”

9月24日,山東省推出第二批49個特色小鎮。在此次公佈的名單中,由昌盛旗下華盛綠能打造運營,以“光伏+農業”為鮮明特色的即墨太陽能小鎮位列其中,即墨太陽能小鎮正式躋身“省隊”序列。

不但如此,小鎮內的多種模式目前已經在全國多地複製。

特色鮮明,光伏農業全國首創

走進即墨太陽能小鎮,一片片光伏農業大棚連排成片蔚為壯觀, 2011年,光伏農業模式在這裡生根落地。這種模式帶來了現代設施農業技術、聚集了產業、用工業化的方式發展起現代農業,

既大大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率,也向周邊的村民敞開了就業、創業的大門。“棚頂發電、棚下生態種養”成為小鎮的鮮明特色。

據企業負責人介紹,小鎮一二三產聯動融合發展,以光伏農業園區為載體,實現了科技園區、現代農業園區和創業園區“三園同建”,成為科技聚合、產業聚合、創業孵化元素聚合的示範高地。在一產和二產基礎上,小鎮的光伏農業休閒觀光旅遊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

每到週末,太陽能小鎮成為青島地區周邊遊的好去處。

發展至今,即墨太陽能小鎮的光伏農業模式已經遍及全國28省市,開拓了新興產業的廣闊空間。

產業聚集,效應凸顯

豐富的產業佈局和運營是即墨太陽能小鎮蓬勃發展的強大引擎。在小鎮內,由華盛綠能打造的全國首個大農業生態圈在這裡形成,果蔬、花木、食用菌、茶葉、迴圈農業等12大產業集群為小鎮發展注入了產業動力。

“有些產業已經非常出色,比如食用菌產業是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管道銷售商,年產值過億;光伏茶在全國已經有5000畝基地,也是這個領域的龍頭;農業電商日均銷售額過50萬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產業已經形成了強大的規模集聚效應,帶動小鎮產業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記者瞭解到,在太陽能小鎮內,育種、種植、生產、物流、行銷全產業鏈運作,

形成完善的產業體系閉環,有效推進了農、林、牧、漁、加工、製造、餐飲、倉儲、保鮮、金融、工商、旅遊等一二三產的融合發展,令太陽能小鎮的農民實現了多元化收益。

創業孵化解決“成長的煩惱”

2015年,太陽能小鎮內建設了國家首個農業類孵化器——青島農業創客空間,2016年,創客空間晉升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孵化農業創客和小微農業企業也是小鎮光伏農業生態圈中的一環,

依託小鎮的光伏農業園區,農業創客空間面向包括大學生、返鄉農民工、種植能手及農業合作社等具備孵化創業條件的社會生產力和單位,通過農業創客空間提供的12大服務平臺,為入駐空間的創客和創業企業提供一整套專業服務並助其發展。

到目前為止,這裡已成功孵化出餐桌管家、榮盛微藻、微自然、彩盛、盛華優選、小農丁等60余家創業企業,並以農業引導及產業基金管理人的身份為其中10餘家入駐企業進行了總額逾7000萬元的股權及債權投資,有效的推動農業企業的發展。入駐企業總計年營業收入達1.5億元,其中多家已實現盈利,成功帶動就業2000餘人,吸納應屆畢業生200余人。

有效的推動農業企業的發展。入駐企業總計年營業收入達1.5億元,其中多家已實現盈利,成功帶動就業2000餘人,吸納應屆畢業生2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