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論天涯海角,有一種自豪叫祖國帶你回家!

過去一周,五級颶風“瑪麗亞”的瘋狂肆虐,讓位於東加勒比海的島國多明尼克陷入一場災難。

全島交通癱瘓、通訊中斷、人員傷亡……

就在這座孤島之上,有約400名華人華僑和中資企業員工被困!他們身處災區,

亟待救援。

災難面前,祖國不會丟下任何一個同胞!

▲9月21日在多明尼克首都羅梭拍攝的颶風過後的景象。,第二批、也是最後一批多明尼克華人華僑轉移,約300人。

經過兩批撤離,基本上所有中企員工、華人華僑都撤出了多明尼克。在這個已經滿目瘡痍的島國上,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稱,颶風給多明尼克帶來的破壞“難以置信”。

▲美國媒體稱,颶風過後,多明尼克醫院如同“戰場”。

英國《每日郵報》發佈的航拍視頻中,全島幾乎看不到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築……

▲航拍視頻截圖

一位元瞭解當地災情的中資機構工作人員說,更可怕的是災情引發的當地動盪局勢可能一觸即發,“因為國土面積小,

所以整個國家的物資、飲食都十分短缺,情況相當危險!”

中國駐四國使館聯手營救同胞

根據中國領事服務網發佈的資訊,得知多明尼克受災消息後,外交部立即啟動應急機制,部署駐多明尼克使館及駐周邊國家使館採取措施,緊急協助在多同胞轉移。

因瞭解到當地400多名中資企業員工和華人華僑失聯,並極有可能被困險境,經國內統一安排決定,通過各種途徑聯繫中資企業員工和華人華僑,

並組織緊急撤離多明尼克,由中國駐安巴使館及經商處承擔協助此次撤僑的任務。

▲9月21日拍攝的颶風過後的多明尼克首都羅梭街頭。

事實上,中國駐多使館館舍也受損嚴重。而面對受困同胞的艱難處境,使館克服困難,

採取緊急行動。

首先,使館設法與在多中國公民保持聯繫,做好到館求助人員的臨時安置。在確定將人員通過船隻轉移至安巴後,使館周密組織,確保人員得以順利轉移。

負責協助撤僑的中國駐安巴使館,也剛剛經歷過颶風“艾爾瑪”的應急處置工作。雖然全館不到10人,他們也立刻投入到協助轉移在多中國同胞的工作中。他們全力以赴,積極協調安巴政府為中國公民入境等事項提供便利,組織當地中資企業和僑團做好安置各項準備工作。

▲中國同胞有序登船撤離。(中國領事服務網)

在使館高效的安排下,22日晚,首批從多明尼克轉出的158名同胞經過6個多小時的海上顛簸,順利抵達安巴聖約翰港。

此外,中國駐巴貝多使館緊急做巴政府工作,在巴政府派往多明尼克救援的軍艦上裝載了食品等生活物資,駐多使館已有序發放至受困同胞。

投身這場營救“戰鬥”中的,還有中國駐千里達和多巴哥使館。他們通過特多向多明尼克派出的海警隊,為中國公民轉移提供了緊急物資支援。

▲東加勒比海地圖

“中國速度”再度令世界刮目相看

“外交部一聲令下,我們就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立國內應急處置小組。”回憶起幾天前的那一刻,中國鐵建中土集團黨委工部部長曹廷偉這樣說,當時的氛圍遠比電影更令人緊張激動。

他介紹說,根據商務部和外交部的統籌安排,中國鐵建所屬中土集團牽頭,負責多明尼克當地中國公民的緊急救援任務。

由於當地機場系統癱瘓,無法進行航空救援,中國鐵建於當地時間9月21日晚緊急從安巴租用了一艘能搭乘270人的商業輪渡,並採購了水、速食麵、蠟燭、麵包、火機等應急救援物資,趕赴多明尼克實施海上撤離。

▲中國同胞在碼頭候船。 (中國領事服務網)

制定撤離方案、租船、通關;獲取政府許可;採購救援物資、安排食宿……一分一秒都不敢浪費,不只是在當地通力合作的中國使館和中資機構,該公司的國內同事同樣也連續幾天不眠不休。

來自中國僑網的報導稱,此次撤僑最艱難的任務之一便是租船。因為本就資源有限的安巴,自身也急需船隻往返巴布達島救災。

但在駐安巴使館領導、經商處和中土集團的共同努力下,在安巴總理府、外交部、港務局、律所,甚至鄰島蒙瑟拉特島、多明尼克政府的積極配合下,在當地華人華僑聯合會和北京建工等中企的説明下,從起草協議到政府交涉再到通關手續、裝卸物資等一系列工作……僅僅用了12個小時!

又一次,撤僑的“中國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

當獲救同胞走下船艙,發自內心地說出那句“感謝祖國”時,真的再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人熱淚盈眶的畫面了。

組織當地中資企業和僑團做好安置各項準備工作。

▲中國同胞有序登船撤離。(中國領事服務網)

在使館高效的安排下,22日晚,首批從多明尼克轉出的158名同胞經過6個多小時的海上顛簸,順利抵達安巴聖約翰港。

此外,中國駐巴貝多使館緊急做巴政府工作,在巴政府派往多明尼克救援的軍艦上裝載了食品等生活物資,駐多使館已有序發放至受困同胞。

投身這場營救“戰鬥”中的,還有中國駐千里達和多巴哥使館。他們通過特多向多明尼克派出的海警隊,為中國公民轉移提供了緊急物資支援。

▲東加勒比海地圖

“中國速度”再度令世界刮目相看

“外交部一聲令下,我們就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立國內應急處置小組。”回憶起幾天前的那一刻,中國鐵建中土集團黨委工部部長曹廷偉這樣說,當時的氛圍遠比電影更令人緊張激動。

他介紹說,根據商務部和外交部的統籌安排,中國鐵建所屬中土集團牽頭,負責多明尼克當地中國公民的緊急救援任務。

由於當地機場系統癱瘓,無法進行航空救援,中國鐵建於當地時間9月21日晚緊急從安巴租用了一艘能搭乘270人的商業輪渡,並採購了水、速食麵、蠟燭、麵包、火機等應急救援物資,趕赴多明尼克實施海上撤離。

▲中國同胞在碼頭候船。 (中國領事服務網)

制定撤離方案、租船、通關;獲取政府許可;採購救援物資、安排食宿……一分一秒都不敢浪費,不只是在當地通力合作的中國使館和中資機構,該公司的國內同事同樣也連續幾天不眠不休。

來自中國僑網的報導稱,此次撤僑最艱難的任務之一便是租船。因為本就資源有限的安巴,自身也急需船隻往返巴布達島救災。

但在駐安巴使館領導、經商處和中土集團的共同努力下,在安巴總理府、外交部、港務局、律所,甚至鄰島蒙瑟拉特島、多明尼克政府的積極配合下,在當地華人華僑聯合會和北京建工等中企的説明下,從起草協議到政府交涉再到通關手續、裝卸物資等一系列工作……僅僅用了12個小時!

又一次,撤僑的“中國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

當獲救同胞走下船艙,發自內心地說出那句“感謝祖國”時,真的再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人熱淚盈眶的畫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