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金融政策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你卻沒有意識到(2)

中國金融政策有兩個重大變化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一個是央行主導的銀行體系降杠杆(現在還沒開始降,正在著手穩住,雖然不一定穩得住),一個是證監會主導的IPO發行常態化(每週10家,

一年三四百家)。這兩個政策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拐點不會一下子出來,走兩步退一步。雖然未來2年也許看不到什麼大的變化,但是過個五年十年回過頭來看,這些政策堅持走下去影響就很大了。這個影響將重塑中國的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是因為溫水煮青蛙,熱一點他們根本就不會叫。(向小田,2017.3.22)

前幾天我寫了文章《溫水煮青蛙:中國金融政策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你卻沒有意識到(系列一)》講了第一點,今天來講講第二點。

1

兩周前,德藝文化創意集團IPO過會。細心人士發現,這家企業的IPO,已經刷新了紀錄——從申報到過會,僅僅用了11個月,還沒有走綠色通道。而在當周週五的批文中,寧波美諾華藥業和江蘇龍蟠科技2家企業則是該周週一才過會,

拿到批文的速度也刷新了歷史紀錄。熟悉業務流程的人都知道,過會後一般都需要回答發審委的回饋,問答還需要過一遍券商內核,證監會內部還涉及到用印流程的問題。一切檔準備好後,還要對材料進行封卷,封卷後申請批文,請證監會主席批准。按照這個速度,也就是說證監會內部幾乎是全員加班,快馬加鞭地出批文,
這個效率簡直是神速!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發行速度在加加加加加快!

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不管風吹浪打,每週五晚上證監會核發10家左右IPO批文已經成為慣例。

發行速度加快的同時,一些以往你認為很高的IPO門檻,也正在打破。從監管的新思路來看,只要具備持續盈利能力,公司治理規範的企業,不應該設太多的限制已是現實。一些以往投行認為的瑕疵,監管部門則更加表露出從實際重於形式的角度來評判。

我們總結了幾個案例(非專業人士可略過):

問題案例結果單一客戶依賴程度過高鄭州三暉電氣,來自客戶國家電網的收入占比約80%過會淨利潤低於3000萬廣東新勁剛材料,2016年淨利潤2400萬元;杭州平治資訊技術,2016年淨利潤2840萬元;華瑞電器,2015年利潤1538萬;北京思特奇,2016年上半年虧損1010萬元過會通過個人帳戶收支款項尚品宅配,40%貨款收入是客戶通過個人帳戶轉給公司的;合肥泰禾光電,
銷售中有通過員工個人帳戶或協力廠商代收收入上海天洋熱熔,員工個人卡收支貨款過會被環保處罰寧波美諾華藥業,子公司多次發生環境違法行為過會實際控制人股權質押浙江揚帆新材料,實際控制人持有的發行人控股股東股份被質押過會稅收優惠高蘇州科達科技,稅收優惠金額占利潤一半過會應收賬款較大深圳容大感光,應收賬款占收入比重最高接近100%;江蘇如通石油機械,應收賬款占收入比重高達80%過會關聯交易比重大常熟汽車飾件,關聯方採購占收入比重接近50%過會現金交易比重大南京寒銳鈷業,子公司現金採購金額占總採購金額比重最高達50%過會毛利率過低新鳳鳴集團,主營業務毛利率僅5%過會加盟模式周大生珠寶過會實際控制人是社團法人橫店集團得邦照明,實際控制人為橫店社團經濟企業聯合會過會股份代持福建安井食品,控股股東存在股權代持情況未清理過會

看完上面的案例,你是不是覺得,哦原來這些問題都沒有成為IPO的障礙啊!的確是!只要的好企業,就算是有一些問題,也應該讓它們儘量上市。雖然目前還沒有說IPO制度是註冊制,但是這個速度和審批條件,已經儼然是准註冊制了。一個發行速度極快,過會率高達90%的核准制,你說它和註冊制有什麼區別呢?

2

虛擬經濟支援實體經濟,多搞點IPO不就好了嗎?降杠杆,多搞點IPO不就好了嗎?這麼一想還真對。既然你們那麼喜歡炒次新股,既然你們那麼迫切打新股,既然你們那麼喜歡買殼炒殼,為什麼不多供應點股票呢?反正股票是印不完的,只要有人要,就可以永遠印下去——這一點跟核心城市土地還不一樣,後者賣了就沒有了。

我是支援這樣的發行速度的,為此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證監會這樣搞,我看就很好》,有意者可以拿來讀讀。但是對於一般的投資人,我建議要密切注意這個資本市場監管政策或者說風向所帶來的風險和機會。

什麼是風險呢?首先就是供給增加了,新股和殼的價值肯定會降低。有的同學說會一錢不值,我也不同意。新三板也幾乎是註冊制,當時殼還能賣個兩千萬現在也能賣一千多萬呢!香港股市也是註冊制,殼價值也有四五億。當然殼的價值肯定不會一直那麼高,一年發四百家,連續兩三年,目前這個高企的殼價(大約十幾二十億左右)肯定會下來。炒殼或者說炒st的一定要注意這個風險。

第二個風險就是打新股。我前面也說過,“次新股的漲停數目越來越少,是市場對於這個發行節奏的一種回饋——次新股表現出來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市值上都有天花板。不管你是小盤也好大盤也好,到了一個天花板,漲停就打開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利潤幾千萬到一個億的,最多漲到八九十億,肯定打開漲停。利潤更多的,也紛紛在兩百億或三百億市值左右打開漲停。”

第三個風險就是A股估值體系。供給增加後,整體估值重心肯定會下移。另外,市場會傾向于白馬股、藍籌股。創業板的高估值一定不是常態。現在這個變化還沒有那麼明顯,但是思路一定要有,要有這個警惕心。

機會在什麼地方呢?我認為有兩點。第一點,IPO發行速度加快,給投行、PE帶來了大量的機會。過去幾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非常熱,投了大量的項目,這些專案最後都需要通過公開市場來退出。這個裡面有一個估值套利。我看了一下,目前發行的新股裡面,大約有80%沒有什麼著名的投資基金在裡面,也就是說,許多企業都被目前一級市場的主流投資者給忽略了。能投資這些企業,賺錢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二點,估值體系重新調整之後,A股會迎來新一輪牛市。從估值來看,股票估值重心在下移,而房地產估值重心在上移,兩種資產類別此消彼長,肯定有碰到臨界點的一天。到那個時候,投資股票的預期回報明顯高過房地產。股市的財富效應又會體現出來。

3

在中國做投資也好,不做投資也好(不做投資你也要管理自己的財產),都需要密切關注趨勢,關注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如果對趨勢不瞭解,往往就會在錯誤的時間配置錯誤的資產,嚴重跑輸。我們說,成功人士永遠都是領先時代一步,他們會在事情變化之前就提前預判好方向,做好準備。而世人往往跟隨他們的選擇。所以有的人追漲殺跌,到頭來一無所獲。

我以前寫文章總是說,要瞭解自己,也要瞭解外部。但是從觀察的結果來看,大部分人都是渾渾噩噩的,隨波逐流,過了幾年來看,中產階級過著吊絲般的生活,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嗎?未必。是時候多想想究竟是為什麼了。

這篇文章乾貨很多,請大家仔細閱讀,不懂可以問我。

應收賬款占收入比重最高接近100%;江蘇如通石油機械,應收賬款占收入比重高達80%過會關聯交易比重大常熟汽車飾件,關聯方採購占收入比重接近50%過會現金交易比重大南京寒銳鈷業,子公司現金採購金額占總採購金額比重最高達50%過會毛利率過低新鳳鳴集團,主營業務毛利率僅5%過會加盟模式周大生珠寶過會實際控制人是社團法人橫店集團得邦照明,實際控制人為橫店社團經濟企業聯合會過會股份代持福建安井食品,控股股東存在股權代持情況未清理過會

看完上面的案例,你是不是覺得,哦原來這些問題都沒有成為IPO的障礙啊!的確是!只要的好企業,就算是有一些問題,也應該讓它們儘量上市。雖然目前還沒有說IPO制度是註冊制,但是這個速度和審批條件,已經儼然是准註冊制了。一個發行速度極快,過會率高達90%的核准制,你說它和註冊制有什麼區別呢?

2

虛擬經濟支援實體經濟,多搞點IPO不就好了嗎?降杠杆,多搞點IPO不就好了嗎?這麼一想還真對。既然你們那麼喜歡炒次新股,既然你們那麼迫切打新股,既然你們那麼喜歡買殼炒殼,為什麼不多供應點股票呢?反正股票是印不完的,只要有人要,就可以永遠印下去——這一點跟核心城市土地還不一樣,後者賣了就沒有了。

我是支援這樣的發行速度的,為此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證監會這樣搞,我看就很好》,有意者可以拿來讀讀。但是對於一般的投資人,我建議要密切注意這個資本市場監管政策或者說風向所帶來的風險和機會。

什麼是風險呢?首先就是供給增加了,新股和殼的價值肯定會降低。有的同學說會一錢不值,我也不同意。新三板也幾乎是註冊制,當時殼還能賣個兩千萬現在也能賣一千多萬呢!香港股市也是註冊制,殼價值也有四五億。當然殼的價值肯定不會一直那麼高,一年發四百家,連續兩三年,目前這個高企的殼價(大約十幾二十億左右)肯定會下來。炒殼或者說炒st的一定要注意這個風險。

第二個風險就是打新股。我前面也說過,“次新股的漲停數目越來越少,是市場對於這個發行節奏的一種回饋——次新股表現出來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市值上都有天花板。不管你是小盤也好大盤也好,到了一個天花板,漲停就打開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利潤幾千萬到一個億的,最多漲到八九十億,肯定打開漲停。利潤更多的,也紛紛在兩百億或三百億市值左右打開漲停。”

第三個風險就是A股估值體系。供給增加後,整體估值重心肯定會下移。另外,市場會傾向于白馬股、藍籌股。創業板的高估值一定不是常態。現在這個變化還沒有那麼明顯,但是思路一定要有,要有這個警惕心。

機會在什麼地方呢?我認為有兩點。第一點,IPO發行速度加快,給投行、PE帶來了大量的機會。過去幾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非常熱,投了大量的項目,這些專案最後都需要通過公開市場來退出。這個裡面有一個估值套利。我看了一下,目前發行的新股裡面,大約有80%沒有什麼著名的投資基金在裡面,也就是說,許多企業都被目前一級市場的主流投資者給忽略了。能投資這些企業,賺錢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二點,估值體系重新調整之後,A股會迎來新一輪牛市。從估值來看,股票估值重心在下移,而房地產估值重心在上移,兩種資產類別此消彼長,肯定有碰到臨界點的一天。到那個時候,投資股票的預期回報明顯高過房地產。股市的財富效應又會體現出來。

3

在中國做投資也好,不做投資也好(不做投資你也要管理自己的財產),都需要密切關注趨勢,關注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如果對趨勢不瞭解,往往就會在錯誤的時間配置錯誤的資產,嚴重跑輸。我們說,成功人士永遠都是領先時代一步,他們會在事情變化之前就提前預判好方向,做好準備。而世人往往跟隨他們的選擇。所以有的人追漲殺跌,到頭來一無所獲。

我以前寫文章總是說,要瞭解自己,也要瞭解外部。但是從觀察的結果來看,大部分人都是渾渾噩噩的,隨波逐流,過了幾年來看,中產階級過著吊絲般的生活,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嗎?未必。是時候多想想究竟是為什麼了。

這篇文章乾貨很多,請大家仔細閱讀,不懂可以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