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白改黑”“井型”公交……看永康市交通運輸局如何助力建設浙中綜合交通廊道

最美公路臨石線秋日裡的顏值再提升;S217省道東永一線“白改黑”後錯落有致、自成風景的街角小品;城區公車在斑馬線前的自覺禮讓……時隔半年,永康交通又有了大變化。

2017年,市交通運輸局圍繞“打造省現代交通示範區”和“建設浙中綜合交通廊道”目標要求,

深入貫徹“道路網路化、管理智慧化、服務精細化”工作思路,鼓足幹勁開拓進取,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可以說,這半年的發展是永康交通在實施“十三五”規劃中邁出的扎實一步,為推動實現交通運輸事業大發展大跨越提供了保障,也讓百姓從中得到了巨大的實惠。

(新客運中心後勤配套用房結頂)

“村村通”“井型”公交

公共交通網絡便民惠民

日前,一輛特殊的計程車開進象珠鎮楓嶺腳村。這是市交通運輸局為實現“村村通客車”,特意推出的定制公交班車。“以往我們出門,只能到雅呂坐車。定制班車一天有2-3趟,還是舒適度更高的計程車,出行方便多了。

”村民如是說。

據瞭解,自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省實現“村村通客車”的總體目標後,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公路段、城鄉公交公司,對未通達客運班車的行政村進行了全面普查。結果顯示:今年年初,我市未通客車的鄉鎮共有9個,共21個行政村,覆蓋戶籍人口10273人,常住人口3532人,未通車總公里數152.2公里。

為徹底破解山區邊遠地區群眾乘車難問題,交通運輸局啟動道路提升改造、完善安保設施等工程,

多次實地考察全面調查。最終通過科學規劃、合理調整城鄉公交線路,因地制宜制定、安全適用的原則,制定出“一村一案、一線一策”客車通達方式:各鄉鎮到行政村比較集中且客流量較大的地方實行班車化運營,偏僻零散且客流量較小的地方實行趕集班車、預約計程車等較為靈活的運營模式。截止8月5日,除1個地質災害村外,20個行政村已全面完成通車工作,
“村村通”工程切實落地,為偏遠山區村民提供“便民之路”,共用交通發展成果。

“村村通”工程讓鄉下出行更便利了,城區現有的14條公交線路運行也正在逐步完善中。儘管交通部門一直致力於提高公交分擔率、緩解城區道路擁堵現狀,且有所成效,但由於種種客觀原因,部分不合理的運行路線仍給百姓出行帶來了不便。“6路車、8路車公車行駛線路太繞,有時候目的地就在拐角處,

但因為路線、網站設置,繞了一大圈才到達。”說起永城公交的繞,市民程先生深有感觸。

針對我市目前存在的麻花型、V字型、S型等不合理的城區公交線路,交通運輸局與相關部門多次對接,市政府專門組織召開了線路實施方案評審會,堅持“便捷快速、方便管理、兼顧效益”的原則,通過“截彎取直、新增線路、環線銜接”的方式,結合各方意見修改形成了“井型公交”改造初步方案,下一步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

同時,分批更新修繕的城市公交站棚建設已完成方案設計、選址設計、專案概算送審等前期工作,即將開展招投標。新增線路的公車購置工作也已完成招投標。

重點工程有序推進

建設浙中交通廊道

永康新客運中心的工地上,場地平整,施工正在熱火朝天地有序進行。這裡將是我市未來的綜合客運服務中心,集城市公交、城鄉公交、長途客運、旅遊集散等功能於一體。它的建設將基本實現全市主要道路客運系統“無縫化對接”和“零距離換乘”,大幅提高客運服務容量和服務水準;並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縮短時空距離,推動永康“半小時交通圈”形成。

據交通集團負責人介紹,在確保品質和安全施工前提下,新客運中心進展順利。其中16層的後勤配套用房已經結頂,主站房預計本月底前結頂,公交調度中心基礎已完成,土建工程量完成60.8%,預計於2018年10月底前完工。

今年交通運輸局佈局“浙中交通廊道”的多項重點工程均按照施工計畫正在有序推進。截至目前,330國道永康段改建工程完成一期工程形象進度75.9%、二期工程形象進度34%。義永公路永康木渠至童宅段完成三合同段工程量30%,完成二合同段工程量50%。

(“白改黑”後的東永一線,圖片由永康市公路管理段提供)

建設美麗公路

助力鄉村旅遊發展

S322省道臨石線是永康通往臨海的重要通道。這條被評選為2016年“浙江十大最美公路”的骨幹公路,進入秋季以後變得更美了,給人一種行駛在畫中的感覺。

細心的市民可能發現臨石線從麻車店村到坑口村,10公里的路上,雜樹沒了,水杉多了更密了,整齊劃一的水杉筆直挺拔讓人沉醉。美麗的提升來源於交通運輸局多次組織的為最美公路添綠活動,先後補種了1100多棵水杉。

臨石線的顏值提升只是我市建設美麗公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交通運輸局以打造美麗公路為中心,全面提升和優化區域內公路的硬體設施和美化、綠化。其中,東永一線“白改黑”改造尤為矚目。東永一線由雙向四車道提升為雙向六車道,同時根據省公路局美麗公路建設的要求,對公路綠化進行提檔升級,增設景觀和街角小品。

大修後,寬闊的路面,優質的舒適感,加上自成風景的街角小品,東永一線無疑將成為另一道美麗風景。而美麗公路對沿線經濟發展起到了明顯的帶動作用,依託美麗公路,鄉村旅遊建設如火如荼。

(最美公路臨石線)

禮讓斑馬線

營造永城交通新秩序

剛買菜回來的應大媽拖著小車準備過馬路。此時,一輛16路公車駛來,穩穩地停在了斑馬線前,旁邊私家車也相繼停車,等待應大媽等行人安全路過。

在永城街頭,一條條斑馬線前,公車禮讓行人已成為我市交通的一種新秩序。今年,為了進一步深化“美麗永康”建設和國家文明衛生城市創建,讓“禮讓斑馬線”能成為我市叫得響亮的“名片”,交通運輸局專門在全市公交行業開展了“禮讓斑馬線•從公交做起”的百日活動。

通過對城區公交、城鄉公交、計程車等營運車輛駕駛員進行培訓,由志願者作為監督者,使禮讓斑馬線成為駕駛員的一種習慣。再由駕駛員成為禮讓榜樣,發揮榜樣力量,把禮讓斑馬線輻射到計程車、私家車等。隨著禮讓斑馬線活動的深入、持續,公車在斑馬線前停車禮讓時,私家車也會停車,等待行人過去才重新啟動。

“禮讓斑馬線只是城市生活中的一個小細節,可一停一讓卻彰顯城市的文明程度。”市民沈先生說。

最多跑一次

讓百姓辦事更加便利

22日上午,交通運輸局公路段段長陳學軍來到365服務中心坐班,就推進路政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給視窗服務人員做指導工作。

據瞭解,自從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後,交通運輸局各個部門深入探索多種舉措。其中,公路部門推出保姆式陪同服務,減少了群眾“跑腿”次數,提高人員辦事效率。

運管部門率先嘗試“信任優先”制,申辦材料不完整的,當事人承諾在審批流程許可期限內收集齊全的,容缺辦理、先予受理。運管部門還和郵政部門簽署了“最多跑一次”快遞送達協定,採用郵寄送達審批業務事項環節中需要送達的決定書、經營許可證,盡可能為服務物件提供方便。

同時交通運輸局還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推出了包含各項事務辦理流程的二維碼。使用者只要輕點二維碼,頁面上就有顯示辦理相關事項所需的流程和所需的材料。

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全面深入和推進,交通運輸局逐項梳理事項清單,簡化辦事流程,目前交通審批專案已100%實現“最多跑一次”,讓百姓辦事更加便利。

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

同時,分批更新修繕的城市公交站棚建設已完成方案設計、選址設計、專案概算送審等前期工作,即將開展招投標。新增線路的公車購置工作也已完成招投標。

重點工程有序推進

建設浙中交通廊道

永康新客運中心的工地上,場地平整,施工正在熱火朝天地有序進行。這裡將是我市未來的綜合客運服務中心,集城市公交、城鄉公交、長途客運、旅遊集散等功能於一體。它的建設將基本實現全市主要道路客運系統“無縫化對接”和“零距離換乘”,大幅提高客運服務容量和服務水準;並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縮短時空距離,推動永康“半小時交通圈”形成。

據交通集團負責人介紹,在確保品質和安全施工前提下,新客運中心進展順利。其中16層的後勤配套用房已經結頂,主站房預計本月底前結頂,公交調度中心基礎已完成,土建工程量完成60.8%,預計於2018年10月底前完工。

今年交通運輸局佈局“浙中交通廊道”的多項重點工程均按照施工計畫正在有序推進。截至目前,330國道永康段改建工程完成一期工程形象進度75.9%、二期工程形象進度34%。義永公路永康木渠至童宅段完成三合同段工程量30%,完成二合同段工程量50%。

(“白改黑”後的東永一線,圖片由永康市公路管理段提供)

建設美麗公路

助力鄉村旅遊發展

S322省道臨石線是永康通往臨海的重要通道。這條被評選為2016年“浙江十大最美公路”的骨幹公路,進入秋季以後變得更美了,給人一種行駛在畫中的感覺。

細心的市民可能發現臨石線從麻車店村到坑口村,10公里的路上,雜樹沒了,水杉多了更密了,整齊劃一的水杉筆直挺拔讓人沉醉。美麗的提升來源於交通運輸局多次組織的為最美公路添綠活動,先後補種了1100多棵水杉。

臨石線的顏值提升只是我市建設美麗公路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交通運輸局以打造美麗公路為中心,全面提升和優化區域內公路的硬體設施和美化、綠化。其中,東永一線“白改黑”改造尤為矚目。東永一線由雙向四車道提升為雙向六車道,同時根據省公路局美麗公路建設的要求,對公路綠化進行提檔升級,增設景觀和街角小品。

大修後,寬闊的路面,優質的舒適感,加上自成風景的街角小品,東永一線無疑將成為另一道美麗風景。而美麗公路對沿線經濟發展起到了明顯的帶動作用,依託美麗公路,鄉村旅遊建設如火如荼。

(最美公路臨石線)

禮讓斑馬線

營造永城交通新秩序

剛買菜回來的應大媽拖著小車準備過馬路。此時,一輛16路公車駛來,穩穩地停在了斑馬線前,旁邊私家車也相繼停車,等待應大媽等行人安全路過。

在永城街頭,一條條斑馬線前,公車禮讓行人已成為我市交通的一種新秩序。今年,為了進一步深化“美麗永康”建設和國家文明衛生城市創建,讓“禮讓斑馬線”能成為我市叫得響亮的“名片”,交通運輸局專門在全市公交行業開展了“禮讓斑馬線•從公交做起”的百日活動。

通過對城區公交、城鄉公交、計程車等營運車輛駕駛員進行培訓,由志願者作為監督者,使禮讓斑馬線成為駕駛員的一種習慣。再由駕駛員成為禮讓榜樣,發揮榜樣力量,把禮讓斑馬線輻射到計程車、私家車等。隨著禮讓斑馬線活動的深入、持續,公車在斑馬線前停車禮讓時,私家車也會停車,等待行人過去才重新啟動。

“禮讓斑馬線只是城市生活中的一個小細節,可一停一讓卻彰顯城市的文明程度。”市民沈先生說。

最多跑一次

讓百姓辦事更加便利

22日上午,交通運輸局公路段段長陳學軍來到365服務中心坐班,就推進路政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給視窗服務人員做指導工作。

據瞭解,自從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後,交通運輸局各個部門深入探索多種舉措。其中,公路部門推出保姆式陪同服務,減少了群眾“跑腿”次數,提高人員辦事效率。

運管部門率先嘗試“信任優先”制,申辦材料不完整的,當事人承諾在審批流程許可期限內收集齊全的,容缺辦理、先予受理。運管部門還和郵政部門簽署了“最多跑一次”快遞送達協定,採用郵寄送達審批業務事項環節中需要送達的決定書、經營許可證,盡可能為服務物件提供方便。

同時交通運輸局還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思維模式,推出了包含各項事務辦理流程的二維碼。使用者只要輕點二維碼,頁面上就有顯示辦理相關事項所需的流程和所需的材料。

隨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全面深入和推進,交通運輸局逐項梳理事項清單,簡化辦事流程,目前交通審批專案已100%實現“最多跑一次”,讓百姓辦事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