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你的APP更新隱私條款了嗎?10家企業簽署個人資訊保護倡議書

活動現場9月24日,國家網路安全周“個人資訊保護主題日”在上海舉辦。

由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四部門聯合,對京東商城、攜程網、淘寶網等10款網路產品和服務的隱私條款內容進行綜合評判的“成績單”對外公佈,10家企業在北京聯合簽署個人資訊保護倡議書。

個人資訊保護宣傳“12351”計畫啟動

24日,10家企業在北京聯合簽署個人資訊保護倡議書,就尊重用戶知情權、遵守使用者授權、保障使用者資訊安全等向全社會發出倡議。

螞蟻金服公關負責人戴敦峰介紹,更新後的《隱私權政策》展現形式可擴展收縮,點擊目錄可以跳轉到具體條款,易於用戶獲取和閱讀;另外表述語言也更加通俗易懂,對關鍵字例如敏感資訊等專門做了解釋。

在24日上海主會場的活動中,還同步啟動了個人資訊保護宣傳“12351”計畫。

全國總工會網路工作部副部長彭恒軍介紹,“12351”計畫啟動後,全國各地將有1000個基層工會組織、2萬名網路安全宣傳員,

走進3000家企業,面向50萬名職工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網路安全和個人資訊保護宣傳。這些宣傳活動和宣傳內容,將通過線下線上的多次傳播,直接覆蓋至少1億職工線民。

 專家:個人資訊要保護好也要利用好

中央網信辦網路安全協調局副巡視員李愛東表示,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路運營者要加強行業自律,管理部門也要做好所掌握的個人資訊的保護工作,

決不能利用個人資訊謀取利益。

“大資料時代是一個什麼時代?它是一個基於資料生存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不斷地生成資料,這個資料又不斷地被人收集利用。”華東政法大學教授高富平表示,在此過程中,出現了不少涉及個人資訊買賣、詐騙、綁架、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個人資訊保護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在高富平看來,大資料時代,

個人資訊是很重要的資源,要保護好的同時也要利用好。個人資訊本身是中性的,對社會也是有益的,不然不會有國家對大資料產業的支援和推進。但關鍵問題在於,這些資料被拿來做什麼。

高富平表示,我國個人資訊保護的出路在於制定《個人資訊保護法》。該法律要對個人資訊屬性和保護模式給予重新定位,明確個人資訊保護不僅是為個人設定的一項權利,更是旨在構建一個平衡個人、資訊使用者和社會利益的法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