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沒有婚禮不行?現在的年輕人都流行這麼玩!

週末跟朋友聊天說起結婚這件事,朋友是家裡的獨子,他們老家的風俗是一定要擺酒辦婚禮的,而且像朋友這種未婚生子的據說要擺100桌以上。眾人驚呆,不說辦一場這麼大的婚禮耗材耗時耗力,

而且,100桌酒席就差不多要請上千客人了,真的有這麼多親戚朋友嗎?

於是一群憤青在夜宵桌上激烈地痛斥了婚禮這樣過時的儀式。

01

婚禮真的有必要嗎?

記得這個辯題在奇葩說上有討論,當時覺得作為一個女孩子,沒有婚禮真的不行。

小的時候,最美的愛情不是一見鍾情的怦然心動,也不是偷偷親吻時候的青澀甜蜜,而是套著白色的長手套、漂亮的婚紗、長長的拖尾、漂亮的蝴蝶骨、是交換戒指時候心安和宣讀誓言時候的激蕩....這些都是女孩子們最憧憬的圖景啊。

結束一段戀愛,選擇步入婚姻的殿堂,馬上就加入一個新的家庭生活了,婚禮是這個階段的最好的過渡句。

舉辦婚禮其實就是見證的儀式,

它在於用婚禮的形式,聚集親戚朋友,將新娘和新郎介紹給雙方家庭,廣而告之地賦予雙方婚姻的名分、責任和義務。

但是當現代婚禮流於形式的時候,婚禮的必要性開始受到質疑。

02

我的朋友是個文藝青年,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不辦傳統的婚禮,

他想結婚旅行。不需要用人情關係綁架過來參加婚禮的違心祝福,他只想著祖國的山川湖海,更能見證他們愛情的亙古不變和滄海桑田。

他羡慕的是馮德倫舒淇那樣的婚禮,沒有旁的人,也沒有華麗的婚紗,只有一束鮮豔欲滴的鮮花,婚禮只是他們兩個人的事,兩個人在一起最放鬆自在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儀式。

於是跟老婆商量把半歲大的兒子交給老父老母,他們請半個月婚假,

從他們相識的校園開始起步,勢要將他們的狗糧灑遍祖國大地,他說這樣很浪漫。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老父老母不做那打鴛鴦的棒,而是口沫橫飛地臭駡小兒心中無禮數,家裡祖宗親戚都不準備告知。

於是老父老母決定綁也要把兒子媳婦綁回去結婚,而且還要大擺,於是就有了他訴苦的一幕,他不懂父母為何那麼食古不化,他覺得體驗是最重要的。

父母不懂他為何要這麼離經叛道,他們認為禮數和傳統最重要。

03

朋友之所以覺得辦婚禮是個很不好的體驗,是有原因的。

提起婚禮大家能想到什麼?

我覺得首先是吃。每次回家,遇到親戚辦婚禮,我都是被派去喝喜酒的那個,找到背著小包包的主人,將紅包遞上去,說兩句恭喜,然後隨便找一個桌子坐下來玩手機等菜上桌。

作為一個吃飯巨慢的人,我每次喝喜酒都是餓著肚子回家的,因為大家都太兇殘。在我們那邊,菜上完了還會送上一疊袋子,透明的塑膠袋,然後阿姨們就開始往袋子裡裝食物,一邊裝還一邊說:“我家的小孫子最喜歡吃這個了。”

所以還沒吃飽,桌上就空了。

其次就是婚禮的各種流程了吧,試婚紗、租婚車、接新娘、鬧洞房、挨桌過去敬酒....原本一件很喜慶的事情,被各種應酬給弄得身心俱疲,賓客走了之後,只剩下一地雞毛。

至於那些特別惡趣味的整新郎、鬧伴娘就更不用說了。

04

9月24日,在山東青島,大家看到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沒有豪華的車隊,沒有鑼鼓震天。他們將20輛“交運單車”開上了10公里迎親路,這場簡樸又喜慶的單車婚禮,不僅勤儉節約,而且低碳環保。

但是這樣一場特別的婚禮開始並沒有得到家中長輩的同意。長輩們認為婚姻大事,騎車迎親有點草率。但經過一番交流,雙方父母還是支持了他們的想法。

我覺得這樣的婚禮很好啊,以後回憶都會跟別人的不一樣,特別就是我們銘記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啊。

很多人說沒辦婚禮總覺得沒有儀式感,但是婚禮來自古代,是古時候的產物。那時候人們的婚姻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聘則為妻奔為妾,雙方親友的見證是確立雙方關係的一種方式,也是新郎新娘見面的最好的場合。

但是現在,我們有法律來確定我們的關係,而且不在是盲婚啞嫁了,在結婚之前,我們就有了足夠的機會去瞭解雙方的家庭,婚禮開始變成了份子錢、人情的代名詞,正在越來越不被年輕人喜歡。

將紅包遞上去,說兩句恭喜,然後隨便找一個桌子坐下來玩手機等菜上桌。

作為一個吃飯巨慢的人,我每次喝喜酒都是餓著肚子回家的,因為大家都太兇殘。在我們那邊,菜上完了還會送上一疊袋子,透明的塑膠袋,然後阿姨們就開始往袋子裡裝食物,一邊裝還一邊說:“我家的小孫子最喜歡吃這個了。”

所以還沒吃飽,桌上就空了。

其次就是婚禮的各種流程了吧,試婚紗、租婚車、接新娘、鬧洞房、挨桌過去敬酒....原本一件很喜慶的事情,被各種應酬給弄得身心俱疲,賓客走了之後,只剩下一地雞毛。

至於那些特別惡趣味的整新郎、鬧伴娘就更不用說了。

04

9月24日,在山東青島,大家看到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沒有豪華的車隊,沒有鑼鼓震天。他們將20輛“交運單車”開上了10公里迎親路,這場簡樸又喜慶的單車婚禮,不僅勤儉節約,而且低碳環保。

但是這樣一場特別的婚禮開始並沒有得到家中長輩的同意。長輩們認為婚姻大事,騎車迎親有點草率。但經過一番交流,雙方父母還是支持了他們的想法。

我覺得這樣的婚禮很好啊,以後回憶都會跟別人的不一樣,特別就是我們銘記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啊。

很多人說沒辦婚禮總覺得沒有儀式感,但是婚禮來自古代,是古時候的產物。那時候人們的婚姻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聘則為妻奔為妾,雙方親友的見證是確立雙方關係的一種方式,也是新郎新娘見面的最好的場合。

但是現在,我們有法律來確定我們的關係,而且不在是盲婚啞嫁了,在結婚之前,我們就有了足夠的機會去瞭解雙方的家庭,婚禮開始變成了份子錢、人情的代名詞,正在越來越不被年輕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