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培養“傳媒全球公民”

人民網9月22日電 9月22日,2017年傳媒全球公民培養成果巡展暨2017國際傳媒教育學院迎新典禮在中傳舉行。本次活動以“打開‘視’界,看見未來”為主題,一方面集中展示了學院在國際化實踐教學、國際化人才培養方面的成果,

另一方面學院正式啟動建立“科學與藝術聯合國際教學實踐基地”,並為學院新一屆“傳媒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頒發聘書。

作為教育部在國內批准設立的第一所綜合傳媒類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將秉承中傳六十年傳媒教育的光榮與使命,以“彙聚全球精英,傳播中國智慧”為己任,以培養“傳媒全球公民”為人才培養定位,

通過系統引進國際傳媒高等教育的優質資源,致力於成為國際化傳媒教育的創新示範基地,致力為大家提供國際化成長的養分,致力各位學生成為合格的“傳媒全球公民”。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姜緒范出席了本次活動並發表講話。姜姜緒范肯定學院作為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在國際化教學、國際化師資團隊建設、國際化實習實踐和國際化人才培養中的突破和創新,

同時也對學院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期許。

國際傳媒教育學院書記、常務副院長羅青教授代表學院向2017級新同學表示熱烈歡迎。她回顧了學院這六年來在培養 “傳媒全球公民”,踐行“全球傳媒公民”職責,承擔一系列國家級專案、課題中所取得成果。

同時,希望17級新生能夠秉承學院的育人理念,珍惜時光,為長成一名合格的GMC而努力。

迎新典禮中, 來自2015、2016級的8位GMC優秀暑期實踐代表,

以展示其暑期作品為主線,分享了他們奔赴中國鄉村、中國臺北、美國紐約、英國特倫特、瑞士洛桑等地踐行“美麗中國鄉村計畫”、“國際影像絲綢之路”、“第三大洲計畫”等暑期實踐中的所見所聞,體現了學院根植中國鄉土,汲取國際經驗,傳播中國智慧的宗旨。

優秀暑期實踐代表的分享,旨在激勵2017級新生能夠帶著根植于中國文化的那份自信,學會綜合運用技術、藝術等傳媒手段,

做好中外文化交流的記錄者與踐行者。

一直以來,學院在招生、教學、實踐等方面的創新發展有賴於同跨學科、跨產業、跨年齡等領域院校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促進。本次活動中,學院特聯合北京航空航太飛行學院、北京市第八中學怡海分校、北京達羅捷派中學正式“科學與藝術聯合國際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基地的落成意味著學院在國際化人才選拔及引進無人機拍攝等行業前沿實踐課程方面擁有更廣闊的空間。

與此同時,在此次迎新典禮上,特別設立“GMC年度大使”、“GMC年度優秀作品”頒獎環節,表彰和鼓勵那些在個人學業、學院社團活動及個人創作成果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個人和團隊。

學院本年度所評選出的“GMC年度大使”、“GMC年度優秀作品”代表著的是一份榮譽,承載著的是個人和團隊在ICUC的成長和收穫,彰顯的是ICUC優秀學子們榜樣那份榜樣的力量。

(於明飛)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培養“傳媒全球公民”【2】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培養“傳媒全球公民”【3】

與此同時,在此次迎新典禮上,特別設立“GMC年度大使”、“GMC年度優秀作品”頒獎環節,表彰和鼓勵那些在個人學業、學院社團活動及個人創作成果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個人和團隊。

學院本年度所評選出的“GMC年度大使”、“GMC年度優秀作品”代表著的是一份榮譽,承載著的是個人和團隊在ICUC的成長和收穫,彰顯的是ICUC優秀學子們榜樣那份榜樣的力量。

(於明飛)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培養“傳媒全球公民”【2】

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培養“傳媒全球公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