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若英,一杯為愛癡狂的奶茶!

還記得在一個十六歲冬天的下午,一位女同學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

穿著米黃色羽絨外套,面容白皙,眼睛黑亮,頭髮長長。她戴著耳機,陷入沉思,兜裡揣著一個隨身聽,耳機裡傳來的是劉若英的《原來你也在這裡》。

我隔著窗戶坐在逼仄的課桌前看著她,她背對著我一動不動,她並沒有發現我。直到上課鈴響,她摘下耳機,摁下停止鍵,扭過頭時發現了我,她可能並不會聯想這就是“原來你也在這裡”。

最早聽的劉若英的歌應該是《為愛癡狂》,在十二三歲的時候,買了一個盜版的拼盤磁帶,那個年代流行“一人一首成名曲”,《為愛癡狂》赫然在列。

第一次聽的時候覺得這歌與同一張卡帶上的其他如《冷酷到底》、《下沙》、《愛一人好難》、《盛夏的果實》、《太委屈》不太一樣,它沒有其它那些歌那麼重的“成名曲”的痕跡,

它不是一擊即中地戳入你內心的某點情緒,它甚至顯得有點過時,好像不是一首新歌。

時至今日將近二十年過去,想想這些歌單,還是劉若英的《為愛癡狂》最有餘味,餘味來自它的不迎合、真切卻又層次豐富,像一杯奶茶,茶氣逐漸散發,奶香層層滲透。

關於《為愛癡狂》,有太多故事可講,故事的另一個主角是陳升。這首歌是恩師陳升為助理劉若英量身打造,

據說花了三年多時間和近四百萬台幣的投入,在錄音棚裡奶茶被陳升NG了幾十次。

這首歌出自專輯《少女小漁的美麗與哀愁》,《少女小漁》是張艾嘉導演的一部電影,張艾嘉要人,陳升推薦劉若英當的女主。本來戲裡是有小漁要脫的戲份,但是劉若英拿不准,讓張艾嘉問陳升,張艾嘉來問,陳升又說這是她自己的事,又讓張艾嘉去問劉若英,最後劉若英在一個電話亭給陳升打電話,

他問脫了會怎麼樣,她說會死,他回那就不脫,她問不脫會怎樣,陳升答最多回來繼續給我當助理。最後這場沒有存在的戲依然沒有影響這部電影的成功,劉若英成了影后,這首歌也紅了。

後來,在劉若英冉冉升起時,陳升主動找劉若英解約了,許多年後在侯佩岑主持的《桃色蛋白質》中說起往事,陳升說他不想成為劉若英高飛的限制,她應該有更大的天空,整場採訪從最開始劉若英送專輯給陳升被陳升拒絕,

劉若英便從頭哭到尾。

這個時候她已經是演過《天下無賊》的亞太影后,已經掌握了在鏡頭前面的拿捏有度,可是,就是在陳升面前,她哭得像個淚人,更像是一個未長大的孩子。侯佩岑問陳升“你喜歡她嗎?”,陳升答:“你神經病啊,我不喜歡她怎麼可能為她做這麼多事。”劉若英說風箏的線在他手上,你只要拉一拉我就會回來,陳升不停地搖頭。《風箏》也是早期陳升寫給劉若英的另一首歌。節目結束的時候,陳升並沒有唱《風箏》,而是唱了一首《然而》,

然而你永遠不會知道

我有多麼的喜歡

有個早晨 我發現你在我身旁

然而你永遠不會知道

我有多麼的悲傷

每個夜晚 再也不能陪伴你

當頭髮已斑白的時候

你是否還依然能牢記我

有一句話我一定要對你說

我會在遙遠地方等你

知道你已經不再悲傷

I want you freedom like a bird

Like a bird.....

上大學的時候,對面宿舍的哥們最喜歡的是劉若英,每到週末,他那組裝桌上型電腦兩邊的音箱和低音炮就無限地迴圈《很愛很愛你》、《後來》、《當愛在靠近》、《成全》等。陽光從窗外斜射過來,打在白亮的地板上,折射出透亮的光芒,窗外的微風吹動高大的梧桐,梧桐葉青翠欲滴,奶茶的聲音環繞在這個空間裡。

那時候同學們一起去KTV,女生必點奶茶,也是這些熟悉的歌。至今我仍然記得《後來》的MV,黑色的夜、靜止機械的人、空蕩的房子、噙著淚水穿著黑衣服留著Bob頭的劉若英。

那時的我,總覺得奶茶唱得太平白,沒有高☆禁☆潮甚至沒有技巧,對於為賦新詞強說愁年少如我,總覺得不夠喜歡。我不太明白對面的室友以及最愛KTV點唱劉若英的那個女同學為何喜歡得不得了,如今我大概懂得人都是在找與自己相近的靈魂,他們都面白身修、簡單純粹,他們和劉若英有著相似的個性。

2010年後劉若英陸續也有發片,但曝光總是少了,也在她出新專輯的時候聽上一段時間。找工作的公交上一遍一遍地聽《我們沒有在一起》;在職場最艱難也進步最快的時候聽《幸福就是》;在換了工作之後在堵車的立交橋下聽著《相看兩不厭》和《我懂了》。

可這些場景都不再像那個夏天對面宿舍傳來歌曲時聽得那麼純粹,也不再像那個夜裡K歌房裡她們唱的歌曲聽得那麼認真,那時候的時間是沒有雜質的,聽歌的時候腦子裡沒有別的東西。

可正如奶茶《幸福就是》裡唱的:幸福就是/去包容/卻從不會遺忘自我。我已經包容了如今不能再認真聽二十二歲之前聽的那些歌的我,卻也沒遺忘曾經的自我,我們總要與過去的自己達成和解,因為那都是我們啊。

也正如奶茶《我懂了》裡唱的:

你的單車還在校門口等著

你的課本裝滿青春的酸澀

你的夢想沒有人會記得

你一直都記得

你說我們那些日子傻得很

也許要在很遠很遠的以後

你能看清楚自己的模樣

你能開心的大笑了

你能傷心的淚流

你懂了 你懂了

沒有什麼比時間更無情,她兀自流逝,只有在你看到朱顏辭鏡後驟然醒悟,明白這些道理,並以為自己懂了,可總要經歷這些,才會“你終於不再落寞了/伸出手擁抱宇宙”。

每次聽這首歌的時候,我都猜劉若英也許想到的是在剛進滾石時她稚嫩的模樣,她沒有變過,一直如此,像一杯剛剛浸泡好的溫暖淡雅奶茶。

我是民謠P哥,一個獨立音樂人和音樂自媒體人。

我們的校園搖滾小說《中國樂隊》開始連載了,故事講的是一群玩音樂的孩子登上The Next Great Chinese Band 選秀節目舞臺,最終將豐滿的理想攬在懷中,將骨感的現實踩在腳下。小說的每一章節都配一首原創歌曲,這可能是史上最有情懷的一部小說了。謝謝你的關注!

《風箏》也是早期陳升寫給劉若英的另一首歌。節目結束的時候,陳升並沒有唱《風箏》,而是唱了一首《然而》,

然而你永遠不會知道

我有多麼的喜歡

有個早晨 我發現你在我身旁

然而你永遠不會知道

我有多麼的悲傷

每個夜晚 再也不能陪伴你

當頭髮已斑白的時候

你是否還依然能牢記我

有一句話我一定要對你說

我會在遙遠地方等你

知道你已經不再悲傷

I want you freedom like a bird

Like a bird.....

上大學的時候,對面宿舍的哥們最喜歡的是劉若英,每到週末,他那組裝桌上型電腦兩邊的音箱和低音炮就無限地迴圈《很愛很愛你》、《後來》、《當愛在靠近》、《成全》等。陽光從窗外斜射過來,打在白亮的地板上,折射出透亮的光芒,窗外的微風吹動高大的梧桐,梧桐葉青翠欲滴,奶茶的聲音環繞在這個空間裡。

那時候同學們一起去KTV,女生必點奶茶,也是這些熟悉的歌。至今我仍然記得《後來》的MV,黑色的夜、靜止機械的人、空蕩的房子、噙著淚水穿著黑衣服留著Bob頭的劉若英。

那時的我,總覺得奶茶唱得太平白,沒有高☆禁☆潮甚至沒有技巧,對於為賦新詞強說愁年少如我,總覺得不夠喜歡。我不太明白對面的室友以及最愛KTV點唱劉若英的那個女同學為何喜歡得不得了,如今我大概懂得人都是在找與自己相近的靈魂,他們都面白身修、簡單純粹,他們和劉若英有著相似的個性。

2010年後劉若英陸續也有發片,但曝光總是少了,也在她出新專輯的時候聽上一段時間。找工作的公交上一遍一遍地聽《我們沒有在一起》;在職場最艱難也進步最快的時候聽《幸福就是》;在換了工作之後在堵車的立交橋下聽著《相看兩不厭》和《我懂了》。

可這些場景都不再像那個夏天對面宿舍傳來歌曲時聽得那麼純粹,也不再像那個夜裡K歌房裡她們唱的歌曲聽得那麼認真,那時候的時間是沒有雜質的,聽歌的時候腦子裡沒有別的東西。

可正如奶茶《幸福就是》裡唱的:幸福就是/去包容/卻從不會遺忘自我。我已經包容了如今不能再認真聽二十二歲之前聽的那些歌的我,卻也沒遺忘曾經的自我,我們總要與過去的自己達成和解,因為那都是我們啊。

也正如奶茶《我懂了》裡唱的:

你的單車還在校門口等著

你的課本裝滿青春的酸澀

你的夢想沒有人會記得

你一直都記得

你說我們那些日子傻得很

也許要在很遠很遠的以後

你能看清楚自己的模樣

你能開心的大笑了

你能傷心的淚流

你懂了 你懂了

沒有什麼比時間更無情,她兀自流逝,只有在你看到朱顏辭鏡後驟然醒悟,明白這些道理,並以為自己懂了,可總要經歷這些,才會“你終於不再落寞了/伸出手擁抱宇宙”。

每次聽這首歌的時候,我都猜劉若英也許想到的是在剛進滾石時她稚嫩的模樣,她沒有變過,一直如此,像一杯剛剛浸泡好的溫暖淡雅奶茶。

我是民謠P哥,一個獨立音樂人和音樂自媒體人。

我們的校園搖滾小說《中國樂隊》開始連載了,故事講的是一群玩音樂的孩子登上The Next Great Chinese Band 選秀節目舞臺,最終將豐滿的理想攬在懷中,將骨感的現實踩在腳下。小說的每一章節都配一首原創歌曲,這可能是史上最有情懷的一部小說了。謝謝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