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健康城市TOP10,真是滿滿的槽點

1、 城市健康指數TOP10:鄭州、杭州、哈爾濱、貴陽、長沙、深圳、廣州、北京、烏魯木齊和石家莊。

2、 “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獨獨上海未能進入TOP10。

震驚!第一名竟然是鄭州

城市,是衡量居民健康指數的一個重要維度,健康城市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健康城市的定義是:

“健康城市應該是一個不斷開發、發展自然和社會環境,並不斷擴大社會資源,使人們在享受生命和充分發揮潛能方面能夠互相支持的城市”。

截止2000年,全世界約有4000多個城市通過各種途徑加入了全球健康城市網路。

到2003年10月,全球共計3000多個城市、社區、鄉鎮、村莊、島嶼加入到健康城市專案。截止到2008年10月,加入健康城市聯盟的城市和組織的數量達到了120個。

中國對健康城市建設起步較晚,但一直在加緊步伐。

2007年底,愛衛辦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啟動了建設健康城市、區(鎮)活動,並確定上海市、杭州市、蘇州市、大連市、克拉瑪依市、張家港市、北京市東城區、北京市西城區、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上海市金山區張堰鎮十個市(區、鎮)為全國第一批建設健康城市試點,

拉開了中國建設健康城市的新篇章。

建設健康城市的風氣日益濃郁,“健康城市榜”由此應運而生,十座城市榜上有名。

要說的是,這一榜單可不是“duang”一聲就輕易誕生的,而是經歷了一個嚴謹科學的調研過程。

這個榜單來源於《2016年度中國健康報告》,由昊達生活方式研究院和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連袂展開調研。

2016年度,生活榜研發團隊在32個省會城市、自治區首府、直轄市和深圳市,採用10000個有效樣本,進行了資料獲取、調研與分析,得出了這一學術結果。

結果表明,自評健康(認為自己是否健康)作為一個評價的指標時,並不是地區經濟發展水準越高的地方居民就認為自己最健康。

中國大陸32個城市健康指數Top10

(1-5分,分數越高越健康)

那麼,這些健康城市榮登榜單的“王炸”到底是什麼?一起探個究竟:

在十大健康城市排名中,河南省會鄭州位列首位,可能出乎很多人預料。

地處霧霾籠罩主要區域,生態綠化建設較為滯後,是人們對這座城市的大致觀感。在北京師範大學主導的“中國民生發展指數”調查中,鄭州“生態環保”指數值,在35個城市中排第34名,這足以說明鄭州生態環境建設任重道遠。

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佈的《2013年度中國最佳醫院綜合排行榜》中,河南僅有鄭大一附院上榜,位列第85名;至於醫院專科排名,河南更是“全軍覆沒”。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鄭州以及河南省醫療水準實有很大提升空間。

但在健康城市居民主觀滿意度調查中,這座城市的確得分至高。換句話說,不管外人怎麼看,不管客觀條件如何,鄭州本地居民對自己的健康生活的滿意度還是非常高的,這可能與居民心態有很大關係。

自古至今,杭州都是以高顏值名世。從歷代文人騷客的無上讚頌,到現在西子湖畔人潮洶湧,杭州這座人間天堂,著實享盡了健康宜居的美譽。生態環境與自然人文風物的高“顏值”,從大處說,是杭州獨具魅力、富有競爭力的優勢和戰略資源,從小處說,是居民健康與幸福生活最根本的保證。

2001年,“聯合國人居獎”;2002年,“國際花園城市”獎;2006年,“東方休閒之都”稱號;2007年,“國際旅遊金星獎”……杭州在生態與宜居方面拿獎從不手軟,或將在全國城市群中持續領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風冬有雪”,哈爾濱因為獨特地理和資源稟賦擁有了四季分明、風景各異的生態宜居優勢。而事實上,哈爾濱一直以來,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天鵝項下的明珠”,以“冰城夏都”的生態城市形象聞名於世。

據統計,哈爾濱森林覆蓋率達42.39%,數十座山峰競秀鬥翠,森林公園18個,其中國家級12個;自然保護區20多個,空氣清新,環境幽美,是一個天然大氧吧,城市居民健康滿意度高自然也就不足為奇。

優良的生態環境是貴陽的一大特點,人們常常用這樣一句話來寫意貴陽“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裡”,這裡森林覆蓋率高達47.78%,為首個國家森林城市。

除了天然條件好,貴陽城市管理者也一直在生態上大作文章。自2000年起,貴陽市就開始探尋生態發展之路,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經過十多年來的努力探索,已經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顆明珠,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貴陽模式”。2015年,貴陽上榜“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稱號,當屬恰如其分。

橘子洲頭、嶽麓山上、梅溪湖邊……長沙的生態標杆在全國有口皆碑。 資料顯示,2016年,長沙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67天,優良率為73.0%,比2015年增加9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較2015年削減8.52%、2.76%、2.89%和1.65%。這都在說明,在宜居城市建設方面,長沙一直在努力,且成效顯著。

除了經濟發展朝氣蓬勃、後勁十足、體量巨大之外,深圳還展示給世人另外一種美好形象:天空蔚藍,空氣潔淨,綠樹成蔭。這個常年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生態園林城市,森林覆蓋率高達47.6%,共有615個公園,總面積達159860公頃。良好生態氛圍、優質宜居環境,已成為深圳無可替代軟實力。

2016年3月,健康深圳已列入政府工作主要目標。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合作完成的《2016中國健康城市發展報告》顯示,31個省會和計畫單列市健康指數排名中,深圳當仁不讓位居榜首。

“讓住在城裡的人,早上睡覺能被鳥叫醒,晚上還能數星星。”這是廣州人對於“新型城市化”的形象理解。經歷了亞運會的廣州,城市面貌實現“大變”,不僅顏值提升不少,健康宜居指數也有所上升。

作為霧霾重災區,北京能身列“健康城市榜”,的確頗為意外。但在健康領域,北京仍具一個全國其他城市不能比擬的優勢,即醫療條件。作為全國的醫療中心,北京擁有全國數量最多、水準最高的三甲醫院與醫學科研機構。

2016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發佈了《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在“城市環境健康性”排名最高的10個城市中,烏魯木齊位列第八,足以說明這座西北重鎮生活環境之優越。

同樣作為霧霾經常籠罩的地方,同樣被居民評選為健康指數最高城市之一,這讓很多人看到這個結果似乎都有點兒難以置信。但調查結果的確如此。

當然,石家莊人是很關心霧霾問題的,在“您最期待改善的生態環境”調查中,50.17%的石家莊居民期待改善空氣品質。全國受訪者中有35.2%的認為應優先改善空氣品質,看來石家莊受訪者對空氣品質的關注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編輯丨Min

視覺丨唐校長、叮叮

實習生丨成功

合作丨txt@duxianghui.cn

轉載圖文請聯繫生活榜後臺,歡迎轉發

©本報告資料來源昊達生活方式研究院。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鄭州以及河南省醫療水準實有很大提升空間。

但在健康城市居民主觀滿意度調查中,這座城市的確得分至高。換句話說,不管外人怎麼看,不管客觀條件如何,鄭州本地居民對自己的健康生活的滿意度還是非常高的,這可能與居民心態有很大關係。

自古至今,杭州都是以高顏值名世。從歷代文人騷客的無上讚頌,到現在西子湖畔人潮洶湧,杭州這座人間天堂,著實享盡了健康宜居的美譽。生態環境與自然人文風物的高“顏值”,從大處說,是杭州獨具魅力、富有競爭力的優勢和戰略資源,從小處說,是居民健康與幸福生活最根本的保證。

2001年,“聯合國人居獎”;2002年,“國際花園城市”獎;2006年,“東方休閒之都”稱號;2007年,“國際旅遊金星獎”……杭州在生態與宜居方面拿獎從不手軟,或將在全國城市群中持續領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風冬有雪”,哈爾濱因為獨特地理和資源稟賦擁有了四季分明、風景各異的生態宜居優勢。而事實上,哈爾濱一直以來,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天鵝項下的明珠”,以“冰城夏都”的生態城市形象聞名於世。

據統計,哈爾濱森林覆蓋率達42.39%,數十座山峰競秀鬥翠,森林公園18個,其中國家級12個;自然保護區20多個,空氣清新,環境幽美,是一個天然大氧吧,城市居民健康滿意度高自然也就不足為奇。

優良的生態環境是貴陽的一大特點,人們常常用這樣一句話來寫意貴陽“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裡”,這裡森林覆蓋率高達47.78%,為首個國家森林城市。

除了天然條件好,貴陽城市管理者也一直在生態上大作文章。自2000年起,貴陽市就開始探尋生態發展之路,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經過十多年來的努力探索,已經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顆明珠,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貴陽模式”。2015年,貴陽上榜“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稱號,當屬恰如其分。

橘子洲頭、嶽麓山上、梅溪湖邊……長沙的生態標杆在全國有口皆碑。 資料顯示,2016年,長沙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67天,優良率為73.0%,比2015年增加9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較2015年削減8.52%、2.76%、2.89%和1.65%。這都在說明,在宜居城市建設方面,長沙一直在努力,且成效顯著。

除了經濟發展朝氣蓬勃、後勁十足、體量巨大之外,深圳還展示給世人另外一種美好形象:天空蔚藍,空氣潔淨,綠樹成蔭。這個常年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生態園林城市,森林覆蓋率高達47.6%,共有615個公園,總面積達159860公頃。良好生態氛圍、優質宜居環境,已成為深圳無可替代軟實力。

2016年3月,健康深圳已列入政府工作主要目標。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合作完成的《2016中國健康城市發展報告》顯示,31個省會和計畫單列市健康指數排名中,深圳當仁不讓位居榜首。

“讓住在城裡的人,早上睡覺能被鳥叫醒,晚上還能數星星。”這是廣州人對於“新型城市化”的形象理解。經歷了亞運會的廣州,城市面貌實現“大變”,不僅顏值提升不少,健康宜居指數也有所上升。

作為霧霾重災區,北京能身列“健康城市榜”,的確頗為意外。但在健康領域,北京仍具一個全國其他城市不能比擬的優勢,即醫療條件。作為全國的醫療中心,北京擁有全國數量最多、水準最高的三甲醫院與醫學科研機構。

2016年6月14日,中國科學院發佈了《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在“城市環境健康性”排名最高的10個城市中,烏魯木齊位列第八,足以說明這座西北重鎮生活環境之優越。

同樣作為霧霾經常籠罩的地方,同樣被居民評選為健康指數最高城市之一,這讓很多人看到這個結果似乎都有點兒難以置信。但調查結果的確如此。

當然,石家莊人是很關心霧霾問題的,在“您最期待改善的生態環境”調查中,50.17%的石家莊居民期待改善空氣品質。全國受訪者中有35.2%的認為應優先改善空氣品質,看來石家莊受訪者對空氣品質的關注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編輯丨Min

視覺丨唐校長、叮叮

實習生丨成功

合作丨txt@duxianghui.cn

轉載圖文請聯繫生活榜後臺,歡迎轉發

©本報告資料來源昊達生活方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