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司機:搞貨運,再這樣下去就得“吃土”了

惡性壓價的市場競爭、層層剝皮的行業“潛規則”等,都是紮在貨車司機心中深深的苦與痛。如果貨運市場再這樣爛下去,司機們真的就得”吃土”了!

層層轉包,運費直逼成本極限

租個門臉、一張辦公桌、一台電腦、一部電話,就是一個“物流公司”,業內人稱之為“配貨黃牛”。很多所謂的“協力廠商物流”甚至連道路從業資質都沒有,就是通過把控貨源,再層層轉包到個體司機手裡,運費直逼成本極限。

而且,在今年貨源不足的情況下,貨主為了最大限度減少運輸成本,想盡辦法多裝多運,“你不超載有人超載,你不運有別人運”,結果就是惡性循環不斷下去。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車隊老闆說,

他的車隊每年為路上的罰款支出十幾萬元。在不違章不超載、正常行駛的情況下,平均每輛貨車每年罰款“預算”約6000元。

層層剝皮,油卡大堆鈔票太少

運費拖欠、油卡抵運費等業內潛規則又“扒”司機們一層皮。有時候貨不賣完貨主就不結帳,一拖就得好幾天。可能開始估摸著收益還不錯,可是等上貨、卸貨,再到貨主最後結帳就耽擱了幾天,算了算多出的開銷還是沒掙錢。

另外,試問現在哪個貨車司機手裡沒有幾萬元的油卡?

物流公司用油卡給司機沖抵運費,已經是貨運行業見怪不怪的潛規則。司機普遍反映,大家都在用油卡,也在掙油卡。平均下來,一輛貨車每年至少要收四五萬元的油卡。一趟活兒下來,有的司機收的全是油卡,有的甚至連過路費和保險都沒錢交。

所以你們可以想想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物流公司在買賣油卡!

物流公司為什麼要用油卡抵運費?油卡可以抵稅,有些物流公司就是借此來維持生存。

有的司機貪圖便宜買了這種油卡,卻不知這樣的油卡必須當月用完,否則就會被物流公司“凍結”。如果油卡當月沒有用完,按規定就不能抵稅了。因此,有些物流公司一到月底就會把油卡掛失,司機再沒辦法使用。這種司機上當被騙的情況在各地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