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年,河北安排1500萬元用於雄安新區農民就業創業

日前,河北省人社廳印發了《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培訓實施方案》,要精選優質培訓資源組織開展就業創業培訓,把雄安新區的農民變市民,把普工變技工,把技工變工匠。

確保雄安新區有培訓願望和就業能力的被征地農民都能享受一次免費的就業創業培訓。2017年完成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培訓1萬人,確保有就業願望的培訓人員就業率達到90%以上。2018年—2020年,根據雄安新區發展實際確定目標任務。2017年從省級創業扶持資金中安排1500萬元用於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就業創業工作。2018年起,根據實際安排專項資金。

培訓模式多種多樣

按照《方案》,培訓機構將從京津冀高等院校、職業技工院校、大型企業培訓中心、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等培訓機構中擇優確定。

採取就地就近設立培訓場地、與用人單位聯合施教等形式,為雄安新區被征地農民量身定制就業創業培訓。

職業技能培訓,對有國家職業標準的要嚴格執行《國家職業標準》規定的標準學時,

對未納入國家職業標準的要結合培訓內容和培訓合格後技能水準等因素確定培訓學時且原則上不低於80標準學時。創業培訓,按規定不低於80標準學時。各類培訓要在職業技能培訓或創業培訓標準學時的基礎上,增設不低於10標準學時的道德禮儀、安全法紀、身心健康等適應性培訓。

培訓內容涉及了方方面面

根據雄安新區產業發展需求和未來城市發展管理需要,

開展物業、保安、綠化、軌道交通等公共服務類培訓。

家政服務培訓。開展家政服務員、育嬰員、養老護理員等方面培訓。面向京津家政服務需求,發揮省內家政服務龍頭機構作用,開展定向、定崗式培訓,打造“冀星金圍裙”和“冀星金管家”家政服務品牌。

新業態培訓。開展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數位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訓。

對有意願從事電子商務、快遞等行業的被征地農民開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業態培訓。

家庭手工業培訓。服務雄安新區旅遊業發展,組織開展刺繡、葦編、木雕等地方特色家庭手工業培訓。

現代服務業培訓。開展美容美髮、西式烹飪、西式麵點、旅遊服務、酒店管理、市場行銷等現代服務業技能培訓。

建築業培訓。圍繞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需求,與大型建築業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開展對接培訓,

鼓勵具備培訓能力的大型企業對招聘的建築工人自主開展崗前技能培訓;對不具備培訓能力的建築企業,支援社會培訓機構開展訂單式培訓。

創業培訓。對有創業願望、創業經驗或有創業實體轉型升級需求的被征地農民,開展“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