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焦點|月餅券再度遇冷,黃牛慨歎收券難

人民廣場擺攤的月餅券黃牛感歎生意慘澹 本版攝影/晨報記者 徐妍斐

晨報記者 徐妍斐

距離中秋僅剩下一周,滬上月餅銷售進入最高☆禁☆潮。相比去年,今年月餅券市場再度遇冷,黃牛生意寥寥,紛紛感歎“月餅券比起難賣更難收”。而另一方面,月餅零售市場仍在煥發活力,鮮肉月餅繼續走俏的同時,線上銷售占比逐漸增加。

食品專家透露,相比往年,今年申城月餅市場更加百花齊放,滇式、臺式等外地月餅也開始變得常見。

老字型大小月餅銷售火爆

一名排隊的阿婆告訴記者,自己早上7點過來時,前面就已經有幾十米長了,由於顧客太多,現場採取了限購措施,鮮肉月餅每人每次限買4盒,每盒10個,45元一盒。由於排隊時間較長,現場一些黃牛叫賣起現貨,但價格翻了兩三倍不等。

南京東路的新雅粵菜館,一旁的專賣店裡人頭攢動,都是前來提貨拿盒裝月餅的人,各種禮盒按照平價和中高檔被分為兩個櫃檯領取。而店門口,鮮肉月餅和散裝月餅銷售也分了兩波,買散裝月餅要排隊將近一小時,而鮮肉月餅則要排隊2小時以上。同樣,這裡的鮮肉月餅、醃篤鮮月餅和大蝦芝士鮮肉月餅都是每人限購4盒,蟹肉鮮肉月餅則已經全部售罄。

今年發月餅券的企業少

每年的這個時候,人民廣場19號地鐵站出口的下沉式廣場裡,許多黃牛都在此擺攤收月餅票,今年也不例外。但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月餅券生意頗為慘澹。

老張的攤子就在下沉式廣場的入口轉角,人流量最大,因此附近幾個黃牛裡,要數他門前最熱鬧。不過,來問的人多,成交的卻很少,一些路人問一下收券的價格後就搖搖頭走了。“今年收券很難,企業發的券少了,

就杏花樓、新雅、功德林這幾家多些。”由於臨近中秋節,月餅收購價格不高,記者詢問了一圈黃牛,杏花樓和新雅的月餅券收購價格多在5-5.5折。不少路人問完價格後,覺得還不如自吃。“現在來問價格的人,手裡的月餅票一般都只有幾張,要是數量多一點麼,價格還可以談。”

這時,來了一位老先生要買一張90元的新雅月餅券,兩人商量價格後以70元成交。出乎意料的是,老張手裡連一張這款券都拿不出來。

他先去向隔壁幾名黃牛找券但無果,只得返回來讓老先生幫他看著攤子,他去附近取票。

隔壁攤子的黃牛小李告訴記者,老張是去附近的公司取票,“現在生意太淡了,不敢提前拿券,怕砸在手裡,所以生意來了再去拿券。今年月餅券的生意差不多只有去年的1/5,和過去最鼎盛時期更不能比。以前多的時候我一天往公司跑十幾趟拿券,現在已經下午了,我還一單都還沒做成。比起難賣,現在收券更難”。

廣式月餅占比逐年下降

記者從部分廠家瞭解到,去年受政策影響,企業團購訂單增加,而今年同樣受政策影響,企業團購訂單受到抑制,預計的月餅“大年”並沒有到來,一些廠家還為此下調了計畫產量。

不過,雖然團購市場有所影響,但零售市場仍然充滿活力。上海食品協會秘書長高克敏告訴記者,近年來,廣式月餅的市場占比不斷下滑,而以鮮肉月餅為主的蘇式月餅份額不斷增加。廣式月餅以前可以占到市場的70%-80%,現在大概在60%-70%。廣州、香港的一些品牌月餅,江浙企業的月餅,包括滇式月餅、臺式月餅,今年紛紛湧入上海市場,規模比往年要大。

而本地月餅的線上銷售近年來也越來越火。記者從新雅粵菜館瞭解到,目前官方網店的線上零售銷量已占到月餅總銷量的10%-20%,今年創新開發的一系列新品月餅,也帶動了傳統款月餅的銷售,儘管團購訂單有所減少,但預計今年月餅產銷量仍能和去年持平。

[提 醒]

找企業定制月餅需警惕廠商資質

今年一些企業將視線轉投個性化“定制月餅”,直接向員工發實物。記者在電商網站看到,許多月餅銷售店鋪都提供“企業定制”服務,有的在包裝上印上企業LOGO,而有的可以直接把企業LOGO打在月餅上。

“對於小企業來說,可能一兩千隻的量已經很大了,但在大企業看來,不可能為了這點數量的月餅去特地開模具。”一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如果企業打算個性化定制月餅,最好到工廠裡去看過生產資質和條件後再下訂單。

該人士告訴記者,一般有資質的生產企業出廠會有一道檢驗關,比如測月餅中心溫度是否達到85℃,會不斷抽檢,而無證作坊顯然不會有這道工序。另外,更加不能輕易定制的是冰皮月餅,冰皮月餅沒有經過烘焙的程式,菌落指數很容易超標。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會長顧振華表示,手工作坊生產條件有限,不太可能領取相關許可證件,加工量比較大的話,食品安全風險陡增。

比起難賣,現在收券更難”。

廣式月餅占比逐年下降

記者從部分廠家瞭解到,去年受政策影響,企業團購訂單增加,而今年同樣受政策影響,企業團購訂單受到抑制,預計的月餅“大年”並沒有到來,一些廠家還為此下調了計畫產量。

不過,雖然團購市場有所影響,但零售市場仍然充滿活力。上海食品協會秘書長高克敏告訴記者,近年來,廣式月餅的市場占比不斷下滑,而以鮮肉月餅為主的蘇式月餅份額不斷增加。廣式月餅以前可以占到市場的70%-80%,現在大概在60%-70%。廣州、香港的一些品牌月餅,江浙企業的月餅,包括滇式月餅、臺式月餅,今年紛紛湧入上海市場,規模比往年要大。

而本地月餅的線上銷售近年來也越來越火。記者從新雅粵菜館瞭解到,目前官方網店的線上零售銷量已占到月餅總銷量的10%-20%,今年創新開發的一系列新品月餅,也帶動了傳統款月餅的銷售,儘管團購訂單有所減少,但預計今年月餅產銷量仍能和去年持平。

[提 醒]

找企業定制月餅需警惕廠商資質

今年一些企業將視線轉投個性化“定制月餅”,直接向員工發實物。記者在電商網站看到,許多月餅銷售店鋪都提供“企業定制”服務,有的在包裝上印上企業LOGO,而有的可以直接把企業LOGO打在月餅上。

“對於小企業來說,可能一兩千隻的量已經很大了,但在大企業看來,不可能為了這點數量的月餅去特地開模具。”一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如果企業打算個性化定制月餅,最好到工廠裡去看過生產資質和條件後再下訂單。

該人士告訴記者,一般有資質的生產企業出廠會有一道檢驗關,比如測月餅中心溫度是否達到85℃,會不斷抽檢,而無證作坊顯然不會有這道工序。另外,更加不能輕易定制的是冰皮月餅,冰皮月餅沒有經過烘焙的程式,菌落指數很容易超標。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聯合會會長顧振華表示,手工作坊生產條件有限,不太可能領取相關許可證件,加工量比較大的話,食品安全風險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