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法國藝術家Alain&Elisabeth中國首展,中法木藝思想擦出火花

當天的上海,陰雨綿綿,但依然有近百位木藝愛好者來到現場。

9月24日,由譚木匠、中華手工雜誌社、言幾又聯合主辦的法國藝術家阿蘭(Alain)和伊莉莎白(Elisabeth)的“對話”沙龍活動,在言幾又書店·上海虹橋店舉辦。

5位嘉賓在言幾又的弧形劇場裡,展開了一場熱烈的中法木藝思想交流。同時,為期3天的微型展也揭開神秘面紗,可零距離欣賞到兩位法國藝術家首次在中國展出的作品。

從左到右依次為:伊莉莎白、阿蘭、黃厚石、王亞菲、鄭靜。

“對話”沙龍活動由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副院長鄭靜擔任主持,

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黃厚石、“王石頭木作”創始人王亞菲齊聚活動現場,同來到現場的木藝愛好者一起,對話法國藝術家阿蘭&伊莉莎白。

阿蘭(Alain Mailland),法國藝術家,雖然直到28歲才開始學習木材車削製作,

但多年的藝術修養和對木藝的熱誠追求,讓他很快便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技藝。憑藉獨具匠心的作品,很快在國際上聲名鵲起,他的作品曾在法國和美國的多家博物館展出。

受阿蘭的影響,妻子伊莉莎白(Elisabeth Mezieres)也投身木藝,從實用的木器到以“朴樹木”為特色的藝術創作,

她的作品在法國大受追捧。

“對話”沙龍上,阿蘭和伊莉莎白還對他們的作品和創作理念做了詳細介紹。兩位藝術家常常以大自然中的生物、景象作為靈感來源。“不是我在雕刻木頭,而是我與木頭一起在創作。”此外,阿蘭認為技藝、工具也是實現靈感必不可少的一環。

“在創作中,我們會不斷學習和精進木作技藝。為了讓作品達到最理想的狀態,我們甚至會在創作中改良和發明新的工具。”

隨後,5位嘉賓圍繞木藝傳承、藝術與技術、科技與手工等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作為“對話”沙龍的主持人,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副院長鄭靜表示,中國是一個崇尚制木而又善治木的國家,幾千年輝煌的制木文化,就是一代代木藝匠人們積累傳承下來的。而匠人的使命除了做好作品,也肩負著傳承的重任。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人制度以及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的確對傳統手工藝的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黃厚石認為新技術、新科技只是手工藝的輔助。手工藝術最珍貴的,就是尋求偶然地靈光一現的瞬間,而這也是機械、科技永遠替代不了的。兩位法國藝術家把對於大自然的生命感悟,運用到作品當中,實現了藝術家與木頭的生命互換,讓作品呈現出感人的生命律動。

從中國美術學院壁畫系畢業後,王亞菲轉而從事木藝,在西湖邊創辦了“王石頭木作”。作為中國新生代木藝家,他的作品偏實用木器,也更看重色彩與線條的表現。“傳統木藝的傳承、科技與技術的創新運用,只要能做出好作品,我都很樂意去接受並融入到創作中。現在也有很多年輕的朋友喜歡木藝、喜歡傳統手工藝,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阿蘭說到,在法國,手工藝也同樣受到了工業時代的衝擊。好在有行業協會的堅持,手工技藝得以持續下來。如今有很多年輕人在學校裡學習手工藝並到工坊裡參與實踐。在談到“科技與手工”的關係的時候,阿蘭認為,這兩者並不矛盾,而是像是打乒乓球一樣,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係。

伊莉莎白談到越來越多的女性也願意從事辛苦的手工藝術。在談到工業時代手藝人的生存狀態也受到影響的話題時,伊莉莎白認為,手藝人應該先想清楚自己的定位,是要以此求得財富還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做好一件作品。慶倖依然有很多人欣賞手工藝,有很多像她一樣的女性從事到手藝創作中。

互動問答環節,現場的觀眾也紛紛加入到熱烈的討論之中。

一邊是東西方木藝的思想盛宴,另一邊則是令人眼前一亮的阿蘭&伊莉莎白“藝·木·家”微型展。雖然展出的作品只有8件,但每一件都十分精美,創意非凡。

阿蘭和伊麗莎將大自然的生命力賦予作品,仿佛它們都有了靈魂。與傳統木藝偏重日用功能不同,阿蘭和伊莉莎白將木頭的藝術可塑性突破到更開闊的領域,讓木呈現出無限可能。黃厚石教授評價阿蘭和伊麗莎的作品裡“充滿了生命的律動”“是藝術家與材料的生命互換”。

書店一角的木桌上,展出的譚木匠木梳既有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又有清新個性的當下設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談及這次的“藝·木·家”系列活動,阿蘭和伊莉莎白是受中國木梳第一品牌譚木匠的邀請,首次將作品帶到中國展出。同時,兩位法國藝術家也是希望與中國的木藝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談及對中國木藝的看法,阿蘭讚不絕口:“中國的木作技藝底蘊深厚,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比如譚木匠,既能夠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又懂得與時俱進地發掘新鮮的設計力量,讓一把小小的木梳,成為了中國文化的載體和傳播者,非常值得敬佩!”

據悉,這次的“對話”沙龍和微型展,為“藝·木·家”系列活動的組成之一。9月29日至10月22日,阿蘭和伊莉莎白在中國的首次正式作品展,將在江蘇句容尚島1912木匠谷藝術館舉辦,展出兩位藝術家從法國帶來的25件木藝作品。

10月1日至3日,木匠谷藝術館還將開設譚木匠“藝·木·家”木藝課堂,阿蘭和伊麗莎將親自教授部分獨特的木工技藝。

作為“對話”沙龍的主持人,南京藝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副院長鄭靜表示,中國是一個崇尚制木而又善治木的國家,幾千年輝煌的制木文化,就是一代代木藝匠人們積累傳承下來的。而匠人的使命除了做好作品,也肩負著傳承的重任。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人制度以及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的確對傳統手工藝的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

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黃厚石認為新技術、新科技只是手工藝的輔助。手工藝術最珍貴的,就是尋求偶然地靈光一現的瞬間,而這也是機械、科技永遠替代不了的。兩位法國藝術家把對於大自然的生命感悟,運用到作品當中,實現了藝術家與木頭的生命互換,讓作品呈現出感人的生命律動。

從中國美術學院壁畫系畢業後,王亞菲轉而從事木藝,在西湖邊創辦了“王石頭木作”。作為中國新生代木藝家,他的作品偏實用木器,也更看重色彩與線條的表現。“傳統木藝的傳承、科技與技術的創新運用,只要能做出好作品,我都很樂意去接受並融入到創作中。現在也有很多年輕的朋友喜歡木藝、喜歡傳統手工藝,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阿蘭說到,在法國,手工藝也同樣受到了工業時代的衝擊。好在有行業協會的堅持,手工技藝得以持續下來。如今有很多年輕人在學校裡學習手工藝並到工坊裡參與實踐。在談到“科技與手工”的關係的時候,阿蘭認為,這兩者並不矛盾,而是像是打乒乓球一樣,是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係。

伊莉莎白談到越來越多的女性也願意從事辛苦的手工藝術。在談到工業時代手藝人的生存狀態也受到影響的話題時,伊莉莎白認為,手藝人應該先想清楚自己的定位,是要以此求得財富還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做好一件作品。慶倖依然有很多人欣賞手工藝,有很多像她一樣的女性從事到手藝創作中。

互動問答環節,現場的觀眾也紛紛加入到熱烈的討論之中。

一邊是東西方木藝的思想盛宴,另一邊則是令人眼前一亮的阿蘭&伊莉莎白“藝·木·家”微型展。雖然展出的作品只有8件,但每一件都十分精美,創意非凡。

阿蘭和伊麗莎將大自然的生命力賦予作品,仿佛它們都有了靈魂。與傳統木藝偏重日用功能不同,阿蘭和伊莉莎白將木頭的藝術可塑性突破到更開闊的領域,讓木呈現出無限可能。黃厚石教授評價阿蘭和伊麗莎的作品裡“充滿了生命的律動”“是藝術家與材料的生命互換”。

書店一角的木桌上,展出的譚木匠木梳既有古色古香的傳統風格,又有清新個性的當下設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談及這次的“藝·木·家”系列活動,阿蘭和伊莉莎白是受中國木梳第一品牌譚木匠的邀請,首次將作品帶到中國展出。同時,兩位法國藝術家也是希望與中國的木藝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談及對中國木藝的看法,阿蘭讚不絕口:“中國的木作技藝底蘊深厚,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比如譚木匠,既能夠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又懂得與時俱進地發掘新鮮的設計力量,讓一把小小的木梳,成為了中國文化的載體和傳播者,非常值得敬佩!”

據悉,這次的“對話”沙龍和微型展,為“藝·木·家”系列活動的組成之一。9月29日至10月22日,阿蘭和伊莉莎白在中國的首次正式作品展,將在江蘇句容尚島1912木匠谷藝術館舉辦,展出兩位藝術家從法國帶來的25件木藝作品。

10月1日至3日,木匠谷藝術館還將開設譚木匠“藝·木·家”木藝課堂,阿蘭和伊麗莎將親自教授部分獨特的木工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