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速度與激情”黃埔上演,又一個550億專案落戶,總部經濟秒殺對手,不服來辯!

“總部經濟”火力全開

9月21日,凱德置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約落戶,

投資550億元,設立凱德集團華南區運營總部、開發城市更新項目,並引進凱德旗下來福士、雅詩閣、凱德商用等知名品牌。

9月20日,寶能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總部在科學城破土動工,投資總額30億元,將建設成為科學城的地標性建築。

9月19日,由科學服務領域的世界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投資的精准醫療客戶體驗中心在廣州國際生物島開業。

9月18日,廣州市黃埔區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與雅居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簽訂產業導入及城市更新合作框架協議。

雅居樂集團將其旗下的生活服務、環保、教育、建設、地產等板塊核心業務導入該區,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總部項目。

9月12日,滴滴出行簽約,在中新知識城設立滴滴集團華南運營中心,承擔華南地區業務。

9月12日,廣藥白雲山國際醫療器械創新園落戶黃埔,園區建成後預計可吸收投資50億元,

創造500億元年產值。

9月5日,寶潔中國數字創新中心落戶,計畫投資1億美元。

9月5日,中歐“一帶一路”產業基金首批三個高端醫療項目簽約落戶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這三個高大上的專案包括廣州巴賽隆納國際醫院、巴賽隆納大學醫學院-廣州醫科大學聯合教育專案以及鉑頌醫療中心。

在9月份之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還有GE生物科技園、百濟神州、卡斯馬、雪松等30多個投資超過10億元的項目簽約或動工建設。

高大上的企業與專案落戶的激情高漲,初步統計,肩負著廣州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核心區重任的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彙聚了廣州全市1/4的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全市1/2。

但更恐怖的是速度!4月簽約,5月用地掛牌,6月土地成交,9月破土動工。寶能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總部從落地到生根,僅用了3個月。業界大呼“太快了”!其實這不算快的。百濟神州從簽約到動工只用了約半個月;愛麗思項目從拿地到動工,

只用了2個月時間;卡斯馬汽車系統專案自今年3月簽約落戶後,在20天內完成20萬立方米的填土任務,最終確保專案3月交地、4月進場動工……這才是真正的速度。

據記者瞭解,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政策兌現的時限要求是34個工作日內,這是全國唯一限時兌現的區域,得到了企業界的高度讚賞。

國家創新樞紐排頭兵樹立總部經濟新標杆。

“黃金10條”碩果累累

今年,來自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重磅消息一直持續刷屏,黃金十條、美玉十條、風投十條……等等。今年2月,四個“黃金十條”新政重磅發佈,預計惠及近2000家區內企業,讓連年來的招商引資達到新一波高☆禁☆潮。

“我們拿出了22億元的財政預算。”廣州開發區政策研究室主任陳永品說這句話時底氣十足。四個“黃金10條”扶持力度之大,在全國開發區中達到了領先水準,甚至趕超了部分開發區。其中對現有企業,拿出其對地方經濟貢獻的50%至90%連續3年給予獎勵,推動包括快消產業在內的企業轉型升級,以“互聯網+”為契機和抓手,將開發區“製造”和開發區“智造”充分融入,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集約化、智慧化、綠色化、網路化、服務化轉變。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意圖十分明顯——要通過這一新政,彌補區域政策弱項,在與兄弟開發區的競爭中搶佔更多高端資源。而且主要針對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四大產業的最新發展政策,其中,對總部經濟鼓勵力度最大。

這個力度有多大?從總部落戶、到總部企業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都有相對應的獎勵。比如,先進製造企業和現代服務業落戶黃埔區,獎勵上限調高為1000萬元,而總部企業則是1500萬元,遠遠超過其他開發區開出的數字。

企業增長獎勵力度同樣前所未有。黃埔區予以對該區經濟產生重大貢獻的總部企業“返利”,最高可以達到90%。如果是2017年初來乍到的企業,則連續3年按照對區域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的100%予以獎勵,也就是說,一個企業為黃埔區創造了1億元的經濟貢獻,黃埔區將傾囊而出,返還1億元獎勵。

那麼,一個落戶該區域的企業最高可以拿到多少獎勵?以目前黃埔區內一個產生全口徑10億經濟貢獻的企業為例,總部企業可獲獎勵最高,達到1.32億元。而製造業、商貿服務業和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的一年最高可拿到的獎勵數字則分別為4400萬元、8800萬元及1.1億元。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新增內資企業5381個,增長103%;註冊資本333億元,增長168%;新引進的重大項目已入統營業收入超5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7.6億美元,增長41.9%,繼續位居全市首位,已完成市下達年度指標的78%,新增內資企業註冊資本增長1.7倍。

還沒完呢!另外,還有30家總部項目和一大批科技企業專案正在洽談推進中。據悉,中建全國軌道交通總部、中鋁集團華南總部基地、中遠海運集團華南總部、中交隧道工程局華南總部等一批“中字頭”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即將到來。據悉,僅中建就擬投資1000億元深耕黃埔,在城市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綠色產業、城市綜合開發及“三舊改造”等領域進行投資建設。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紅舉編輯:廣州參考·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陳白帆

”廣州開發區政策研究室主任陳永品說這句話時底氣十足。四個“黃金10條”扶持力度之大,在全國開發區中達到了領先水準,甚至趕超了部分開發區。其中對現有企業,拿出其對地方經濟貢獻的50%至90%連續3年給予獎勵,推動包括快消產業在內的企業轉型升級,以“互聯網+”為契機和抓手,將開發區“製造”和開發區“智造”充分融入,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集約化、智慧化、綠色化、網路化、服務化轉變。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意圖十分明顯——要通過這一新政,彌補區域政策弱項,在與兄弟開發區的競爭中搶佔更多高端資源。而且主要針對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四大產業的最新發展政策,其中,對總部經濟鼓勵力度最大。

這個力度有多大?從總部落戶、到總部企業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都有相對應的獎勵。比如,先進製造企業和現代服務業落戶黃埔區,獎勵上限調高為1000萬元,而總部企業則是1500萬元,遠遠超過其他開發區開出的數字。

企業增長獎勵力度同樣前所未有。黃埔區予以對該區經濟產生重大貢獻的總部企業“返利”,最高可以達到90%。如果是2017年初來乍到的企業,則連續3年按照對區域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的100%予以獎勵,也就是說,一個企業為黃埔區創造了1億元的經濟貢獻,黃埔區將傾囊而出,返還1億元獎勵。

那麼,一個落戶該區域的企業最高可以拿到多少獎勵?以目前黃埔區內一個產生全口徑10億經濟貢獻的企業為例,總部企業可獲獎勵最高,達到1.32億元。而製造業、商貿服務業和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的一年最高可拿到的獎勵數字則分別為4400萬元、8800萬元及1.1億元。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新增內資企業5381個,增長103%;註冊資本333億元,增長168%;新引進的重大項目已入統營業收入超50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7.6億美元,增長41.9%,繼續位居全市首位,已完成市下達年度指標的78%,新增內資企業註冊資本增長1.7倍。

還沒完呢!另外,還有30家總部項目和一大批科技企業專案正在洽談推進中。據悉,中建全國軌道交通總部、中鋁集團華南總部基地、中遠海運集團華南總部、中交隧道工程局華南總部等一批“中字頭”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即將到來。據悉,僅中建就擬投資1000億元深耕黃埔,在城市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綠色產業、城市綜合開發及“三舊改造”等領域進行投資建設。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紅舉編輯:廣州參考·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陳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