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總是在最年少無知的時候,可以遇到對自己最好的人

人總是在最年少無知的時候,可以遇到對自己最好的人。孫紅雷收起以往的“逗逼”形象,在這部《少年班》的電影當中,演了一個處處為學生著想的好老師,真的讓人十分的感動。

雖然這些學生沒有成為他期望中的樣子,但是他也很滿足了。

“天才”這個詞,讓人聽到之後總是充滿著膜拜之情,似乎有了這個光環,生活和未來就會是一片光明的。這部電影其實也是導演肖楊的真實經歷,畢業于少年班的他,在成長之後想把這些故事真正的表達出來,

讓我們看到真正的“天才”,到底是什麼。

故事當中的周知庸是由孫紅雷飾演的“少年班”導師,他為了選出最優秀的“少年班”班底,所以開始親自在全國各處尋找一些智商超群孩子。而最終有二十二個少年被賦予了這項重任。

在周知庸的想像當中,這二十二個少年肯定會十分的努力,創造出一項又一項的科研成績,但是他忘記了,這些少年還都是孩子,雖然有著高超的智商,但是他們的骨子裡,只不過是一個個沒長大的孩子而已。

少年吳未、麥克(王櫟鑫飾)、小天才方厚正(李佳奇飾)、神棍王大法(柳希龍飾),以及周冬雨飾演的周蘭作為天才的代表,穿插了這部電影的所有主線。似乎每一部關於青春的電影當中,都有一個讓所有人為之瘋狂的“女神”。

江依琳不僅僅是少年班男生的女神,也是全校男神的女神,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使命,開始享受自己大學生活的“特權”。雖然周知庸在校領導面前一次一次的幫這些孩子爭取機會,但“世界數學大賽”的壓力也從天而降,周知庸看著這幫天真的孩子,反而充滿著信心和希望。

這部電影當中沒只有一點點“愛情”的元素,但是更多的是追逐夢想和回憶青春的角度,讓人看了之後也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青春。也許每一個在年少無知的時候,都有過一個周知庸一樣的老師,但那些都是過去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