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複製“丁俊暉模式”?棄學需謹慎 培養需雄厚財力

9月24日,在江西玉山舉行的2017斯諾克世界公開賽中,丁俊暉以10比3戰勝英格蘭選手凱倫·威爾遜獲得冠軍。這是丁俊暉繼2016年上海大師賽後,時隔一年再次獲得排名賽冠軍,也是丁俊暉排名賽第十三冠。

丁俊暉的成功,有人說來自于他父母的“豪賭”,有人則試圖複製“丁俊暉模式”。那麼,要想成長為像丁俊暉這樣優秀的職業斯諾克運動員,中國年輕人需要跨越哪些難關呢?他們準備好了嗎?

棄學練球需謹慎

8歲接觸檯球、11歲放棄學業全職打球、15歲拿到亞錦賽冠軍、18歲獲英錦賽冠軍、首位登上世界第一的亞洲球員……這是中國斯諾克選手丁俊暉的成長之路。

丁俊暉的成功,引發了很多青少年特別是他們的家長對斯諾克運動的興趣,一些孩子很小就開始練球並希望走上職業斯諾克道路。近年來,無論在世界青少年錦標賽還是中國青少年錦標賽上,年齡在十歲出頭的中國選手已占很大比例。其中,魯甯、呂昊天、朱英暉和周躍龍等小將開始在國內外斯諾克賽場嶄露頭角。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青少年選手已停止學業,全身心投入到斯諾克訓練和比賽中。

在當今斯諾克世界級選手中,亨得利、奧沙利文等名將都曾放棄學業。國內職業選手中,丁俊暉小學畢業即放棄學業,專心練球。

那麼,棄學練球模式是否可取呢?如今斯諾克世界排名第三的約翰·希金斯認為:“如果認定了要走職業斯諾克道路,

就應該堅持下去,並不斷練習。因為熱愛而放棄學業也不一定不好。”

中國香港名將傅家俊則認為,能夠兼顧學習與斯諾克練習是最好的方式。“把所有的人生都押在斯諾克上我覺得是一種賭博,有太大風險,讀書會給年輕人的未來提供多一種選擇。”

“現在很多家長雖然支持孩子,但對於斯諾克行業和市場並沒有太清晰認識,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比較盲目的。

”斯諾克前全國冠軍蔡劍忠認為,讓孩子放棄學業練球其實是一種賭博心理,不是培養人才的恰當方式。“家長應該在充分瞭解孩子意願,進行綜合評估後才能做出適當選擇。”

4年前,蔡劍忠來到位於北京的世界斯諾克學院擔任教練組組長。這個學院由世界職業檯球和斯諾克協會與中國檯球協會聯合主辦,特點之一是借鑒了奧運專案業餘體校模式,與北京某中學開展合作共建,

保障適齡學員能夠接受文化課教育。“讓喜歡打斯諾克的年輕孩子既有機會實現夢想,還能夠補充文化知識,這是斯諾克學院的一大優勢。”蔡劍忠說。

後備保障不可少

青少年選手在學球、練球階段,需要應對訓練、比賽等一系列開支。據估計,平均一名小球員每年開銷在5萬元以上,其中異地學球的孩子費用還要高出不少。如果打入職業斯諾克賽場,後續培養一個優秀的職業斯諾克選手需要更雄厚的財力支撐。

現實情況是,青少年選手打球所得收益很難與支出成正比。四川省台協副秘書長唐旭表示,目前國內斯諾克比賽獎金很低,球員們要想繼續打球,如果家裡不夠富裕,只能依靠社會力量資助。

然而,贊助商對青少年斯諾克或檯球賽事給出的贊助獎金很低,而且只能由少數優秀選手獲得。同時,贊助商對青少年的贊助力度也不大,並且也只會贊助特別優秀的青少年選手。因此,大多數青少年選手只能依靠家庭支持來支撐自己的訓練和比賽。

對於有志于走職業道路的青少年選手來說,還有一個需要面對的困難——長時間堅持專業訓練。斯諾克是一項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的運動,成長為優秀的職業斯諾克運動員更需要長期的專業訓練。

8月18日,1998年出生的中國小將周躍龍在斯諾克中錦賽第二輪中以5比4爆冷險勝英國名將馬克·塞爾比。周躍龍回憶起自己童年的練球生活時說,從8歲起,他每天的主要活動就是跑步、訓練、吃飯,周而復始,一直持續到16歲。

如今,中國斯諾克賽事不斷、新人湧現,斯諾克運動發展迅速。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斯諾克運動青訓切忌揠苗助長,一定要以培養興趣為主,在打球的同時也需要提高青少年選手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同時,相關部門需要在軟體上下功夫,降低青少年選手的成才成本,拓寬職業出路。

“我們的後備人才培養有保障,斯諾克這項運動在中國肯定會有更好的發展與未來。”中國斯諾克國家隊主教練龐衛國說。

現實情況是,青少年選手打球所得收益很難與支出成正比。四川省台協副秘書長唐旭表示,目前國內斯諾克比賽獎金很低,球員們要想繼續打球,如果家裡不夠富裕,只能依靠社會力量資助。

然而,贊助商對青少年斯諾克或檯球賽事給出的贊助獎金很低,而且只能由少數優秀選手獲得。同時,贊助商對青少年的贊助力度也不大,並且也只會贊助特別優秀的青少年選手。因此,大多數青少年選手只能依靠家庭支持來支撐自己的訓練和比賽。

對於有志于走職業道路的青少年選手來說,還有一個需要面對的困難——長時間堅持專業訓練。斯諾克是一項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的運動,成長為優秀的職業斯諾克運動員更需要長期的專業訓練。

8月18日,1998年出生的中國小將周躍龍在斯諾克中錦賽第二輪中以5比4爆冷險勝英國名將馬克·塞爾比。周躍龍回憶起自己童年的練球生活時說,從8歲起,他每天的主要活動就是跑步、訓練、吃飯,周而復始,一直持續到16歲。

如今,中國斯諾克賽事不斷、新人湧現,斯諾克運動發展迅速。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斯諾克運動青訓切忌揠苗助長,一定要以培養興趣為主,在打球的同時也需要提高青少年選手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同時,相關部門需要在軟體上下功夫,降低青少年選手的成才成本,拓寬職業出路。

“我們的後備人才培養有保障,斯諾克這項運動在中國肯定會有更好的發展與未來。”中國斯諾克國家隊主教練龐衛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