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愛這裡!臨空港的美好生活新畫卷,讓人來了就不想走

今天一早

小編在辦公室找不到今天的報紙

還在納悶

於是點開了報紙電子版

小編當時的表情是這樣的

安利一句:

今天的報紙絕對值得收藏!

兩個八連版

超豪華陣容

堪稱巨無霸!

不信,往下看

這是今天長江日報刊發的第一個八連版

《復興新征程之臨空港篇》

換個視角

大家感受得更真切

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

是全國首個

以“臨空港經濟”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

也是向“臨空”等新興產業迅速轉型的

國家級開發區

小編隨便舉兩個例子

你們感受下什麼叫技術扎實

首架國產大型客機C919零配件

來自臨空港

飛機上可以上網通話

技術支援來自臨空港

50億元投資專案5年內將實現產值100億元

……

經濟持續發展

發展品質效益明顯提升

1—8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 421.16億元,同比增長11.5 %。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總額完成274.59億元,同比增長 27.1%。政府投資專案新開工58個,開工率55.8%,投資額達45億元。

投資額創新高

1—8月,新簽約項目46個,投資總額3007.74億元,正式簽約項目29個,投資額1014.94億元,創歷史新高。

農業農村工作特色彰顯

西部農場農村新社區建設持續推進,

社區黨員群眾服務大廳、活動中心、社區書屋、保健室、娛樂室等功能配套建設不斷完善。

加快建設國家級開發區

改革是最大的動力

把抓改革落實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地見效。

不斷健全工作落實機制

進一步完善重大改革事項決策機制、溝通協調機制和考評激勵、責任追究機制。

穩步推進重點改革專案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支援武漢大學率先入駐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一批重點項目相繼落戶,六大專案集中開工,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持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審批效能,實行專案審批全程“代辦制”。

這樣改善民生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工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著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

持續發力推進脫貧攻堅

2017年1— 8月,發放醫療救助金240人次,金額46.75萬元,發放城鎮低保金和各類補貼213.99萬元,農村低保金和各類補貼473.1萬元。

堅持每年民生實事作出成效

啟動美聯奧園學校辦學體制改革,2所國際學校正在洽談之中。金銀湖協和醫院正式簽約落地。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工程預計年底竣工通車,礄孝高速、跨府河大橋、惠安大道連接長豐大道、古田一路連接金銀湖南街工程順利推進。

進一步推動社會和諧穩定

群眾“一感兩度兩率”大幅提升,其中群眾安全感排名在全省103個縣市區中上升60位。

未來如何發展

三大新興產業加速集聚

資訊技術、新型汽車、通用航空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形成新的產業集群。

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通過引進新項目、改造老企業,加快推進食品、機電、物流三大傳統產業升級做強。食品產業向“大健康”食品產業發展,更注重產品的設計感和消費者體驗;物流和機電產業向智慧化、綠色環保轉型。

做大做強臨空副城

新型工業化中實現高速增長和產業升級

突出科技創新與先進製造動能

“五橫十二縱一環”交通佈局不斷完善

讓“走進”“走出”互聯通道變得從容

超前思路規劃 俯下身子建設

在“謀”與“做”間提升城市品質

16年了,來了再不想走

向上滑動閱覽

“我在常青花園住了16年了,

這是一個住到不想走的地方,

我的女兒以後也要住回來。”

常青花園社區建成之初,

田宓就和家人來到這裡,

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

記得剛來常青花園時,

周邊的配套設施還沒有建好,

只有四輛公車,

購物也很不方便。

田宓常常要坐四五十分鐘公交

去武漢廣場買東西,

有時去區裡辦個急事,

連公車都不好等。

但現在不一樣了,

社區邊上就有永旺和武商量販,

而且地鐵二號線開通後,

一會就能到江漢路。

除了生活日漸便利,

社區的氛圍也讓田宓捨不得離開。

2009年,地鐵二號線常青花園站

正式進入緊鑼密鼓的修建中,

但工地24小時不間斷施工

給社區居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一到晚上,

田宓一家就被打地樁的聲音吵著,

關著窗戶也能聽到聲音,

嚴重影響了休息。

這時,社區的老黨員站了出來:

曹雲生和劉玲婭兩位老黨員

在沒有任何單位或機構引薦的情況下,

上門找到地鐵專案部經理,

與其協商要求

晚上10時到次日早晨6時期間

停止施工。

經過多次周旋,

對方最終同意停止夜間施工,

保證了社區居民的休息時間。

最近,又有一件事情興奮了田宓全家。

常青花園社區引進上海的居家養老模式,

試行短期寄養的“長者照護中心”,

主要為因病失能、缺乏專業護理的老人

提供短期的專業康復治療,

還有子女因事短期外出無人照料的老人,

也可以在此得到照護。

現在,照護中心的前期準備工作

已經基本完成,

本月底將正式試行。

不常在身邊的女兒得知後,

高興地打電話給田宓:

“媽媽,這樣我就放心了!”

如今,田宓一家在常青花園其樂融融,

十分鐘的生活圈,

有保障的居家養老場所,

老黨員們奉獻精神感染下的社區氛圍。

田宓說,

“我女兒將來的孩子也要回常青花園上學,

她一家也要在這裡安度晚年,

我們愛這裡,

我們世世代代都想生活在這裡。”

朝著既定目標堅定前行,

加快建設領先發展的國家級開發區。

為臨空港點贊!

持續發力推進脫貧攻堅

2017年1— 8月,發放醫療救助金240人次,金額46.75萬元,發放城鎮低保金和各類補貼213.99萬元,農村低保金和各類補貼473.1萬元。

堅持每年民生實事作出成效

啟動美聯奧園學校辦學體制改革,2所國際學校正在洽談之中。金銀湖協和醫院正式簽約落地。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工程預計年底竣工通車,礄孝高速、跨府河大橋、惠安大道連接長豐大道、古田一路連接金銀湖南街工程順利推進。

進一步推動社會和諧穩定

群眾“一感兩度兩率”大幅提升,其中群眾安全感排名在全省103個縣市區中上升60位。

未來如何發展

三大新興產業加速集聚

資訊技術、新型汽車、通用航空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形成新的產業集群。

三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通過引進新項目、改造老企業,加快推進食品、機電、物流三大傳統產業升級做強。食品產業向“大健康”食品產業發展,更注重產品的設計感和消費者體驗;物流和機電產業向智慧化、綠色環保轉型。

做大做強臨空副城

新型工業化中實現高速增長和產業升級

突出科技創新與先進製造動能

“五橫十二縱一環”交通佈局不斷完善

讓“走進”“走出”互聯通道變得從容

超前思路規劃 俯下身子建設

在“謀”與“做”間提升城市品質

16年了,來了再不想走

向上滑動閱覽

“我在常青花園住了16年了,

這是一個住到不想走的地方,

我的女兒以後也要住回來。”

常青花園社區建成之初,

田宓就和家人來到這裡,

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

記得剛來常青花園時,

周邊的配套設施還沒有建好,

只有四輛公車,

購物也很不方便。

田宓常常要坐四五十分鐘公交

去武漢廣場買東西,

有時去區裡辦個急事,

連公車都不好等。

但現在不一樣了,

社區邊上就有永旺和武商量販,

而且地鐵二號線開通後,

一會就能到江漢路。

除了生活日漸便利,

社區的氛圍也讓田宓捨不得離開。

2009年,地鐵二號線常青花園站

正式進入緊鑼密鼓的修建中,

但工地24小時不間斷施工

給社區居民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一到晚上,

田宓一家就被打地樁的聲音吵著,

關著窗戶也能聽到聲音,

嚴重影響了休息。

這時,社區的老黨員站了出來:

曹雲生和劉玲婭兩位老黨員

在沒有任何單位或機構引薦的情況下,

上門找到地鐵專案部經理,

與其協商要求

晚上10時到次日早晨6時期間

停止施工。

經過多次周旋,

對方最終同意停止夜間施工,

保證了社區居民的休息時間。

最近,又有一件事情興奮了田宓全家。

常青花園社區引進上海的居家養老模式,

試行短期寄養的“長者照護中心”,

主要為因病失能、缺乏專業護理的老人

提供短期的專業康復治療,

還有子女因事短期外出無人照料的老人,

也可以在此得到照護。

現在,照護中心的前期準備工作

已經基本完成,

本月底將正式試行。

不常在身邊的女兒得知後,

高興地打電話給田宓:

“媽媽,這樣我就放心了!”

如今,田宓一家在常青花園其樂融融,

十分鐘的生活圈,

有保障的居家養老場所,

老黨員們奉獻精神感染下的社區氛圍。

田宓說,

“我女兒將來的孩子也要回常青花園上學,

她一家也要在這裡安度晚年,

我們愛這裡,

我們世世代代都想生活在這裡。”

朝著既定目標堅定前行,

加快建設領先發展的國家級開發區。

為臨空港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