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9月28日走起!汾陽酒博會攻略

2017山西(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將於9月28日汾陽正式開幕。

此次世界酒文化博覽會是由中國酒業協會、呂梁市人民政府主辦,汾陽市人民政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的文化搭台,經濟、科技、收藏等多種元素唱戲的綜合性博覽會。

展會同期舉辦汾酒封藏大典、2017世界酒文化高峰論壇、“一帶一路”酒業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國森林生態酒業發展峰會、“詩酒文化”攝影書畫展、汾陽酒文化藝術匯演等精彩紛呈的活動,

共同探討酒類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主題:相約汾陽 品味世界清香

時間:2017年09月27日-30日

地點:汾陽會展中心(山西省汾陽市汾酒大道與汾陽高速口☆禁☆交匯處)

入場:持身份證到會場入口換取入場票

展 會 規 模

展場總面積:3萬平方米

特裝面積:10000平方米

標準展位: 220個

參展企業:500家

專業觀眾:3萬人

普通觀眾:10萬人

展 區 劃 分

1

世界名酒展區

2

清香型酒展區

3

中國名酒展區

4

酒衍生文化展區

5

包裝機械展區

6

室外綜合展區

2017汾陽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覽會活動一覽表

活動日期活動名稱地點
9月27日09:30-11:302017年汾酒拍賣會太原湖濱國際會議中心15:30-17:30汾陽王品牌發展高峰論壇太原湖濱國際會議中心
18:30-20:00名人名家茶話會太原晉祠賓館
18:30-20:00“相約汾陽、品鑒名酒”餐敘會賈家莊
9月28日09:00-11:30汾陽酒博會開幕式(汾酒集團封藏大典和巡館)會展中心
14:00-16:00參觀汾酒集團和中汾酒城汾酒集團和中汾酒城
16:00-18:302017世界酒文化高峰論壇賈家莊裕和花園酒店會議中心
19:30-21:00汾陽酒文化藝術展演賈家莊
9月29日9:00-12:00“杏花村酒文化采風”座談會和筆會賈家莊村史展覽館09:00-11:00CCTV -2《對話》汾陽王府
10:00-12:00“邀客商 迎老鄉 興呂梁”招商引資懇談會及簽約儀式賈家莊
09:30-11:30汾酒“酒與健康”平行論壇孝義市帝豪酒店
10:00-12:00“一帶一路”酒業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賈家莊村史展覽館1號廳
14:00-17:00中國森林生態酒業發展峰會賈家莊村史展覽館1號廳
9月30日9:00-12:00組織中展公司展商參觀乘車參觀
以現場公佈為准

汾陽酒博會交通攻略

1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太原南站——汾陽會展中心乘坐機場巴士三號線(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太原南站),轉乘火車Z7835、K1573、K2502、K7833,票價15.5元,用時約1小時,在汾陽站下車。2太原站——汾陽火車站

乘坐火車K7831、K1081、K1807、Z7837、T175、K1115、T41、K545、K213,票價15.5元,用時約1小時,在汾陽站下車。

3

太原西客站——汾陽汽車站

乘坐太原至汾陽客運大巴,票價約39元,用時約1小時,在汾陽汽車站下車。4

呂梁汽車客運總站——汾陽汽車站

乘坐離石至汾陽長途大巴,票價約30元,用時約1小時,在汾陽汽車站下車。

汾陽市內交通

汾陽汽車站-汾陽會展中心

公交路線:

1路車,區段票價2元,用時約20min。從汾陽汽車站上車,途徑4站,在會展中心叫停。

2路車,區段票價2元,用時約20min。從汾陽汽車站上車,途徑4站,在會展中心叫停。

3路車,區段票價2元,用時約20min。從汾陽汽車站上車,途徑4站,在會展中心叫停。

計程車:約3.7km,打車費約10元,用時10min左右。

汾陽火車站——汾陽會展中心

火車站專線,車費約5元,用時約30-40min。從汾陽火車站上車,途徑13站,在會展中心叫停;

計程車:約16.4km,打車費約30-50元,用時30min左右。

汾陽會展中心-杏花村

公交路線:

1路/火車站專線,車費約3元,用時40min左右。從會展中心上車,途徑6站,在杏花村站下車。

計程車:約11.4km,打車費約30元,用時20min左右。

汾陽汽車站--火車站

火車站專線:車費約5元,用時50min。從汾陽汽車站上車,途徑汾陽會展中心,在汾陽火車站下車。

計程車:約20.1km,打車費約50元,用時50min左右。

汾陽酒博會美食攻略吃貨看這裡

汾州美食素來講究“ 粗糧細作,細糧精做”。飲食講究的“皇家待遇”源起于明朝汾州兩大王府。“粗糧細作,細糧精做”更增添了汾人名廚在省內外的名氣,至今仍有汾陽籍家庭婦女在美國傳授家常便飯者。那麼,汾州美食有哪些呢?

“三八八”席

“三八八”席,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席面八仙桌,每桌約八席位。“四碟四燴,八盤八碗”魚肚、魚翅、海參、燕窩應有盡有,盡顯奢華;“八盤、八碗”規格稍減,不失富貴;“四盤八碗”規格略小。汾陽“三八八”席,擋不住的誘惑!

月餅

八月十五的汾州當然離不開月餅。汾陽月餅個大、皮厚、餡薄。皮質酥鬆,極易消化,餡內紅糖養血驅寒,數月不變味。 中秋佳節,皓月當空,不論你正與家人團聚還是遠走天涯,汾陽月餅都會讓你 “千里共嬋娟”。

石頭餅

早在2015年汾陽石頭餅就亮相於央視欄目《是真的嗎》。因石頭餅是把餅胚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面格制的,因之得名。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咸酥成香,易於消化,便於耐貯,非常可口。既可以就著菜肴幹吃,還能泡在牛奶裡吃。汾州石頭餅,特別的味,給特別的您。

旋粉

汾陽人逢年過節或待客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餚是旋粉無疑。它名列於汾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屬綠色環保的素食類食品。其製作原料為被李時珍稱為“菜中佳品”的精品綠豆和純淨的飲用水,故其基本上保留了綠豆所具有的各種營養價值和食療功效,再配以極具講究的製作工藝,口味獨特,回味無窮。

綠豆糕

汾州綠豆糕是汾陽獨一無二的消暑“專利”產品。解毒清熱,祛暑止渴,入口酥綿,豆香彌散,令人陶醉。它是用蜂蜜將綠豆粉揉製成塊狀,拿一塊放在嘴裡,只感覺酥軟卻不鬆散,細膩而不纏綿,涼絲絲、甜津津、越吃越想吃。都說汾陽人善美食,從這小小的綠豆糕可見一斑。

核桃

汾陽素有“核桃之鄉“之稱。核桃核仁味道甘美,不論生食或製成糕點糖果,均清香可口。它還是一種益智健腦食品,能補氣益血,潤燥化痰,治肺潤腸,且味甘平,對於 “溫補腎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療效。

小米

汾州小米常年有桃花洞泉水灌溉,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食品。米飯綿甜噴香,細柔光滑,對化學致癌物有抵抗作用。常食此米具有防癌抗癌作用,並具有防治動脈硬化作用,有助提高細胞壽命,而且能抗衰老。

此外,汾陽的家常飲食也頗具特色。擦尖兒、掐疙瘩(揪片)、疙團兒(貓耳朵)、油糊茄子、和子飯等數不勝數……

汾陽酒博會遊玩攻略

汾陽不僅有美酒美食,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汾陽還有很多景點值得一去!

汾酒博物館

汾酒博物館位於牧童南路北側, 建築風格為仿明清木架結構,館內陳列縱貫了4000多年汾酒釀酒歷史,汾酒發展的歷史變遷,汾酒文化與晉商文化、黃河文化的一脈相承。該館以汾酒發展歷史為線索,共分為千秋佳釀、晉商酒韻、竹葉青青、清香獨幟、杏林墨緣、酒都瑞爵、天工妙手、酒海沐歌、異彩紛呈九個展廳,展示了汾酒在中國歷史上的四次輝煌、汾酒廠的發展歷史、歷代文人墨客來過杏花村以後留下的讚美詩句以及汾酒傳統釀造工藝的全程展示。在這裡,還可以品嘗到純手工製作的原漿酒以及汾酒集團出品的四種酒---汾酒、竹葉青、白玉汾酒和玫瑰汾酒。

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位於汾陽市杏花村鎮東堡村盧家街西端。作坊原由南、北相對的兩組院落群組成,南院落群統稱為“杏花名跡園”,北院落群由並列的五個院落組成,由東向西依次為“杏花村”院(以門額命名)、“晉裕公司造酒廠”院(以門額命名)、“勤儉”院(以門額命名)、“作坊院”和“寶泉”院。現除“作坊院”、“寶泉”院保留外,其餘院落院內建築全毀,現只僅存院牆及大門。“作坊院”佈局完整,保存有清晚期建築6棟,分別為倒座、正房和上下院東西廂房,其建築結構穩定,保存完好。“傳說杏花村汾酒作坊為北宋汾酒店“甘露堂”遺址。

復古生產線

2006年汾酒釀造工藝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切實保護並有效傳承汾酒傳統釀造技藝,數千年來,這種技藝由口傳心受、師徒相教的方式口口相傳,具有極強的代代相授的傳承特徵,因此我們在新博物館的東院建立了一個仿明清時期的汾酒老作坊,全部生產工藝及工用具恢復明清時期的手工操作。在這裡,遊客既可以感受到汾酒傳統生產的全過程,還可以品嘗到剛流出來的純手工原漿汾酒。

中汾酒城

中汾酒城外牆雄偉壯觀,裡面卻是中空的,足有三、四層樓房那麼高,是用於貯酒的庫房。城牆上面是環城遊覽通道,可以並行兩輛遊覽車。中國汾酒城園區所有建築的風格全部為外仿古,內現代,外觀主要是仿造宋、元、明、清的建築風格,顯示出汾酒的歷史厚重感和汾陽深厚的文化底蘊。

賈家莊三晉民俗文化體驗地賈街

賈家莊三晉民俗文化體驗地——賈街,區域內劃分為入口引導服務區、鄉村公園休閒區和晉商民俗文化體驗區三大部分。目前,賈街現已經入駐商戶共123戶,其中晉、陝、川等各地傳統名吃97種、賈家莊傳統作坊有11種、民間工藝品店10種、茶館酒吧等演藝場所5處,特色店占街區店鋪總數約60%,整合規模、經營、文化、特色、功能等要素,具有購物、娛樂、旅遊、文化、休閒等多項功能。

馬刨神泉

馬刨神泉位於汾陽市峪道河鎮金莊村西北約1千米。據《汾陽縣金石類編》所錄《永澤廟記》、《潤濟侯廟記》及現存碑刻記載:相傳後魏賀虜將軍征夷,駐兵於此,軍中乏水,馬蹄刨石而清泉湧出,後人立廟以祀。現僅存窯洞一排(13孔)、重修及增建碑3通,均為清代遺構。現存窯洞坐北朝南,磚券結構,平面呈“一”字形佈局。東側三孔為枕頭式結構,其餘為單拱券結構。東側三孔(即枕頭窯)現為“三官殿”,內設新塑像9尊。20世紀80年代,峪道河水管站在此重建水母殿、觀泉亭、蓄水池及圍牆等。

太符觀

太符觀,位於汾陽市杏花村鎮上廟村西北部。1978年對全廟進行整體維修。中軸線上由南至北現存山門、正殿(昊天玉皇上帝殿),西側存偏門一座(磚券門洞)、舍窯五孔(磚券窯洞)和西配殿(五嶽殿),東側存辦公室(新建)和東配殿(後土聖母殿)。現存正殿整體保持金代建築結構形制,為金代遺構;其餘建築均為明代遺存。各殿宇中彩塑、壁畫和懸塑保存較為完整,數量眾多、製作精美,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文湖文化園

汾陽的文湖文化園是由一塔、一館、一府、一廟、一院、一湖、一台構成的。具體是(一塔即文峰塔、一館即王文素紀念館、一府即汾陽王府、一廟即文廟、一院即冀家書院、一湖即文湖、一台即文湖大戲臺)。

汾陽文湖文化園區牌坊,是全國最大的文廟牌坊、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葉選平題額、聖道兩側為百名書法長廊和孔子勝跡圖長廊,實屬中國文廟之最。

世界第一古磚塔—文峰塔

文峰塔塔高84.93米,雄偉挺拔,直指蒼穹,是華夏第一磚混高塔,具有觀賞性和標誌性的雙重意義。文峰塔為磚結構,外廓平面八角形,內室平面方形,共13層,是亞洲最高的生肖塔,是我國塔中的傑出代表。此塔是由汾陽明末清初進士朱之峻集資倡議興建的,因為汾陽縣境西北高而東南低,他急於使家鄉多出人才,於是修此塔來補勢,並取名為“文峰塔”。

汾陽王府

汾陽王府以盛唐時代歷史為背景,以隋唐建築風格環境營造空間。汾陽王府,沿中軸線,主要由府門、郡王堂、紫瑞樓組成。汾陽王府是為了紀念郭子儀而興建。汾陽王郭子儀(西元697—781),唐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曾力挽狂瀾,平息“安史之亂”,其赫赫業績,彪炳史冊。西元762年被封為“汾陽郡王”。汾陽是郭子儀的得姓之地、受封之地、食邑之地與傳人之地,史稱唐汾陽、郭汾陽。

汾州府文廟

汾州府文廟坐北向南,原為四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有欞星門牌坊、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

欞星門:欞星,本來稱靈星,是天田星。漢高祖劉邦做了皇帝,為了風調雨順,百姓安樂,就命令祭祀天田星,作為祭天的頭等要事。到了宋代,儒家把孔子與天相配,所以在孔廟和儒學中,也都把祭祀孔子當作祭天,所以都築有靈星門樓,用以祭祀孔子。這裡的“欞星門”三字為乾隆御筆。

泮池:周代天子宮前設池為圓形,而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區別,故稱為“泮池”。泮池也象徵學海。入泮則意味者開始學海生涯。

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廟的正殿,大成殿也是孔廟的核心,唐代時候稱文宣王殿,西元1104年宋徽宗趙佶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語義,於是下詔更名為“大成殿”。

明倫堂:古時為讀書、講學、弘道、研究之所。現在為汾陽市的孔子研究會所在地。

尊經閣:汾州府文廟建設有“汾州文庫”,收藏汾陽本土人士創作的及外籍人士以汾陽為題材的各類書籍。崇文厚德、善美汾州,是汾陽的城市精神。

編輯:王晉磊

乘坐火車K7831、K1081、K1807、Z7837、T175、K1115、T41、K545、K213,票價15.5元,用時約1小時,在汾陽站下車。

3

太原西客站——汾陽汽車站

乘坐太原至汾陽客運大巴,票價約39元,用時約1小時,在汾陽汽車站下車。4

呂梁汽車客運總站——汾陽汽車站

乘坐離石至汾陽長途大巴,票價約30元,用時約1小時,在汾陽汽車站下車。

汾陽市內交通

汾陽汽車站-汾陽會展中心

公交路線:

1路車,區段票價2元,用時約20min。從汾陽汽車站上車,途徑4站,在會展中心叫停。

2路車,區段票價2元,用時約20min。從汾陽汽車站上車,途徑4站,在會展中心叫停。

3路車,區段票價2元,用時約20min。從汾陽汽車站上車,途徑4站,在會展中心叫停。

計程車:約3.7km,打車費約10元,用時10min左右。

汾陽火車站——汾陽會展中心

火車站專線,車費約5元,用時約30-40min。從汾陽火車站上車,途徑13站,在會展中心叫停;

計程車:約16.4km,打車費約30-50元,用時30min左右。

汾陽會展中心-杏花村

公交路線:

1路/火車站專線,車費約3元,用時40min左右。從會展中心上車,途徑6站,在杏花村站下車。

計程車:約11.4km,打車費約30元,用時20min左右。

汾陽汽車站--火車站

火車站專線:車費約5元,用時50min。從汾陽汽車站上車,途徑汾陽會展中心,在汾陽火車站下車。

計程車:約20.1km,打車費約50元,用時50min左右。

汾陽酒博會美食攻略吃貨看這裡

汾州美食素來講究“ 粗糧細作,細糧精做”。飲食講究的“皇家待遇”源起于明朝汾州兩大王府。“粗糧細作,細糧精做”更增添了汾人名廚在省內外的名氣,至今仍有汾陽籍家庭婦女在美國傳授家常便飯者。那麼,汾州美食有哪些呢?

“三八八”席

“三八八”席,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席面八仙桌,每桌約八席位。“四碟四燴,八盤八碗”魚肚、魚翅、海參、燕窩應有盡有,盡顯奢華;“八盤、八碗”規格稍減,不失富貴;“四盤八碗”規格略小。汾陽“三八八”席,擋不住的誘惑!

月餅

八月十五的汾州當然離不開月餅。汾陽月餅個大、皮厚、餡薄。皮質酥鬆,極易消化,餡內紅糖養血驅寒,數月不變味。 中秋佳節,皓月當空,不論你正與家人團聚還是遠走天涯,汾陽月餅都會讓你 “千里共嬋娟”。

石頭餅

早在2015年汾陽石頭餅就亮相於央視欄目《是真的嗎》。因石頭餅是把餅胚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面格制的,因之得名。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咸酥成香,易於消化,便於耐貯,非常可口。既可以就著菜肴幹吃,還能泡在牛奶裡吃。汾州石頭餅,特別的味,給特別的您。

旋粉

汾陽人逢年過節或待客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餚是旋粉無疑。它名列於汾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屬綠色環保的素食類食品。其製作原料為被李時珍稱為“菜中佳品”的精品綠豆和純淨的飲用水,故其基本上保留了綠豆所具有的各種營養價值和食療功效,再配以極具講究的製作工藝,口味獨特,回味無窮。

綠豆糕

汾州綠豆糕是汾陽獨一無二的消暑“專利”產品。解毒清熱,祛暑止渴,入口酥綿,豆香彌散,令人陶醉。它是用蜂蜜將綠豆粉揉製成塊狀,拿一塊放在嘴裡,只感覺酥軟卻不鬆散,細膩而不纏綿,涼絲絲、甜津津、越吃越想吃。都說汾陽人善美食,從這小小的綠豆糕可見一斑。

核桃

汾陽素有“核桃之鄉“之稱。核桃核仁味道甘美,不論生食或製成糕點糖果,均清香可口。它還是一種益智健腦食品,能補氣益血,潤燥化痰,治肺潤腸,且味甘平,對於 “溫補腎肺,定喘化痰”有一定的療效。

小米

汾州小米常年有桃花洞泉水灌溉,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食品。米飯綿甜噴香,細柔光滑,對化學致癌物有抵抗作用。常食此米具有防癌抗癌作用,並具有防治動脈硬化作用,有助提高細胞壽命,而且能抗衰老。

此外,汾陽的家常飲食也頗具特色。擦尖兒、掐疙瘩(揪片)、疙團兒(貓耳朵)、油糊茄子、和子飯等數不勝數……

汾陽酒博會遊玩攻略

汾陽不僅有美酒美食,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汾陽還有很多景點值得一去!

汾酒博物館

汾酒博物館位於牧童南路北側, 建築風格為仿明清木架結構,館內陳列縱貫了4000多年汾酒釀酒歷史,汾酒發展的歷史變遷,汾酒文化與晉商文化、黃河文化的一脈相承。該館以汾酒發展歷史為線索,共分為千秋佳釀、晉商酒韻、竹葉青青、清香獨幟、杏林墨緣、酒都瑞爵、天工妙手、酒海沐歌、異彩紛呈九個展廳,展示了汾酒在中國歷史上的四次輝煌、汾酒廠的發展歷史、歷代文人墨客來過杏花村以後留下的讚美詩句以及汾酒傳統釀造工藝的全程展示。在這裡,還可以品嘗到純手工製作的原漿酒以及汾酒集團出品的四種酒---汾酒、竹葉青、白玉汾酒和玫瑰汾酒。

杏花村汾酒作坊

杏花村汾酒作坊位於汾陽市杏花村鎮東堡村盧家街西端。作坊原由南、北相對的兩組院落群組成,南院落群統稱為“杏花名跡園”,北院落群由並列的五個院落組成,由東向西依次為“杏花村”院(以門額命名)、“晉裕公司造酒廠”院(以門額命名)、“勤儉”院(以門額命名)、“作坊院”和“寶泉”院。現除“作坊院”、“寶泉”院保留外,其餘院落院內建築全毀,現只僅存院牆及大門。“作坊院”佈局完整,保存有清晚期建築6棟,分別為倒座、正房和上下院東西廂房,其建築結構穩定,保存完好。“傳說杏花村汾酒作坊為北宋汾酒店“甘露堂”遺址。

復古生產線

2006年汾酒釀造工藝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切實保護並有效傳承汾酒傳統釀造技藝,數千年來,這種技藝由口傳心受、師徒相教的方式口口相傳,具有極強的代代相授的傳承特徵,因此我們在新博物館的東院建立了一個仿明清時期的汾酒老作坊,全部生產工藝及工用具恢復明清時期的手工操作。在這裡,遊客既可以感受到汾酒傳統生產的全過程,還可以品嘗到剛流出來的純手工原漿汾酒。

中汾酒城

中汾酒城外牆雄偉壯觀,裡面卻是中空的,足有三、四層樓房那麼高,是用於貯酒的庫房。城牆上面是環城遊覽通道,可以並行兩輛遊覽車。中國汾酒城園區所有建築的風格全部為外仿古,內現代,外觀主要是仿造宋、元、明、清的建築風格,顯示出汾酒的歷史厚重感和汾陽深厚的文化底蘊。

賈家莊三晉民俗文化體驗地賈街

賈家莊三晉民俗文化體驗地——賈街,區域內劃分為入口引導服務區、鄉村公園休閒區和晉商民俗文化體驗區三大部分。目前,賈街現已經入駐商戶共123戶,其中晉、陝、川等各地傳統名吃97種、賈家莊傳統作坊有11種、民間工藝品店10種、茶館酒吧等演藝場所5處,特色店占街區店鋪總數約60%,整合規模、經營、文化、特色、功能等要素,具有購物、娛樂、旅遊、文化、休閒等多項功能。

馬刨神泉

馬刨神泉位於汾陽市峪道河鎮金莊村西北約1千米。據《汾陽縣金石類編》所錄《永澤廟記》、《潤濟侯廟記》及現存碑刻記載:相傳後魏賀虜將軍征夷,駐兵於此,軍中乏水,馬蹄刨石而清泉湧出,後人立廟以祀。現僅存窯洞一排(13孔)、重修及增建碑3通,均為清代遺構。現存窯洞坐北朝南,磚券結構,平面呈“一”字形佈局。東側三孔為枕頭式結構,其餘為單拱券結構。東側三孔(即枕頭窯)現為“三官殿”,內設新塑像9尊。20世紀80年代,峪道河水管站在此重建水母殿、觀泉亭、蓄水池及圍牆等。

太符觀

太符觀,位於汾陽市杏花村鎮上廟村西北部。1978年對全廟進行整體維修。中軸線上由南至北現存山門、正殿(昊天玉皇上帝殿),西側存偏門一座(磚券門洞)、舍窯五孔(磚券窯洞)和西配殿(五嶽殿),東側存辦公室(新建)和東配殿(後土聖母殿)。現存正殿整體保持金代建築結構形制,為金代遺構;其餘建築均為明代遺存。各殿宇中彩塑、壁畫和懸塑保存較為完整,數量眾多、製作精美,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文湖文化園

汾陽的文湖文化園是由一塔、一館、一府、一廟、一院、一湖、一台構成的。具體是(一塔即文峰塔、一館即王文素紀念館、一府即汾陽王府、一廟即文廟、一院即冀家書院、一湖即文湖、一台即文湖大戲臺)。

汾陽文湖文化園區牌坊,是全國最大的文廟牌坊、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葉選平題額、聖道兩側為百名書法長廊和孔子勝跡圖長廊,實屬中國文廟之最。

世界第一古磚塔—文峰塔

文峰塔塔高84.93米,雄偉挺拔,直指蒼穹,是華夏第一磚混高塔,具有觀賞性和標誌性的雙重意義。文峰塔為磚結構,外廓平面八角形,內室平面方形,共13層,是亞洲最高的生肖塔,是我國塔中的傑出代表。此塔是由汾陽明末清初進士朱之峻集資倡議興建的,因為汾陽縣境西北高而東南低,他急於使家鄉多出人才,於是修此塔來補勢,並取名為“文峰塔”。

汾陽王府

汾陽王府以盛唐時代歷史為背景,以隋唐建築風格環境營造空間。汾陽王府,沿中軸線,主要由府門、郡王堂、紫瑞樓組成。汾陽王府是為了紀念郭子儀而興建。汾陽王郭子儀(西元697—781),唐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曾力挽狂瀾,平息“安史之亂”,其赫赫業績,彪炳史冊。西元762年被封為“汾陽郡王”。汾陽是郭子儀的得姓之地、受封之地、食邑之地與傳人之地,史稱唐汾陽、郭汾陽。

汾州府文廟

汾州府文廟坐北向南,原為四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有欞星門牌坊、泮池、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

欞星門:欞星,本來稱靈星,是天田星。漢高祖劉邦做了皇帝,為了風調雨順,百姓安樂,就命令祭祀天田星,作為祭天的頭等要事。到了宋代,儒家把孔子與天相配,所以在孔廟和儒學中,也都把祭祀孔子當作祭天,所以都築有靈星門樓,用以祭祀孔子。這裡的“欞星門”三字為乾隆御筆。

泮池:周代天子宮前設池為圓形,而諸侯只能用其一半,以示區別,故稱為“泮池”。泮池也象徵學海。入泮則意味者開始學海生涯。

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廟的正殿,大成殿也是孔廟的核心,唐代時候稱文宣王殿,西元1104年宋徽宗趙佶取《孟子》:“孔子之謂集大成”語義,於是下詔更名為“大成殿”。

明倫堂:古時為讀書、講學、弘道、研究之所。現在為汾陽市的孔子研究會所在地。

尊經閣:汾州府文廟建設有“汾州文庫”,收藏汾陽本土人士創作的及外籍人士以汾陽為題材的各類書籍。崇文厚德、善美汾州,是汾陽的城市精神。

編輯:王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