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買房,你最害怕什麼?

一周前我們討論了《金九銀十買房嗎?注意樓市亂象之一:有70年產權卻不是住宅》,本文繼續討論:買房擔心什麼、最擔心什麼?綜合多年多人的經驗,我想大致有以下幾條,整理出來供各位看官參考。

如有感同身受或者不同意見,歡迎討論!

房地產廣告

害怕指數:4星☆☆☆☆

虛假廣告人見人討厭,不知為什麼卻成了房地產行業的標配,二十年了,屢禁不止,還不斷升級。有人總結了“十大典型誤導廣告”比如挖個坑就是湖景大宅啦,步行半小時才能到地鐵站也叫地鐵房啦,旁邊有個村鎮小學也叫學區房啦等等,是男人就要買本樓盤啦,等等。

為什麼怕,而且害怕指數達到四顆星?

因為這些廣告要素背後聯繫著房屋品質、居住舒適度、交通便利性、教育醫療菜市場等配套完整性,最後,跟房價有無上漲空間有關係。

中了假廣告的招,免不了遺憾甚至氣憤,這種“被套路”的結果有時候是嚴重的。分享下筆者最近聽見看見兩個套路:

① 平面圖翻過來印刷

看起來問題很小:你反過來看不就行了?問題是這圖紙容易給購房者一個錯覺:哦,我的大陽臺面對中廳、我的大門坐南朝北……交房時把實體房屋看了一遍又一遍,

忐忑不安地問道:我們是不是走錯了?怎麼反了呢?這不是我要的房子!我要陽臺朝著中廳,這不是我要的房子!

可是,找誰去說理?

② 首付只需數萬元

在前篇帖子中我提及某大牌開發商的郊區盤,現場人山人海。今天補充一句:門口掛著碩大的橫幅,寫著顯眼的廣告:首付6.8萬起。

哪怕首付10%,也不過68萬,這麼便宜?

售樓小哥呵呵一笑,不看那個,廣告嘛,你懂滴。實際情況是針對分期付款的客戶,第一筆表示一下,僅此而已。

還好,不是首付貸捲土重來。

重要技術指標

跟房價直接相關的技術指標,害怕指數:3星☆☆☆

跟房價有關的東西多,按重要性排個序?還真有難度。我們先引用李超人的說法:地段、地段、還是地段。但除此之外,有些技術指標也會影響房子未來的交易價格的。剛需不賣的房子不考慮?不,

影響房價的這些技術指標就會直接影響房子的居住功能,比如:

① 漏水,造成裝修和/或傢俱受損、鄰居特別是樓下的裝修受損要賠償。

② 門窗與牆體結合不牢固,防盜門形同虛設,窗子一推就掉下去了,嚇死人!

③ 外牆玻璃、瓷磚等脫落掉下。

④ 電線和開關品質嚴重不合格,造成發熱短路甚至禍災。

⑤ 電梯品質不合格,或者在建築期間被某些min gong胡亂使用造成永久傷害。

⑥ 鋼筋水泥不達標,

有豆腐渣工程的嫌疑。

⑦ 南北通透不敢想,採光通風都不行,黑房子超過1間。

⑧ 過道多、利用率低;公攤比例超過20%;

⑨ 斜肩吊腳得很厲害、三個寢室一個衛生間(上廁所要抽籤排隊的那種)、衛生間在房子中央,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重要的技術指標,這些指標出了問題,你都住得難受,還想賣個好價錢?

其他技術指標

害怕指數:2星☆☆或1星☆可忽略

比如:哪一層比較好?這個話題跟PM2.5有關,跟風水有關。跟玄學附會有關。

但是這些說法都不可靠。30樓以上照樣有浮塵,18樓絕不是地獄。

再比如朝向,坐向和朝向,哪個比較好?中國處於北半球,“祖傳秘笈”是要坐北朝南最好。但是,所謂風水輪流轉,還要看個人愛好,朝向這個問題也難有定論。更何況,朝向以什麼為准還是個爭論不休沒有統一標準的話題。

買前怕漲,買後怕跌

最怕這個!害怕指數:5星以上☆☆☆☆☆+

無論是投資還是自住,無論政策怎樣變化,買了房子就跌價的糟糕事情,有誰願意體驗嗎?這恐怕是買房人士最怕的噩夢了,害怕指數五顆星甚至更高。

房地產調控政策一個接一個,分析文章一篇接一篇,觀點互相矛盾的不少,讀者朋友莫衷一是,看得越多越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對吧?政策是我們無法預計更無法左右的,只有看自己的眼光、判斷和運氣了。

沒有把握的事情,免不了讓人進退兩難。買房之前擔心下手早了或者晚了;在哪個城市買、在哪個片區買、在哪個開發商哪裡買、買現房期房還是二手房,都是問題啊問題。而這些問題都直接影射到一個關鍵點:這價錢合適嗎?會不會買了就跌,不買就漲?就像股票那樣……

【小結】魔力哥有何建議嗎?

有。① 對於最擔心的問題,不可能有錦囊妙計式的建議,只能一般性地建議你緊跟政策、深度但不過度解讀政策,再根據自己的能力,採用適當長度的杠杆去買房。何為長度適當?淨資產率不低於30%是通常的要求。

② 肯定可以做到的是,在選點(一選城市、二選片區、三選樓盤、四選房號)、選時這個問題上,多做功課,功夫不負有心人。所謂走運,無非運氣是走出來的。用腳步丈量樓盤吧。

③ 對於影響房價的技術指標,也在反復瞭解比較的過程中得到解決。舉個實例,同一套房子建議看三次以上:白天看、晚上看、晴天看雨天看、大假期間看、工作日再去看。對於房子靠搶、手快有手慢無的情況,就不適合了。

圖:曾經的歪打正著,還能不能繼續?誰也說不清,所以害怕

-END-

跟玄學附會有關。

但是這些說法都不可靠。30樓以上照樣有浮塵,18樓絕不是地獄。

再比如朝向,坐向和朝向,哪個比較好?中國處於北半球,“祖傳秘笈”是要坐北朝南最好。但是,所謂風水輪流轉,還要看個人愛好,朝向這個問題也難有定論。更何況,朝向以什麼為准還是個爭論不休沒有統一標準的話題。

買前怕漲,買後怕跌

最怕這個!害怕指數:5星以上☆☆☆☆☆+

無論是投資還是自住,無論政策怎樣變化,買了房子就跌價的糟糕事情,有誰願意體驗嗎?這恐怕是買房人士最怕的噩夢了,害怕指數五顆星甚至更高。

房地產調控政策一個接一個,分析文章一篇接一篇,觀點互相矛盾的不少,讀者朋友莫衷一是,看得越多越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對吧?政策是我們無法預計更無法左右的,只有看自己的眼光、判斷和運氣了。

沒有把握的事情,免不了讓人進退兩難。買房之前擔心下手早了或者晚了;在哪個城市買、在哪個片區買、在哪個開發商哪裡買、買現房期房還是二手房,都是問題啊問題。而這些問題都直接影射到一個關鍵點:這價錢合適嗎?會不會買了就跌,不買就漲?就像股票那樣……

【小結】魔力哥有何建議嗎?

有。① 對於最擔心的問題,不可能有錦囊妙計式的建議,只能一般性地建議你緊跟政策、深度但不過度解讀政策,再根據自己的能力,採用適當長度的杠杆去買房。何為長度適當?淨資產率不低於30%是通常的要求。

② 肯定可以做到的是,在選點(一選城市、二選片區、三選樓盤、四選房號)、選時這個問題上,多做功課,功夫不負有心人。所謂走運,無非運氣是走出來的。用腳步丈量樓盤吧。

③ 對於影響房價的技術指標,也在反復瞭解比較的過程中得到解決。舉個實例,同一套房子建議看三次以上:白天看、晚上看、晴天看雨天看、大假期間看、工作日再去看。對於房子靠搶、手快有手慢無的情況,就不適合了。

圖:曾經的歪打正著,還能不能繼續?誰也說不清,所以害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