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慶中秋“雙節”將至,親們放心過節,邊海防有他們守衛!

輝煌成就鼓舞士氣,美好前景催人奮進。祖國邊海防一線官兵牢記囑託,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戰位上,他們扛起如山使命

古人雲:邊境者,中國之唇齒,唇亡則齒寒。萬裡邊防線乃國之屏障,是民眾幸福生活的守護線,也是當代革命軍人忠實履行使命的最前沿。邊關有獨特的風景,有隔斷雲天的巔峰,有冰雪覆蓋的達阪……在它的字典中,同時詮釋著堅守與開放的辯證內涵。

祖國邊海防的祥和與安寧,靠的是一代代邊防軍人獻身使命的血脈傳承。

邊防軍人用忠誠承載著神聖使命,用犧牲奉獻譜寫戍邊壯歌,用汗水踐行祖國利益重如山的錚錚誓言。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顯著提升,新一代邊防軍人的戍邊條件已今非昔比,然而邊防軍人的凜凜風骨、鋼鐵軍魂卻始終不變、薪火相傳。

再過不久,我們黨將召開具有重大深遠意義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擘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強軍夢的宏偉藍圖。

催征號角,激人奮進,鼓舞人心。廣大邊關戰友牢記習主席“為祖國站好崗、放好哨”的殷殷囑託,始終把使命扛在肩上、信念堅如磐石,忠誠堅守邊關哨位,履行強軍興軍歷史使命,以實際行動迎接盛會召開!

今天,讓我們一起感受駐守在祖國高山海島邊防一線官兵們的火熱情懷,感受他們鐵肩擔當的豪邁氣概。

“隨時利劍出鞘,南沙有我堅守水兵的榮耀……”浪花奔湧,

海軍華陽礁守備隊官兵誓言鏗鏘——

“有我在,決不讓礁盤丟失一寸”

“從礁上下來,感覺整個人像是接受了一場靈魂的洗禮!”最新一期“南沙換補”圓滿結束,下士段世盛被曬出一身“南沙黑”,言談舉止更多了一分自信。

守礁3個月,因為表現突出,

段世盛被評為“南沙守礁先進個人”。人們也許想不到,就在一年前,一心想上礁的小段,因專業技能考核不合格而未能如願。看到戰友們拿到了守衛南沙的“合格證”,小段傷心地哭了。

上礁就是上前線,守礁就是守陣地。“選擇堅守南沙的戰士,誰不想上礁?可那裡是一線、是戰場,

來不得半點含糊!”華陽礁守備隊教導員朱步雲說,近年來隨著部隊使命任務的拓展,官兵們紛紛申請上島。他們知道只有堅守礁盤戰位、接受風浪洗禮,才能真正得到磨礪、獲得成長。

然而,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南沙衛士”,僅憑一腔熱血還不夠,必須具備過硬的軍事素質。這不,最新一批準備上礁的官兵練兵熱情高漲——

雷達偵察專業的分隊長姜春衛,過去是陸戰隊某旅兩栖偵察隊的訓練尖子。來到華陽礁,他很快看到了自己的短板,一有空就主動向身邊技術骨幹請教,刻苦鑽研雷達技術,僅用3個月就能獨立擔負值班任務。新兵馮文東為了提高輕武器射擊技能,烈日下“瞄”海上漂浮物,星空下“瞄”飛卷而起的白浪花,最終在上礁實彈射擊考核中表現優異。

“上礁不僅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責任。必須練強本領,才能守護祖國南沙寸土不丟!”胸前佩戴大紅花,馮文東雙眼噙滿激動的淚花……

南沙華陽礁位於祖國最南端,距離大陸上千公里,自然環境惡劣。守備部隊著眼使命任務要求,專門開展全員額換崗輪訓,把熟練掌握使用礁上數十種裝備,列為上礁官兵的必備技能。

練兵熱潮如火如荼。為了儘快掌握新裝備操作技能,官兵們自主編寫完成了8類裝備、10余萬字的使用規程;緊貼使命任務,完善島礁防禦作戰方案,開展反蛙人、反機降等實戰化課目演練,提前發現、準確判斷和正確處置海空情的能力顯著提升。

“新機場民航校驗試飛成功,官兵家屬可以乘民航客機探親;二級甲等醫院投入使用,島礁軍民醫療保障實現了全覆蓋……”朱步雲說,如今南沙島礁的工作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堅守南海的信念更堅定,幹勁更足了。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的喜訊,讓駐守華陽礁的官兵們豪情滿懷。守備隊隊長楊建友說:“過去環境惡劣時‘,南沙衛士’沒有讓礁盤丟一寸,現在守礁條件越來越好,我們更要守好南沙,守好這片‘祖宗海’!”

新疆軍區紮瑪納什邊防連老兵,揮淚告別中哈 6號界碑——

界碑前,戍邊故事勵豪情

9月中旬,阿爾泰山,陰雨綿綿。新疆軍區某邊防團來到紮瑪納什邊防連“補充駐防”的18名官兵,踏上了巡邏路。在中哈6號界碑前,6名紮瑪納什邊防連的老兵深情講述了連隊歷史和親身經歷的守防故事,首次參加巡邏的官兵備感振奮。

再過幾天,這6名老兵就要離開部隊,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參加中哈6號界碑的巡邏任務。當他們輕輕撫摸界碑上那鮮紅的“中國”兩個神聖而莊嚴的大字時,淚珠滾落下來……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上士王雪峰唱起歌曲《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官兵們列隊向界碑致以軍禮。

今年老兵退伍前夕,為保持邊防一線哨所人員在位率,圓滿完成各項執勤任務,原本駐守在邊防團營區的機炮連官兵分散補充到各一線哨所。18名官兵來到位於阿爾泰山深處的紮瑪納什邊防連,進行為期半年的“補充駐防”。駐防當天,他們即隨連隊巡邏分隊來到中哈6號界碑前。

紮瑪納什邊防連四面環山,每到冬季便被大雪圍困。“在邊防道路修通之前,官兵巡邏基本依靠騎馬,一次巡邏得兩三天。”在連隊當了14年機要參謀的李巨珍,聊起守防條件的變化不甚感歎。

李巨珍回憶,一次,他和戰友前往堡塔美地域巡邏途中,天色突變,烏雲密佈。為了到點到位,官兵們棄馬步行,走完了剩下的巡邏路程。他們在返回途中遭遇暴風雪,一時迷了路,幸好遇到放養駱駝的牧民,才得以脫險。

“如今防區巡邏路逐步貫通,各個關口要道還安裝了視覺化監控系統,執勤方式更加多樣化……守防條件日新月異,我們更有信心守好祖國邊防線!”李巨珍的話,讓在場的每名官兵備受鼓舞。

“守護邊關青山綠水,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邊防官兵責無旁貸!”上士鄒茂說,連隊駐守的阿爾泰山是國家地質森林公園,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也因此引來不法盜獵者的覬覦,保護生態環境成為官兵的又一職責。

去年底,防區1284巡邏點被大雪覆蓋,鄒茂和戰友乘馬進入該地域執勤。一堆被積雪草草掩埋的塑膠袋引起了他們的警覺,連長薛敏判斷是盜獵人員所留。大家蹚著積雪檢跡搜索,3個小時後終於發現正在安放捕獸夾的盜獵人員,當場查收了其攜帶的捕獸工具。

戍邊故事講不完,官兵們聽得熱血沸騰。下士魯倉入伍後一直在山下的營區服役,第一次來到一線哨所真實感受戍邊生活,他感慨道:“成為邊防軍人不僅是榮耀,更意味著吃苦和奉獻……不辱使命,守好祖國邊防線,就是我們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實際行動!”

更多精彩請關注解放軍報“中國邊關”專版

軍報記者微信發佈

投稿郵箱:jfjbwx@163.com;

過去是陸戰隊某旅兩栖偵察隊的訓練尖子。來到華陽礁,他很快看到了自己的短板,一有空就主動向身邊技術骨幹請教,刻苦鑽研雷達技術,僅用3個月就能獨立擔負值班任務。新兵馮文東為了提高輕武器射擊技能,烈日下“瞄”海上漂浮物,星空下“瞄”飛卷而起的白浪花,最終在上礁實彈射擊考核中表現優異。

“上礁不僅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責任。必須練強本領,才能守護祖國南沙寸土不丟!”胸前佩戴大紅花,馮文東雙眼噙滿激動的淚花……

南沙華陽礁位於祖國最南端,距離大陸上千公里,自然環境惡劣。守備部隊著眼使命任務要求,專門開展全員額換崗輪訓,把熟練掌握使用礁上數十種裝備,列為上礁官兵的必備技能。

練兵熱潮如火如荼。為了儘快掌握新裝備操作技能,官兵們自主編寫完成了8類裝備、10余萬字的使用規程;緊貼使命任務,完善島礁防禦作戰方案,開展反蛙人、反機降等實戰化課目演練,提前發現、準確判斷和正確處置海空情的能力顯著提升。

“新機場民航校驗試飛成功,官兵家屬可以乘民航客機探親;二級甲等醫院投入使用,島礁軍民醫療保障實現了全覆蓋……”朱步雲說,如今南沙島礁的工作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堅守南海的信念更堅定,幹勁更足了。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的喜訊,讓駐守華陽礁的官兵們豪情滿懷。守備隊隊長楊建友說:“過去環境惡劣時‘,南沙衛士’沒有讓礁盤丟一寸,現在守礁條件越來越好,我們更要守好南沙,守好這片‘祖宗海’!”

新疆軍區紮瑪納什邊防連老兵,揮淚告別中哈 6號界碑——

界碑前,戍邊故事勵豪情

9月中旬,阿爾泰山,陰雨綿綿。新疆軍區某邊防團來到紮瑪納什邊防連“補充駐防”的18名官兵,踏上了巡邏路。在中哈6號界碑前,6名紮瑪納什邊防連的老兵深情講述了連隊歷史和親身經歷的守防故事,首次參加巡邏的官兵備感振奮。

再過幾天,這6名老兵就要離開部隊,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參加中哈6號界碑的巡邏任務。當他們輕輕撫摸界碑上那鮮紅的“中國”兩個神聖而莊嚴的大字時,淚珠滾落下來……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上士王雪峰唱起歌曲《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官兵們列隊向界碑致以軍禮。

今年老兵退伍前夕,為保持邊防一線哨所人員在位率,圓滿完成各項執勤任務,原本駐守在邊防團營區的機炮連官兵分散補充到各一線哨所。18名官兵來到位於阿爾泰山深處的紮瑪納什邊防連,進行為期半年的“補充駐防”。駐防當天,他們即隨連隊巡邏分隊來到中哈6號界碑前。

紮瑪納什邊防連四面環山,每到冬季便被大雪圍困。“在邊防道路修通之前,官兵巡邏基本依靠騎馬,一次巡邏得兩三天。”在連隊當了14年機要參謀的李巨珍,聊起守防條件的變化不甚感歎。

李巨珍回憶,一次,他和戰友前往堡塔美地域巡邏途中,天色突變,烏雲密佈。為了到點到位,官兵們棄馬步行,走完了剩下的巡邏路程。他們在返回途中遭遇暴風雪,一時迷了路,幸好遇到放養駱駝的牧民,才得以脫險。

“如今防區巡邏路逐步貫通,各個關口要道還安裝了視覺化監控系統,執勤方式更加多樣化……守防條件日新月異,我們更有信心守好祖國邊防線!”李巨珍的話,讓在場的每名官兵備受鼓舞。

“守護邊關青山綠水,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邊防官兵責無旁貸!”上士鄒茂說,連隊駐守的阿爾泰山是國家地質森林公園,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也因此引來不法盜獵者的覬覦,保護生態環境成為官兵的又一職責。

去年底,防區1284巡邏點被大雪覆蓋,鄒茂和戰友乘馬進入該地域執勤。一堆被積雪草草掩埋的塑膠袋引起了他們的警覺,連長薛敏判斷是盜獵人員所留。大家蹚著積雪檢跡搜索,3個小時後終於發現正在安放捕獸夾的盜獵人員,當場查收了其攜帶的捕獸工具。

戍邊故事講不完,官兵們聽得熱血沸騰。下士魯倉入伍後一直在山下的營區服役,第一次來到一線哨所真實感受戍邊生活,他感慨道:“成為邊防軍人不僅是榮耀,更意味著吃苦和奉獻……不辱使命,守好祖國邊防線,就是我們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實際行動!”

更多精彩請關注解放軍報“中國邊關”專版

軍報記者微信發佈

投稿郵箱:jfjb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