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蝴蝶修煉成精,就能幻化為人形

晴春蝶戲圖 李安忠 作

蝴蝶短暫的一生經歷了卵、蟲、蛹、蝶四種生命形態,

從蟲卵到毛蟲,毛蟲結絲自縛為蛹,隨後有蝶從蛹中破出——脫離了蠢笨的肉身,飛天而去。除卻少數能活幾個月的長壽蝴蝶之外,大多數蝴蝶的壽命只有兩周左右,其一生可謂倉促,以色列詩人阿米亥就注意到了蝴蝶的意象:“像蝴蝶一樣短暫像群星一樣長久”,蝴蝶生命的短暫易逝,卻在某種意義上與群星的長久之一致的,在程度上,它們皆趨近於無限,
只不過一短一長而已。

蝴蝶短暫的一生中還要歷經數變,可謂善變者,而它的輕捷易逝,又給人帶來無盡的惆悵。生活在西元前四世紀的哲學家莊周曾經歷了一場夢幻,他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醒來時,便對自身的存在產生了疑問,“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究竟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今生今世儼然是蝴蝶在夢境中的投影。

青楓巨蝶圖 無名氏 作

不過,也有人不把莊周的故事放在心上,只是求個眼前的快活。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曾記載了散曲家王和卿的小令《醉中天·詠大蝴蝶》:“彈破莊周夢,兩翅駕東風,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誰道風流種,唬殺尋芳的蜜蜂。輕輕飛動,把賣花人搧過橋東。

”據說這首散曲中的大蝴蝶也有原型,當時“燕市有一蝴蝶,其大異常”,王和卿才有這番奇想,蝴蝶之大,致使“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當是蝴蝶中的異類。

巨型蝴蝶的軼聞也頗為可觀,《嶺南異物志》載:“嘗有人浮南海,泊於孤岸。忽有物如蒲帆飛過海,將到舟,競以物擊之,如帆者盡破碎墜地。視之,乃蛺蝶也。海人去其翅足秤之,得肉八十斤。啖之,極肥美。”在南海,巨型蝴蝶之翼儼然船帆,

去掉翅膀和腿,過秤仍有八十斤肉,味道“極肥美”,則是國人“逮啥吃啥”的優良傳統,如此怪異的蝴蝶,而且來歷不明,在這種情況之下,都不忘嘗一嘗,蝴蝶幻化之奇,也抵不過世間吃貨之口。

蝴蝶花卉 清末廣東通草紙畫

蝴蝶還能幻化為人,

《六朝錄》載:“劉子卿居廬山,有五彩雙蝶來遊花上,其大如燕。夜間有二女子曰:感君愛花間之物,故來相詣。”《聊齋志異》中也有蝴蝶幻化為人,說的是進士王生做縣令時,審案喜歡讓犯人捉蝴蝶來贖罪,於是“堂上千百齊放,如風飄碎錦”,王生喜歡這種場面,每到此時便“拍案大笑”。直到有一天夜裡,王生夢到一個女子,當面指責王生:“在你的虐政之下,姐妹們多受虐待,如今要讓你先受一點小小的懲罰”,說完,女子就化為蝴蝶飛去。第二天,王生在衙署中喝酒,忽有上司來到,急忙出迎,王生的妻子與他開玩笑,在他頭上插了一朵花,急著出門,忘了拿下,上司見了,認為王生不恭,責駡一通。此後,王生再也不敢造次。

桃花塢年畫《四海野人精》,其中有蝴蝶精

說完,女子就化為蝴蝶飛去。第二天,王生在衙署中喝酒,忽有上司來到,急忙出迎,王生的妻子與他開玩笑,在他頭上插了一朵花,急著出門,忘了拿下,上司見了,認為王生不恭,責駡一通。此後,王生再也不敢造次。

桃花塢年畫《四海野人精》,其中有蝴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