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是否應該繼續承辦奧運會?上海、廣州、深圳,都有這個能力!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奧運會這個金字招牌,現在也有些失色的味道。今年以來,贊助商方面,麥當勞退出了,理由就是收益不高。而關於2024和2028兩屆奧運會的舉辦權,由誰來承接,

也成了奧組委一個頭疼的事。

沒辦法,隨著全球化,以及傳媒的普及。曾經4年一屆的奧運會,不再神秘。奧運會上的所有項目,平日裡都有單項賽事對決,奧運會也不再新鮮。而同時,奧運會自帶“吞金獸”的屬性,承辦國必然花費100億美元以上的代價,也讓各國望而卻步。

於是,從過去的多國擠破腦袋,甚至不惜賄賂的方式獲得承辦。但現在面臨著無人問津的地步。東京奧運會後,兩屆奧運會居然只有兩個國家願意接手,其他各國全部退出。

這種情況下,傳出一種聲音:國家奧會希望中國當接盤俠,在關鍵時刻發揚大國風格,舉辦奧運會。並且還言之鑿鑿的說是巴赫的意思。——其實截止到目前,任何地方都查不到這種言論,巴赫也沒說過這種話!但是這也足夠引起一個思考:如果2028年之後,真的無人舉辦,中國是否應該再辦?

其實核心議題就是一個字:錢!——奧運會誰都想辦,只要錢到位。其他各國就是因為資金有限,才望而卻步。當然,這裡面也必須做一個思考:過去那種鋪張浪費,是否值得?比如巴西裡約奧運花了160億美金,完全的入不敷出。而巴黎的2024奧運會,承諾預算只需66億歐元即可。

巴黎的這個節儉辦奧運的舉動,也許能夠成為一個潮流。即把資金控制在一百億美金以下,再借助商業推廣等,完全可以做到收支平衡。而如果是這種情況,中國的其他一線大城市:如上海、廣州和深圳等,不妨舉辦,以增加效益。當然,如果控制不了承辦,花錢太多,中國的民眾,

也是不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