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啟動“倍增計畫”新發動機

東莞德爾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朗入選市倍增計畫企業之一。
 朗宣

大朗

“中國羊毛衫名鎮”、廣東省四星級宜居社區、全國科學發展千強鎮中排第40位……如果說這些榮耀代表的只是大朗過去的努力,那未來的大朗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這個定位於打造東莞中部核心城鎮的大朗,接下來將借助“倍增計畫”這個新發動機,實現再一次的飛躍。在大朗鎮的新發展藍圖中,今年將重點從產城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等方面,

推動城市升級,打造現代宜居城鎮。

大朗從未停止“折騰”

從2008年金融危機到現在,大朗鎮算是最愛“折騰”的鎮街之一,在所有人大喊“毛織業”為夕陽產業,應該擯棄的時候,大朗人沒有跟隨“主流”,而是在原有的產業基礎上探索轉型,借助科技實現完美轉身,毛織業不但沒有沒落,反而成為了大朗響亮的名片。在互聯網+時代,喜歡“折騰”的大朗又一次抓住了機遇,大力推進“毛織+電商”。

愛“折騰”的大朗人並沒有止步于毛織,去年,大朗除了推進“毛織+電商”,還在“裝備+智造”和“電子資訊+品牌”方面“折騰”了一番。正是這些“折騰”,讓大朗再次獲得了各種掌聲。在2016年全國科學發展千強鎮中,大朗排名第40位。全年毛織類電商交易額、規上裝備製造業總產值、電子資訊產業總產值分別增長10.4%、9.6%和8.5%;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55.3%,超額完成市定任務。可以說,過去一年,大朗在轉型升級、城市建設、社會民生等方面取得了喜人成績,

據統計,2016年大朗實現GDP達242億元,財政可支配收入15.3億元,稅收總額37.5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93.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億元。

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大朗每一次的“折騰”都不是簡單粗放的,他們深信守舊必將被淘汰,只有科技創新才能殺出血路。過去一年,大朗實現了新舊動能的加速轉換。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育苗造林”行動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築巢引鳳”計畫,

全鎮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69家,是2015年的2倍;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達48家,增長153%。

全鎮規上工業企業R & D投入全市排名第6,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增長50 .4%和32.6%,國家、省、市各級孵化器、研發機構數量繼續位居全市前列;一批稅收型企業快速成長,納稅超千萬元工業企業24家,同比增加41.2%。

大朗的努力給人帶來希望,各種新生企業和創業者相繼湧入。

過去一年,大朗招商引資也有新突破,協議引進內資總額增長75%。全年引進內外資項目89宗,總投資7.91億美元,其中3個超億元專案預計全部投產後可增加稅收2.7億元。同時,大朗還加快推進市鎮重大專案的建設。去年,大朗名列全市重大專案建設管理單位第6名,7個市重大項目超額完成投資計畫,進度位居全市前列。

“倍增計畫”成新發動機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大朗今年提出,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統領,深化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強化執行落實,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倍增計畫、提升城市品質、優化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努力把大朗打造成為東莞中部核心城鎮。為此,大朗今年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生產總值增長8%-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68%,稅收收入增長10.78%。其他指標力爭位居全市前列。

如何才能實現新目標?這一次,大朗將寶押在了企業“倍增計畫”上,啟動“倍增計畫”這個新發動機。在東莞市高規格召開了“倍增計畫”動員會後,大朗鎮制定了《大朗鎮實施重點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畫行動方案》,遴選出40家鎮內試點企業,並收集了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為推進“倍增計畫”行動打好基礎。

3月6日,大朗鎮召開《推進市十大行動計畫誓師大會》,並邀請了40家企業的代表參會。大朗鎮委書記謝錦波指出,貫徹落實市十大行動計畫,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只有牢牢抓住工作重點,才能帶動解決其他問題,有力推進全域工作。大朗要在不增加或少增加土地等要素供給的情況下,大力實施企業“倍增計畫”,通過培育一批企業實現規模與效益雙雙倍增,推動更多的存量企業集約倍增發展。

力爭3至5年實現倍增

“出路在轉變發展方式,在確立集約高效發展思路,其中市十大行動計畫就為大朗提供了重要遵循。”謝錦波說,大朗要積極推動城市連片更新,做好土地統籌,加快三舊改造,充分釋放出新的發展空間,使城市為更高品質和效益的企業紮根發展提供支撐,讓優質企業進得來、留得下。大朗要按照“一企一策”方針,對龍頭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系統解決企業用地、招工、員工子女入學等問題,力爭年內實現稅收超億元工業企業有1家、超3000萬元工業企業有5家以上。

接下來,大朗除了重點扶持大朗11家市倍增計畫企業以及5家市後備倍增企業,力爭推動試點企業3至5年實現規模和效益的倍增,還將加快制定鎮一級重點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畫”行動方案,按照“選好選優、培優培強”的原則,選取一批創新能力強、稅收貢獻大的存量優勢企業進行重點培育,目前已篩選出30家優質企業試點企業。

謝錦波表示,大朗將以中國散裂中子源專案于明年試運行的契機,集中資源,圍繞這個國家級的重大科學裝置,努力將中子源乃至高能所衍生出來的成熟技術和科研成果在大朗產業化。依託散裂中子源和華為終端總部,加大招大引強力度,力爭引進更多稅收超3000萬元的優質項目。推動重大專案動工建設,加大掛鉤督導力度,推進市屬重大項目和鎮重點項目儘快投產達效。

此外,大朗鎮還將深入實施高企“育苗造林”行動計畫,力爭年內新增高企後備企業8家以上、國家高新企業5家以上。大力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力爭年內實現超50家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的目標,促進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 DP比重達到2.4%以上。同時,推動科技金融產業融合,力爭年內企業上市(含掛牌新三板)3家。

打造“魅力小城”示範點

經濟發展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大朗老百姓能幸福地生活。接下來,大朗要繼續以環境優化為抓手,加快推動環境品質改善、城市品質提升,把大朗建成智慧型、生態型、品質型的現代化城鎮。今年,大朗將重點從產城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等方面,推動城市升級,打造現代宜居城鎮。產城融合方面,大朗提出全力做旺長盛一期,高標準推動長盛二期地塊項目建設,打造大朗CBD和東莞中部的地標式商業綜合體。同時,進一步完善10平方公里毛織商貿城的配套,推動電商、研發、創意、生活等要素集聚,打造全市“魅力小城”示範點。

要實現更高水準發展,更重要的是要有“更高水準”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謝錦波表示,要把水治理作為主戰場,加快推進截汙次支管網建設,狠抓轄區內河湧整治。今年必須完成29.9公里截汙次支管網建設、2018年前必須完成45公里截汙次支管網建設。與此同時,要把提升大朗城市品質作為切入點,加快規劃建設大朗中學新校區和新文化中心,加快建成開放友善公園,推進華為終端總部周邊道路、松山湖大道大朗段、美景西路等建設,以新的規劃盤活全域,以新的作為煥發城市活力。文:劉輝龍 朗宣

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大朗今年提出,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統領,深化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強化執行落實,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倍增計畫、提升城市品質、優化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努力把大朗打造成為東莞中部核心城鎮。為此,大朗今年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生產總值增長8%-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68%,稅收收入增長10.78%。其他指標力爭位居全市前列。

如何才能實現新目標?這一次,大朗將寶押在了企業“倍增計畫”上,啟動“倍增計畫”這個新發動機。在東莞市高規格召開了“倍增計畫”動員會後,大朗鎮制定了《大朗鎮實施重點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畫行動方案》,遴選出40家鎮內試點企業,並收集了企業反映的困難和問題,為推進“倍增計畫”行動打好基礎。

3月6日,大朗鎮召開《推進市十大行動計畫誓師大會》,並邀請了40家企業的代表參會。大朗鎮委書記謝錦波指出,貫徹落實市十大行動計畫,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只有牢牢抓住工作重點,才能帶動解決其他問題,有力推進全域工作。大朗要在不增加或少增加土地等要素供給的情況下,大力實施企業“倍增計畫”,通過培育一批企業實現規模與效益雙雙倍增,推動更多的存量企業集約倍增發展。

力爭3至5年實現倍增

“出路在轉變發展方式,在確立集約高效發展思路,其中市十大行動計畫就為大朗提供了重要遵循。”謝錦波說,大朗要積極推動城市連片更新,做好土地統籌,加快三舊改造,充分釋放出新的發展空間,使城市為更高品質和效益的企業紮根發展提供支撐,讓優質企業進得來、留得下。大朗要按照“一企一策”方針,對龍頭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系統解決企業用地、招工、員工子女入學等問題,力爭年內實現稅收超億元工業企業有1家、超3000萬元工業企業有5家以上。

接下來,大朗除了重點扶持大朗11家市倍增計畫企業以及5家市後備倍增企業,力爭推動試點企業3至5年實現規模和效益的倍增,還將加快制定鎮一級重點企業規模與效益“倍增計畫”行動方案,按照“選好選優、培優培強”的原則,選取一批創新能力強、稅收貢獻大的存量優勢企業進行重點培育,目前已篩選出30家優質企業試點企業。

謝錦波表示,大朗將以中國散裂中子源專案于明年試運行的契機,集中資源,圍繞這個國家級的重大科學裝置,努力將中子源乃至高能所衍生出來的成熟技術和科研成果在大朗產業化。依託散裂中子源和華為終端總部,加大招大引強力度,力爭引進更多稅收超3000萬元的優質項目。推動重大專案動工建設,加大掛鉤督導力度,推進市屬重大項目和鎮重點項目儘快投產達效。

此外,大朗鎮還將深入實施高企“育苗造林”行動計畫,力爭年內新增高企後備企業8家以上、國家高新企業5家以上。大力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力爭年內實現超50家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的目標,促進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 DP比重達到2.4%以上。同時,推動科技金融產業融合,力爭年內企業上市(含掛牌新三板)3家。

打造“魅力小城”示範點

經濟發展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大朗老百姓能幸福地生活。接下來,大朗要繼續以環境優化為抓手,加快推動環境品質改善、城市品質提升,把大朗建成智慧型、生態型、品質型的現代化城鎮。今年,大朗將重點從產城融合、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等方面,推動城市升級,打造現代宜居城鎮。產城融合方面,大朗提出全力做旺長盛一期,高標準推動長盛二期地塊項目建設,打造大朗CBD和東莞中部的地標式商業綜合體。同時,進一步完善10平方公里毛織商貿城的配套,推動電商、研發、創意、生活等要素集聚,打造全市“魅力小城”示範點。

要實現更高水準發展,更重要的是要有“更高水準”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謝錦波表示,要把水治理作為主戰場,加快推進截汙次支管網建設,狠抓轄區內河湧整治。今年必須完成29.9公里截汙次支管網建設、2018年前必須完成45公里截汙次支管網建設。與此同時,要把提升大朗城市品質作為切入點,加快規劃建設大朗中學新校區和新文化中心,加快建成開放友善公園,推進華為終端總部周邊道路、松山湖大道大朗段、美景西路等建設,以新的規劃盤活全域,以新的作為煥發城市活力。文:劉輝龍 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