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首創股份去年淨利潤超6億 新投產規模達119萬噸/日

536 位投資顧問已告知 首創股份(600008) 後市如何操作立即查看

3月29日,A股環保“龍頭”上市公司——首創股份(行情600008,買入)發佈了其2016年年報。據年報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9.12億元,同比增長12.0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11億元,同比增長13.92%。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據年報梳理,在其環保主業,首創股份2016年新投產規模達到了119萬噸/日,而環保業務營業收入則達到了68.97億元,利潤總額為8.85億元。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首創股份董秘邵麗表示,“,隨著‘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以及‘大力發展迴圈經濟’的戰略部署,

首創股份探索出了多項具有長遠發展潛力的環保業務發展新模式、 新途徑,並加快培育新業務發展”。

具體來看,首創股份主要業務為綜合環境服務,業務範圍由傳統水務處理逐步延伸至固廢處理、水環境治理、河道與流域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以生態環境為核心的城市綜合環境治理服務。

根據年報,目前公司擁有的項目類型包括供水、汙水處理、工程建設、中水回用及再生水、污泥處理、固廢 處理、固廢收集及儲運、海水淡化、環保設備等。

其中,在傳統水務業務方面,供水、汙水處理及水務工程建設是首創股份的傳統優勢業務。而在水務產業鏈拓展業務方面,首創股份正在拓展水務產業鏈的其他業務類型,其中涉及中水回用及再生水專案等、海水淡化項目,

致力打造未來新的業務增長點,拓展了未來發展的途徑。此外,在固廢處理及其他相關業務方面,目前首創股份擁有生活垃圾(含餐廚垃圾)、一般工業廢棄物及危險廢棄物、電子產品廢棄物和汽車回收拆解等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通過簽約村鎮PPP專案,實現了專案區域從城鎮到村鎮的拓展。2016 年,公司開始介入工業廢水及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再生水和膜法水處理技術。

同樣是在2016年,首創股份簽約海綿城市、“千企千鎮工程”等綜合體建設運營專案。

年報顯示,2016年,首創股份及下屬公司持續通過BOT、TOT、收購兼併等方式開拓水務市場,通過簽約PPP專案擴大市場區域。目前公司的水務投資、工程項目分佈於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共計78個城市,基本形成了全國性佈局。在湖南省、山東省、安徽省等地區實現了區域優勢,形成了規模效應,並向鄉鎮實現了縱深化拓展。

公司合計擁有約1988萬噸/日的水處理能力,服務人口超過4000萬人。

邵麗認為,“隨著PPP模式的不斷升級和創新,未來環保產業清晰的行業邊界將逐步淡化,呈現效果導向的‘環境綜合服務’發展趨勢,單體的汙水處理項目、河道治理項目將被整體打包,從而帶來了環保產業的巨大升級空間”。

透過年報,首創股份介紹,其供水、汙水處理、固廢專案一般採取特許經營權的方式,通過BOT、TOT 等方式與政府方簽訂特許經營協定,從而獲得專案的特許經營權。

PPP 模式是近幾年新出現的公共基礎設施專案運作模式,通過PPP合作模式,既可以解決地方政府的融資問題,提高地方政府在專案全週期的參與與決策程度;同時,可以有效地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品質和效率。

首創股份以PPP商業模式展開的環境綜合治理專案,就取得了良好進展,如與寧夏固原政府簽訂的《固原市海綿城市建設PPP專案協議》。 此外,公司不斷對傳統模式加以優化和調節,開創出適合公司自身發展的新商業模式,如ROT(改建-運營-移交),DBTO(設計-建設-移交-運營)等方式。

從而獲得專案的特許經營權。

PPP 模式是近幾年新出現的公共基礎設施專案運作模式,通過PPP合作模式,既可以解決地方政府的融資問題,提高地方政府在專案全週期的參與與決策程度;同時,可以有效地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品質和效率。

首創股份以PPP商業模式展開的環境綜合治理專案,就取得了良好進展,如與寧夏固原政府簽訂的《固原市海綿城市建設PPP專案協議》。 此外,公司不斷對傳統模式加以優化和調節,開創出適合公司自身發展的新商業模式,如ROT(改建-運營-移交),DBTO(設計-建設-移交-運營)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