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千年來,我國東部地區已經多出一個省的面積,要感謝誰?

江蘇省是我國的經濟發達省份,每年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廣東省,但是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江蘇省雖然也是沿海省份,但是它的發達和其他省市不一樣,就是它的沿海城市反倒沒有內陸城市發達,

比如面積最大的鹽城市(16972平方公里),比兩個蘇州市(8488平方公里)還大,但2016年它的GDP(4576億人民幣)還不足蘇州市(15475億人民幣)的1/3,造成這一現象是有歷史原因的,那就是江蘇省沿海一帶的城市多是新城,比如連雲港、鹽城市和南通市,它們在歷史上的區域面積並不是是如今這個樣子的,千餘年前鹽城市和南通市的陸地絕大部分還不存在,因為都曾經是大海,
如果上溯到3000年前,基本有大半個江蘇省的面積還都沒有出現。如果算上我國整個東部沿海的話,3000年時間沿海地區造就的陸地絕不止一個江蘇省那麼大。

幾千年來,我國各地區因自然因素面積自動變大的地方就是江蘇省的沿海一帶了,而且江蘇省的很多沿海地縣級城市都是新城市,有些城市的出現不過才幾百年,有些鄉鎮和村落出現的時間就更晚了,有的甚至不足百年。如果留心觀察,你也會發現,江蘇省較大的沿海城市距離海岸線都比較遠,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正是由於這些城市建城的時候本來離海邊不遠,

但是由於海岸線一直向大海中延伸,所以這些城市就距離海岸線越來越遠了。

比如江蘇省阜寧縣,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建縣,距離海岸線只有十餘裡,但是現在距離海岸線則近200裡,至清朝雍正年間,這一帶的海岸線已東移90公里。

而射陽縣更甚,這個縣的土地從清朝時期才出現,直到1942年才設縣,如今面積達2776平方公里,接近四個新加坡的國土面積。

歷史名城揚州和淮安在古時候距離海岸線也不遠,曾經算是沿海城市,但是現在卻離海岸線很遠了。這些都說明江蘇省的海岸線是不斷的向東延伸的,歷史上的江蘇省的確沒有現在大,而是隨著海岸線的向東擴張而擴大。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現象呢?首先必須要感謝這幾條大河——淮河、黃河、長江。

淮河是江蘇省的主要河流,它攜帶的泥沙一直在為江蘇省沿海製造陸地,而長江也在江蘇省南部的長江口一帶製造陸地,那麼黃河怎麼為江蘇省沿海製造陸地呢?其實黃河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多次奪淮河入海,歷史上也曾很長時期內在淮河口注入東海,它攜帶的大量泥沙是江蘇省中北部一帶沿海製造陸地的主力部隊,如今的連雲港和鹽城市的大量陸地就是黃河製造的,所以鹽城市的歷史並不長。

在歷史上,黃河從淮河口入海的時期,江蘇省中北部的海岸線是一直在向東海延伸的,後來黃河改成在渤海入海,江蘇省中北部的海岸線曾經一度向西退縮,不過幅度較小,而淮河水也一直在推動著海岸線的向東延伸,在江蘇南部的長江口一帶,由於長江巨大的水流量,攜帶的泥沙不斷的在長江三角洲沉積,使得江蘇省南部沿海面積一直在變大,南通市陸地就主要是由長江製造的。

上圖中沿海農業帶造陸時間不過千年

不過在河流的影響之外,地殼的抬升或也是一個原因,江蘇省一帶的地殼板塊大部分屬於揚子板塊,並且受到我國東部地區的郯廬斷裂帶的影響,揚子板塊東部地殼板塊抬升造成陸地出現也是有可能的,但此說在學術界尚未形成統一定論。

歷史上也曾很長時期內在淮河口注入東海,它攜帶的大量泥沙是江蘇省中北部一帶沿海製造陸地的主力部隊,如今的連雲港和鹽城市的大量陸地就是黃河製造的,所以鹽城市的歷史並不長。

在歷史上,黃河從淮河口入海的時期,江蘇省中北部的海岸線是一直在向東海延伸的,後來黃河改成在渤海入海,江蘇省中北部的海岸線曾經一度向西退縮,不過幅度較小,而淮河水也一直在推動著海岸線的向東延伸,在江蘇南部的長江口一帶,由於長江巨大的水流量,攜帶的泥沙不斷的在長江三角洲沉積,使得江蘇省南部沿海面積一直在變大,南通市陸地就主要是由長江製造的。

上圖中沿海農業帶造陸時間不過千年

不過在河流的影響之外,地殼的抬升或也是一個原因,江蘇省一帶的地殼板塊大部分屬於揚子板塊,並且受到我國東部地區的郯廬斷裂帶的影響,揚子板塊東部地殼板塊抬升造成陸地出現也是有可能的,但此說在學術界尚未形成統一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