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挑戰生理極限,這地方近百年不下雨,人們是怎樣活下來的

拉丁美洲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的阿塔卡馬沙漠,大部分位於智利境內,因為東部的安第斯山脈就像一道屏障,阻擋了亞馬遜盆地的潮濕空氣,再加上來自於南極的寒流只能形成霧和雲,

並不能帶來降雨,這些因素造就了這個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號稱“世界旱極”。

這裡空氣乾燥,寸草不生,年均降水量小於0.1毫米,歷史上從1845年到1936年近百年時間裡沒有下過一滴雨水,被公認為世界上最荒蕪的地區。

阿塔卡馬是地球上最接近火星自然環境的地方,這裡土壤荒瘠、而且具有強酸性,連細菌都難以存活。在沙漠的某些部分,甚至幾個世紀都沒下過雨。艱苦的乾燥環境造就了這裡的地形和火星地形十分的接近,而這對於計畫研究火星的科研人員是一件好事。

在這個如荒涼的火星般的地表上,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裡自古以來一直生活著超過100萬人口。對於生物而言,缺少了作為生命根本的水,那這些人又是怎麼生存下來的呢?

原來,在與惡劣的大自然抗爭的居民憑藉著智慧,創造出了“捕捉”霧水的方法。他們利用很多張稠密的網布來“捕捉”山上的濃霧。

濃霧在接觸到網布的時候,逐漸的彙聚成水珠,沿著管道被一點點的收集起來。

用這種方法採集來的水被存貯在地下的蓄水層中,

同時少量的水用來種植橄欖、番茄和黃瓜。在這麼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如此稀少的水能養活規模如此龐大的人口,這一招實在是厲害!

正是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裡迷人的風景,

寬闊的鹽鹼地和永恆的雪火山吸引了眾多的背包客。

2015年因為厄爾尼諾現象,這裡終於苦盡甘來,降雨量特別充足,天降甘露,沙漠中沉睡百年的花種子競相開放,足以稱得上百花勝豔,而且很多都是這裡獨有的品種。

波德賴爾在《惡之花》中說:讓岩石泉湧,讓沙漠開發。如今都成真啦!

都說美是造物主的奇跡,而這些花兒也是沙漠的奇跡,它們開得那樣多,那樣紅,那樣美,仿佛這裡原本就是花的海洋。也許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地球上的啥都也曾是這副模樣。

同時,阿塔卡馬沙漠還是地球上最佳的觀星地,空氣乾燥、沒有雲層、高海拔,既造就了可怕的正午,也帶來了幾乎完全沒有光污染、景色宜人的晴朗夜空。其實因為這裡的條件太完美,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此開設了兩個基地:拉西拉天文臺和帕瑞納天文臺。公眾可預約參觀。

瞭解了世界“旱極”的人們對於水資源的珍惜,小編聯想到在我們生活中雖然有足夠的水資源,一天的用水量可能相當於他們一個月的量。我們現在可能對於水的珍貴可能無感,相信去過沙漠,體驗過沒有水的絕望,一定會對水倍加珍惜。

(網路配圖,如侵聯刪)

讓沙漠開發。如今都成真啦!

都說美是造物主的奇跡,而這些花兒也是沙漠的奇跡,它們開得那樣多,那樣紅,那樣美,仿佛這裡原本就是花的海洋。也許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地球上的啥都也曾是這副模樣。

同時,阿塔卡馬沙漠還是地球上最佳的觀星地,空氣乾燥、沒有雲層、高海拔,既造就了可怕的正午,也帶來了幾乎完全沒有光污染、景色宜人的晴朗夜空。其實因為這裡的條件太完美,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此開設了兩個基地:拉西拉天文臺和帕瑞納天文臺。公眾可預約參觀。

瞭解了世界“旱極”的人們對於水資源的珍惜,小編聯想到在我們生活中雖然有足夠的水資源,一天的用水量可能相當於他們一個月的量。我們現在可能對於水的珍貴可能無感,相信去過沙漠,體驗過沒有水的絕望,一定會對水倍加珍惜。

(網路配圖,如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