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只文學,《我是貓》外的夏目漱石的美術世界

夏目漱石 (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

以一隻聽得懂人話、冷眼看待人類愚昧的貓,

而聞名日本的國民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有《我是貓》、《少爺》、《三四郎》等,但他可不只提筆寫小說,他亦是藝術愛好者,平日生活與日本當時代畫家交往甚密,其文學作品中也是處處可見日本或西方繪畫作品,而他生平最大的夢想便是畫出一幅能感動人心的畫作。日本靜岡縣立美術館曾經還以“夏目漱石的美術世界展”,完整地彙集夏目漱石的繪畫創作,
並從夏目漱石與東西方美術的關係、其文學作品中的美術、其交往的畫家朋友們,以極豐富的內容,讓人更加深入且真實地認識這位元日本重要的文學家。

不只文學,《我是貓》外的夏目漱石的美術世界

作者:高綺韓

夏目漱石,這位印在日本千元大鈔上的大作家(雖然現在千元大鈔變成野口英世了),可以說是日本近代文學的代表人物,即使沒有看過他的書,也都一定知道他筆下那只洞察人生百態,

會說 “我是貓”的貓。

© 1000元日元上的夏目漱石像

夏目漱石在文壇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除了文學,他還有另一項所愛,那是另一種拿筆的創作——美術。他特別喜歡日本古美術和英國繪畫,在小說很多場景中也都有美術作品的存在(就像村上春樹的書裡一直放著爵士樂一樣)。

雖然已經有不少人研究過夏目漱石小說中的畫作,但是把文章中的美術作品系統性的整合,從視覺畫面去檢視他的美感世界的作法卻是頭一遭。

以透納(J.M.W.Turner)為首的英國畫家、日本畫家與謝蕪村、與漱石同時代的青木繁等人作品都曾與這位元文豪的作品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夏目漱石小說《少爺》,描述到少爺一行人到瀨戶內海松山市時,看到四十島上如傘開般的孤松與岩石,令他想起透納的這幅畫《金枝》,因此就幫四十島取了個洋名──透納島。

啟蒙於美學觀日本古代美術

夏目漱石對日本古美術的素養啟蒙于他的父親,幼時就開始欣賞掛在家中的日本畫,也到美術館去看雪舟的水墨,

或欣賞狩野派、円山派的作品。但是,他對於李氏王朝或佛教美術卻是不太有興趣,反倒是最愛俵屋宗達,由此可知他喜歡文氣重、清雅的作品,所以即使是他所喜愛的酒井抱一,面對《宇治螢狩圖》一畫時,漱石仍說出了“無法相信抱一會畫出如此俗不可耐、笨蛋的作品。” 這樣子的重話。

© 円山応挙 《虎圖屏風》

© 俵屋宗達 《風神雷神圖》

英倫留學,打開美術眼界

漱石自幼接觸不少漢詩古書,奠定了他的文字基礎,也因此打開對古美術的喜愛。而他從東大英美文學系畢業後,1900年到1902年在倫敦留學期間,開始對西洋美術產生興趣,並在回國後將他對美術的見解和知識,巧妙地運用在文學作品之中,常常設定一些與美術相關的橋段及場景,例如《三四郎》裡的原口就是一個畫畫老師,短篇⟨倫敦塔⟩就是在敘說米萊斯(Millais)的《塔中王子》一畫,《心》裡決定結束生命的教師,則引用了渡邊華山在死前畫下最後一幅巨作《黃梁一炊圖》來表現自己的心境。

© 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 《塔中王子》

英國留學期間,漱石接觸到大量的西洋美術真跡,奠定其美術評論的基礎,而豐富的鑒賞經驗,也讓他在情景或人物的文字描述上格外細膩深刻。主要展示曾多次出現在《少爺》、《文學論》、《草枕》等作品中的透納,以及文學背景深厚的前拉斐爾派羅塞蒂(Rossetti)等人的作品。對於18世紀中的西洋美術作品,夏目實屬相當喜愛。

夏目漱石作品《夢十夜》第十夜中描述,莊太郎揮舞檳榔樹枝,把豬一枝一枝打飛,最後手臂像蒟蒻一樣筋疲力盡,不支倒地的畫面正是參考自理維埃(Briton Rivière, R.A)1883年的作品《加大拉之彘的奇跡》。

夏目漱石與同時代美術

漱石對美術作品有著強烈且主觀的見解,而他對於藝術作品的評論態度亦如刀般尖銳,夏目漱石曾在《文展和藝術》(1912年間於朝日新聞連載,共12期)中,撰文評論當時備受矚目的「文部省美術展覽會」中的多件作品。

在某篇評論文章開頭中,他曾寫道:“所謂藝術,就是開始於自我表現,又終結於自我表現。”,漱石認為藝術家必須要忍住孤獨、相信自己;整篇評論非常露骨直接,例如中村不折以文展評審身分出展的作品《巨人之跡》,漱石的評論是——“我實在很想跟不折君說那不是巨人,只是個男人,一個骯髒的男人。”

© 中村不折 《巨人之跡》

南熏造的代表作《六月天》得了二等獎,漱石的評價是:“那男孩是在喝水還是吹法螺?他的文章比他的畫還有趣。” 除了替他捏把冷汗之外,也有一點忍不住想說聲:帥呀,漱石!

© 南熏造 《六月天》

漱石透過其東大的文豪好友正岡子規,還認識了不少藝術家,尤其與淺井忠交情甚深,作品《三四郎》中就有角色是以淺井忠為樣本所創造;另外負責漱石小說插畫設計的津田青楓和橋口五葉,其作品也可在此展覽中見到。

© 日本畫家 淺井忠

漱石除了文學創作之外,在津田青楓的指導下也有不少繪畫作品,且以描繪飄渺淡泊的山水文人畫為主。在大正二年,漱石在一封寫給青楓的信裡提到,「希望在我一生之中可以畫出一幅讓人感動的畫,只要一幅就好。」可以感受到漱石面對繪畫創作的認真,而其較為人知的作品則有《山上有山圖》、《青嶂紅花圖》、《一路萬松圖》等。

© 夏目漱石畫作 《青嶂紅花圖》

夏目漱石的書裝情節

在倫敦留學期間,漱石曾感歎於書籍裝訂和設計的重要性,這也使得他之後對自己的著作有不少執著,像是1914年在《朝日新聞》上連載的長篇小說《心》,由岩波書店出版單行本時,就是由漱石親自參與書籍裝訂的工作,而津田青楓也幫忙不少。另外,在日本出版品裝訂史上佔有先鋒地位的橋口五葉,也因為漱石的大作《我是貓》嶄新的設計,以及那只扭著頭如埃及壁畫般的貓而廣為人知。

© 由橋口五葉所設計裝幀的《虞美人草》

ฅ相關圖書推薦ฅ

夏目漱石作品精裝版系列

《我是貓》

(劉振瀛 譯)

《哥兒》

(陳德文 譯)

《草枕》

(陳德文 譯)

《三四郎》

(吳樹文 譯)

《後來的事》

(吳樹文 譯)

《門》

(吳樹文 譯)

《春分之後》

(趙德遠 譯)

《行人》

(張正立 譯)

這套“夏目漱石作品系列”

上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

© 俵屋宗達 《風神雷神圖》

英倫留學,打開美術眼界

漱石自幼接觸不少漢詩古書,奠定了他的文字基礎,也因此打開對古美術的喜愛。而他從東大英美文學系畢業後,1900年到1902年在倫敦留學期間,開始對西洋美術產生興趣,並在回國後將他對美術的見解和知識,巧妙地運用在文學作品之中,常常設定一些與美術相關的橋段及場景,例如《三四郎》裡的原口就是一個畫畫老師,短篇⟨倫敦塔⟩就是在敘說米萊斯(Millais)的《塔中王子》一畫,《心》裡決定結束生命的教師,則引用了渡邊華山在死前畫下最後一幅巨作《黃梁一炊圖》來表現自己的心境。

© 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 《塔中王子》

英國留學期間,漱石接觸到大量的西洋美術真跡,奠定其美術評論的基礎,而豐富的鑒賞經驗,也讓他在情景或人物的文字描述上格外細膩深刻。主要展示曾多次出現在《少爺》、《文學論》、《草枕》等作品中的透納,以及文學背景深厚的前拉斐爾派羅塞蒂(Rossetti)等人的作品。對於18世紀中的西洋美術作品,夏目實屬相當喜愛。

夏目漱石作品《夢十夜》第十夜中描述,莊太郎揮舞檳榔樹枝,把豬一枝一枝打飛,最後手臂像蒟蒻一樣筋疲力盡,不支倒地的畫面正是參考自理維埃(Briton Rivière, R.A)1883年的作品《加大拉之彘的奇跡》。

夏目漱石與同時代美術

漱石對美術作品有著強烈且主觀的見解,而他對於藝術作品的評論態度亦如刀般尖銳,夏目漱石曾在《文展和藝術》(1912年間於朝日新聞連載,共12期)中,撰文評論當時備受矚目的「文部省美術展覽會」中的多件作品。

在某篇評論文章開頭中,他曾寫道:“所謂藝術,就是開始於自我表現,又終結於自我表現。”,漱石認為藝術家必須要忍住孤獨、相信自己;整篇評論非常露骨直接,例如中村不折以文展評審身分出展的作品《巨人之跡》,漱石的評論是——“我實在很想跟不折君說那不是巨人,只是個男人,一個骯髒的男人。”

© 中村不折 《巨人之跡》

南熏造的代表作《六月天》得了二等獎,漱石的評價是:“那男孩是在喝水還是吹法螺?他的文章比他的畫還有趣。” 除了替他捏把冷汗之外,也有一點忍不住想說聲:帥呀,漱石!

© 南熏造 《六月天》

漱石透過其東大的文豪好友正岡子規,還認識了不少藝術家,尤其與淺井忠交情甚深,作品《三四郎》中就有角色是以淺井忠為樣本所創造;另外負責漱石小說插畫設計的津田青楓和橋口五葉,其作品也可在此展覽中見到。

© 日本畫家 淺井忠

漱石除了文學創作之外,在津田青楓的指導下也有不少繪畫作品,且以描繪飄渺淡泊的山水文人畫為主。在大正二年,漱石在一封寫給青楓的信裡提到,「希望在我一生之中可以畫出一幅讓人感動的畫,只要一幅就好。」可以感受到漱石面對繪畫創作的認真,而其較為人知的作品則有《山上有山圖》、《青嶂紅花圖》、《一路萬松圖》等。

© 夏目漱石畫作 《青嶂紅花圖》

夏目漱石的書裝情節

在倫敦留學期間,漱石曾感歎於書籍裝訂和設計的重要性,這也使得他之後對自己的著作有不少執著,像是1914年在《朝日新聞》上連載的長篇小說《心》,由岩波書店出版單行本時,就是由漱石親自參與書籍裝訂的工作,而津田青楓也幫忙不少。另外,在日本出版品裝訂史上佔有先鋒地位的橋口五葉,也因為漱石的大作《我是貓》嶄新的設計,以及那只扭著頭如埃及壁畫般的貓而廣為人知。

© 由橋口五葉所設計裝幀的《虞美人草》

ฅ相關圖書推薦ฅ

夏目漱石作品精裝版系列

《我是貓》

(劉振瀛 譯)

《哥兒》

(陳德文 譯)

《草枕》

(陳德文 譯)

《三四郎》

(吳樹文 譯)

《後來的事》

(吳樹文 譯)

《門》

(吳樹文 譯)

《春分之後》

(趙德遠 譯)

《行人》

(張正立 譯)

這套“夏目漱石作品系列”

上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