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農村公路變曬場,新農村變化多,大爺直呼太方便了!

時近仲秋,當地農村的玉米成熟了,農民朋友都紛紛把自家的玉米收掉,攤放在村旁的水泥路面上晾曬。

最近幾年,我們這裡的農村大都實現了公路村村通,走在這筆直平坦的水泥路面上,

心情仿佛也舒暢了許多。

終於不用再過陰雨天滿地泥濘的日子了,也不用擔心車輛駛過漫天灰塵的場景了,修通一條路,就將農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只有交通便利了,才能打開農村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門。

可是,這段時間到鄉下去轉轉,每條水泥路面上堆放的玉米一眼望不到頭,只留下夠一輛車通過的地方。

有的人家怕車輛碾壓到他家的玉米,還用空酒瓶或者木棍擋在自家的玉米外側。

這樣他家的玉米就安全了,可是,卻給往來的交通帶來了諸多不便。

朋友開車下鄉,小心翼翼走在這樣的道路上,竟還遇到一家把玉米脫粒機擺放在路中間,機器、幹活的人們以及脫粒後的玉米芯,佔據了整個路面。

見到有車輛過來,一位大爺示意司機直接從玉米芯上壓過去,朋友是個新手,搞半天也不敢過,瞬間後面就堵了很多車。

有人責怪那人:“你們也太不像話了吧,只顧著自己方便了,卻讓行人不方便了,這萬一誰不小心騎車壓在你家玉米上,

滑到了你也有責任呀!“

那位大爺呵呵笑道:”還不是家裡每個晾曬的地方,現在有了水泥路,不是圖個方便嘛。

都理解一下,這也用不了幾天,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哈!

你看看咱農村變化可真大,村村通修到了家門口,家家都住進了新農村,

以前玉米堆得到處都是,現在曬兩天,脫粒兒後就能賣錢了。“

見大爺這樣說,過往的路人也都沒了言語,畢竟大家都是農村人,相互理解最重要。

可依然有人小聲嘀咕:”公路也不是你們家的呀,你這樣在公路上曬糧,方便了自己卻麻煩了大家,這萬一要是滑倒了,有了責任可別哭啊!“

旁邊有人說:”唉,都理解一下吧,這路上又不是他們幾家在曬糧,你看看這一條路上不都是糧食嗎,你還想為這事兒不走路呀?“

說話間,那位大爺趕緊將玉米芯挑開,給朋友留開一條通道,還好對面沒有車輛過來,不然又不知道要堵到何時了。

針對這樣的事情你怎麼看,在你們那裡的農村,有這樣的事情嗎?